银行在全球并购中的角色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涛译
  编者按:近年来,全球各国诸多产业都出现了明显的并购热潮。本文概述了1995年至2007年1月间完成的全球并购活动,通过比较银行作为并购方、被并购方及并购双方的信息,评估了银行在其间的重要作用。第一作者杰姆斯·巴茨(James Barth)为本刊美国特约编辑。
  
  全球并购概览
  
  1995年1月至2007年1月的12年间,全球173个国家或地区共完成了154061起并购案,交易总额达到24.7万亿美元(表1),其中,27%属于跨境交易,占交易总额的30%(图1)。境内交易在交易数量和交易总额上占较大份额,但是跨境交易额的中值和均值(分别为2000万美元和1.79亿美元)都要略大于境内交易的对应数额(分别为1300万美元和1.54亿美元)。并购活动涉及71925家并购方和15406家被并购方,其中58702家企业并购了112317家境内企业,19613家企业并购了41744家境外企业。同时,有6390家作为并购方同时并购了境内和境外的企业。
  并购活动的数量和交易额在173个国家或地区中分布很不均匀。按交易额计算,排名前35位的国家或地区占到交易总额的97%和交易数量的93%。排名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其交易额占比分别达到46%、11%、6%、4%和4%,交易数量占比分别为33%、13%、2%、2%和6%。尽管美国在交易总额和交易数量方面均名列第一,但是一些国家或地区交易额的中值更高,比如百慕大就达到最高的8300万美元,同时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交易均值也更大,如瑞士达到最高值——4.93亿美元。
  一些国家或地区境内交易的总额要大于跨境交易的总额,比如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和美国等,而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情况则恰好相反,比如比利时、百慕大、卢森堡、阿联酋和瑞士。跨境交易数比率最低的是中国,只有7.5%,跨境并购的交易额比率最低的是韩国,只有6%。与此相反,卢森堡境外并购数比率达到最高值——95%,而阿联酋境外并购的交易额比率最高,为96%。这些情形表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并购方普遍认为境内交易能够带来更大的价值,而另一些国家或地区则更看好跨境交易的价值。尽管如此,情况也很容易发生变化,比如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中国有望加快海外投资的步伐。
  


  对过去12年间全球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总额的分布进行考察也是有意义的(图2和图3)。交易总额从1995年的559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38320亿美元,以后随着股市的萧条下降到2003年的13770亿美元,最后重新上升到2006年的35340亿美元。交易总数的分布情况大致相同。1995年为4670起,2000年增加到16585起,然后下降到2003年的12277起,最后达到2006年19350起的历史最高水平。按年份统计,这一时期交易额的最高中值出现在1996年,达到2300万美元,最高均值则是2000年,为2.31亿美元。在本世纪初全球股市萧条之后,跨境交易的比重也再一次随着全球股市复苏的步伐而迅速增长。
  
  银行作为并购方
  
  过去10多年,银行的并购活动表现得较为温和,只占到所有并购方的3%,其并购的企业数量占比也不到4%。尽管如此,银行并购交易额占比近10%,绝对数量更是引人注目——108个国家或地区的2128家银行并购了5977家企业,总额达22590亿美元(表2)。在这些交易中,跨境并购的数量占到三成,境内交易和境外交易交易额的中值分别为4100万美元和5700万美元,相应的均值为4.14亿美元和2.95亿美元。
  从数量上看,来自前35位的国家或地区的银行占比为88%,其进行的并购活动总数占比达90%,总额占比更高达98%。其中美国的交易数最多,为1766起,约占总数的30%,交易额也是最高的,为8990亿美元,约占总额的40%,829家美国的银行参与了这些交易,约占总数的40%。
  将境内交易与跨境交易进行比较,35个国家或地区中有8个其跨境交易额低于10%,按照跨境交易额比例从小到大排列,这些国家或地区是:菲律宾、日本、印度、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巴西和美国,它们基本上进行的是境内并购。相反的情形出现在塞浦路斯、冰岛、荷兰、爱尔兰、瑞典等国家,这些小国的银行主要通过海外并购实现扩张。
  银行作为并购方的交易的中值和均值都较高。境内和境外交易的中值分别为4100万美元和5700万美元,均值分别为4140万美元和2950万美元。而企业的并购交易相应的中值则分别只有13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均值分别只有1540万美元和1790万美元。从国家看,境内并购交易额的中值沙特最高,为11.7亿美元,土耳其最低,为400万美元;均值中瑞士最高,为1.429亿美元,冰岛的最低,为5500万美元。在境外交易方面,交易额的中值仍是沙特的最高,达到3.95亿美元,土耳其最低,为150万美元,均值中中国最高,达到8.67亿美元,印度的最低,为4800万美元。
  12年间,银行作为并购方交易的数目在2000年上升到691起,之后下降,2006年重新增加到586起。交易额也在2000年上升到3.8亿美元,之后下降,但在2006年重新上升到2.69亿美元。从时间上看,交易额的最大中值与均值都出现在2007年1月,分别为1.3亿美元和13.13亿美元。
  
  银行作为被并购方
  
  表3顯示,共2227家并购方参与了并购117个国家或地区4053家银行的并购交易,交易总额达到2.22万亿美元。比较表2和表3我们发现,被并购银行的分布国家或地区比并购银行多了9个。另外,约三成的交易为跨境交易,占到交易总额的23%。
  作为被并购方的银行有85%来自排名前35位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并购活动的交易额占比为97%。美国再次在交易数和交易额两方面排名榜首,占比分别为40%。有4个国家或地区出现在表3而未出现在表2中,他们分别是卢森堡、匈牙利、墨西哥和泰国。墨西哥和泰国超过98%的交易额属于境内交易,相反,匈牙利和卢森堡的跨境交易占主要地位,分别达到总交易额的77%和100%。境内交易额超过90%的国家或地区还包括:美国、日本、中国、中国台湾、韩国、巴西、南非、菲律宾、挪威和印度。表3还显示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境内外交易程度的巨大差异:前35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境交易额的比例为22%,而其余82个国家或地区的该比例为63%。
  境内交易的中值和均值分别为5000万美元和5.45亿美元,而跨境交易的则分别为7400万美元和3.9亿美元。交易额的最高中值为沙特的15.75亿美元,最低值为丹麦的2300万美元。在跨境交易方面,中国的交易额中值最高,达到2.48亿美元,芬兰的值最低,为600美元。英国境内交易额的均值最高,达到31.4亿美元,而意大利跨境交易额的均值最高,为6.34万美元。
  


  12年间,银行被并购的交易在1998年上升到474起的最大值,之后下降,但在2006年又恢复到415起。交易额也在1998年上升到最高点3300亿美元后随后下降,直到2006年又上升到2420亿美元。按时间统计,交易额的最高中值和均值分别出现在2006年和2004年,为1亿美元和7.31亿美元。
  
   银行同为并购双方
  
  表4所示,939家银行并购了3562家非银行企业,同时1038家非银行企业并购了1638家银行,另外有104个国家或地区的1189家银行并购了2415家银行。当然,这段时间一些银行或许已经并购了不止一家银行,而且有些银行可能已被多次并购。银行同时作为并购双方的交易数额达到14310亿美元,约占所有并购额的6%,其中跨境交易的总数及总额分别占29%和22%。
  并购方88%及被并购方91%的机构都来自排名前35位的国家或地区,其总额占比为99%。美国的这些指标又一次名列前茅,有561家并购方(占比47%)、981家被并购方(占比41%)和6250亿美元(占比44%)的交易额。如果再加上意大利、日本、英国和西班牙,这几个排名前5的国家占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62%、交易总额的78%,而前35个国家或地区则占并购方的88%、91%的被并购方和99%的交易总额。换言之,剩下的69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应数字则分别是12%、9%和1%。
  前35个国家或地区跨境交易数和交易额的占比分别为28%和22%。国家或地区数值的分布非常分散化,比如瑞典的跨境交易数目的比率达到最高的97%,而中国跨境交易总额的比率为99%。相反,菲律宾没有跨境交易,而美国跨境交易数的比率不足2%,阿根廷和日本也不超过10%。同时,12个国家或地区跨境交易额均低于10%的水平,包括巴西、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等。
  境外交易的中值与均值分别为5800万美元和6.49亿美元,而跨境交易的相应数额为8100万美元和4.52亿美元。对单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境内交易的最高中值和均值为比利时的36.14亿美元,境外交易的最高中值和均值为美国的4.14亿美元和17.58亿美元。
  


  12年间,并購双方均为银行的交易数量上升到1998年的最高286起,之后下降,并在2006年上升到229起。交易额也在1998年达到最大值2000亿美元,之后下降,并在2004年上升到2070亿美元。按照年份统计,交易额的最高中值与均值均出现在2007年1月,分别为1.29亿美元和33.68亿美元。
  
  结论
  上述数据表明,并购浪潮在过去10多年间席卷了众多国家或地区。一些企业专注于通过境内并购实现扩张,另一些则把目光投向全球。尽管美国在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种企业的并购活动中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但迅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中国和印度,也会发生更大规模的境外扩张,从而使未来全球并购格局发生变化。
其他文献
资产规模大幅增加    2006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都有较大比例增加,其中兴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增幅最大,为30.02%,中国银行总资产规模增幅最小,为12.28%。而工行的资产规模与市值都是最大。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首开先河,A+H同步发行上市成功,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截至2006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净额达到5308.05亿元,核心资本净额达到4620.1
期刊
金融科技与银行战略转型  IT and Bank'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编者按:目前,商业银行科技手段的支持反映在三个集中上:一个是数据集中,分成数据标准集中和数据存放集中;一个是业务集中,包括系统的统一和系统的集中;一个是管理集中,包含风险管理、绩效考评集中。三个集中的最终目标都是让我们的银行能有与国际银行相匹敌的竞争能力。道理很清楚,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难。在
期刊
编者按:每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都会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对美国消费者有直接影响。但是怎么影响,影响究竟有多大?本刊特约编辑杰姆斯·巴茨(James Barth)博士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首席文案里克·纽曼之间的对话,生动贴切地道出了美国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和疑虑。     纽曼: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美国的消费者应该关心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巴茨:对初次了解中国的人来说,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
期刊
银行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一国金融稳定的三大法宝。其中,银行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中央银行最后贷款是第二道防线,存款保险制度则是最后一道防线。我国目前实质上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难以满足金融稳定的需要,有必要尽快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稳定机制。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不利于我国金融的长远稳定 
期刊
一个“意外”      2006年底,本刊为评选“2006年中国十佳城市商业银行”面向全国城商行发放了调查问卷,在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中,温州商行在2006年一系列经营数据反映出的优良表现引起了本刊的格外关注。这个“格外”来自于其在2006年取得的丰硕的经营成果,除此之外也包含多多少少的意外成份。浙江经济在全国表现抢眼这已是多年的不争事实,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与浙江繁荣经济相对应的浙江金融业的蓬勃
期刊
2005年10月19日,北京农村商業银行宣告成立。这种变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为一级法人治理结构,变合作制为股份制的模式,变的是体制机制,不变的是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贯宗旨,是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大多数创新相同,组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这种农信社改革模式在倍受赞扬的同时也遭到了不少置疑,这些置疑源于对这样一个困惑:农村商业银行究竟能否从体制、机制、业务上从原来的农村信用社脱胎
期刊
拥有150年历史的渣打银行,历来致力于在全球高增长市场的发展。与其他国际大银行不同的是,渣打银行超过90%的利润来自于亚洲、非洲及中东市场,而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更使其成为渣打银行国际战略的重中之重。    在人民币零售业務尚未全面开放以前,企业银行业务自然是渣打银行实施中国战略的主要武器,而渣打银行企业银行业务在中国的表现也的确相当出色。2006年,渣打银行大中华区企业客户收入增长达39%,
期刊
2006年度商业银行年报已经陆陆续续发布,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多数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均有大幅提升,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稳定增长,各家银行的赢利能力持续改善,在实现业务逐步转型的过程中赢利模式也日渐清晰。面对2006年我国银行业经营和发展普遍向好的大好局面,再考虑到目前宏观调控中可能的加息手段的采用;人民币升值仍將是今后一段时期的趋势;两税合并带来中资银行利润的更大提升;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带来长
期刊
2006年,广州商行主要业务指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存款余额达到746亿元,同比增长36%,远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存款13.6%的增幅,在广州市所有金融机构中增幅列第一,绝对增加额位列第二;存款余额比2001年初增加543亿元,增长26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52.64亿元,同比增长24.37%,比2001年初增长158.16%。全年实现各类收入15.39亿元,同比增长25.84%;实现经营利润1.3
期刊
编者按:本文摘自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近期发布的《繁荣兴盛的全球银行业——2007年银行业价值创造报告》,这是该公司第五份关于银行业股东价值创造的年度报告。与往年报告不同的是,今年的报告详细考察了风险管理在增加价值创造方面的作用。    对全世界银行来说,实施和提高风险管理战略和能力的成本一直在稳定增长。新巴塞尔协议更是火上浇油,将成本——特别是欧洲各银行的成本推向更高。一项BCG的关于风险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