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的奇葩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nysos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美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审美关系以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的美学学科。系统地将生态美学与中国道家禅宗思想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恐怕还只有邓绍秋先生的《道禅生态美学智慧》(2003年12月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论述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时,邓先生指出,禅宗境界的极好体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佛教禅师十分重视对“境”的领悟,这个领悟包括禅师对自然的态度和反应。禅师从不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也不远离自然,认为自然是我们出发的地方,也是我们回归的地方。这就是禅与自然的本来面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色悟空,所以,自然山水(色)是佛性(空)的体现,也是禅宗的境界。故此,禅宗并非消极地背对人生,更不是死气沉沉的,而是充满勃勃生机和生态美学智慧的。在禅宗那里,可自由地欣赏常青之绿树,轻轻地抚摩芬芳之野草,静静地聆听清脆的鸟鸣,细细地呼吸和煦的春风,悠然地流连于山光水色之间。萧萧风吹,寂寂静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中,人与万物众生别无二致,我即是物,物即是我。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也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而佛教与美学有深刻的渊源关系。俗话说“世上名山僧占多”,光从这一点就可看出佛与山水自然的关系。佛教主张一心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都体现了人类的心灵之美。邓先生引宏智正觉禅师的话说得很生动:“诸禅德,来来去去山中人,识得青山便是身,青山是身身是我,更于何处著根尘?”融入青山绿水,人就能得道成佛,否则,无处安身。黄龙慧南禅师这样暗示禅宗境界:“烟村三月雨,别是一家春。”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已将自然物理现象幻化为自由生命现象,即直观生成了生命涌动、大道流行的生态美。
  此外,道家生态美学与禅宗生态美学之间存在着共通性: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道家生态美学主张道法自然,回归自然,以自然为精神自由的归宿,而禅宗生态美学则看空自然,即自然也是空的,是因缘和合、变动不居的;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道家生态美学采取避世的态度,认为超越现实才能获得自由,而禅宗生态美学则主张顺世,即在现实生活中参悟人生的真谛,获得解脱和自由;在追求的境界上,道家生态美学追求“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它只存在于精神境界中,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其追求目标是有条件的自由境界,而禅宗生态美学则以自心无累的妙悟境界为追求目标,其追求目标是无条件的自由境界。邓先生细致、精辟的分析研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他文献
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对马钢公司来说是保障公司整体安全利益和稳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治安综合治理从建立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入手,加强组织
患者男,12岁,间断发热、腹痛4个月于2013年4月29日入院.rn现病史:患儿4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腹痛,初为脐周,渐转为全腹不固定痛,伴有发热,多为午后或夜间,发热时伴有头痛、恶
期刊
期刊
测量仪器的及时维修和正常管理是保证仪器正确使用重要手段。测量仪器精度高,易损坏,使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所以日常的维护和管理非常重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现实生活中,免费让人搭乘的现象相当普遍,这纯属车主或驾驶人的善意行为,是互相帮助美德的体现,被学者称之为“好意同乘”行为,也即好意施惠行为。在此好意施惠行为中,善意人对被搭
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者高血脂检出率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500例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两组,中年组(
摘要: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通过调研或知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具有阶段性强和消费差距大的特点,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着各种误区,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正确指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特点、大学生消费误区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科学合理的消费。  关键词:
镜子战略家rn中国禅宗的一种说法是:在一个释迦牟尼的信徒打坐入定进入境界后,心灵与世界将合而为一,也就是说心灵将不过是世界的一个投射,而世界也不过是心灵的一个倒影,心
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建设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化开始进入加速阶段,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差距的表现进行描述,从而说明城乡差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