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TKIs联合化疗在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临床肺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qing3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全球癌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第二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由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五年生存率仅约21%[1].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其中在NSCLC中肺腺癌约占40%,是主要病理亚型[2].在过去几十余年,以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已达瓶颈,有效率低,生存时间短,疗效不甚理想.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 探讨小气道指标下降率对儿童运动激发试验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哮喘及疑诊哮喘患儿共60例,分析患儿小气道指标下降率与FEV1下降率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小气道指标下降率与运动激发试验结果的关系.结果 运动激发试验阳性组小气道指标FEF50、FEF75、MMEF下降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1).FEF50、 FEF75、MMEF下降率与FEV1下降率呈正相关(r=0.640、0.657、0.740,P均<0.001).FEF5
目的 探讨血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 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3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腺癌71例、鳞癌52例.检测所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在肺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新疆肿瘤医院确诊的肺腺癌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各4例,850K芯片甲基化检测平台检测肺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甲基化区域,Bump hunter寻找两组差异区域.Gene Ontology数据库和KOBAS软件对差异区域对应目的 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EG分析.结果 1.共筛选出DMR-1、DMR-2、DMR-3、DMR-4、DMR-6(以上位于chr6),DMR-5(位于chr11)和DMR-7(位于chr20)(P<0.05)七组差
目的 研究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数据库分析发现Moesin高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与不良预后相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Moesin在肺癌细胞株内表达情况.选取Moesin表达量中等A549细胞株进行实验.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Moesin干扰组,分别利用CCK-8,Transwe11检测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干扰Moesin对细胞增殖、上皮间充质转移(EMT)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 干扰Moesin后,增殖信号通路p-AK
目的 探究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区分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确诊的122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进行分级评定,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并通过Kappa检验分析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病理诊断证实良性SPN 56例,占45.9% (56/122),多为不典型增生及错构瘤,占28.6% (16/56),恶性SPN 66例,占54.1% (6
环境空气颗粒物(PM)是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按其直径大小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粗颗粒物(PM2.5~10)、细颗粒物(PM2.5)和超细颗粒物(PM0.1).201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结果公布[1],2016年全球约有91%的人口生活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水平超过WHO《空气质量准则》建议的PM2.5年均值10μg/m3,有420万例死亡病例与暴露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这些过早死亡又主要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大气污染同时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主
期刊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最早起源于早期中胚层,能够自我更新并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在成体骨髓、牙髓、脂肪组织、脐带等组织中分离[1].与其他组织来源的MSCs相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是从人脐带的华通氏胶(WJ)、人脐带血、人脐带血管周围组织、羊膜中分离出来的间充质干细胞,取材简单,来源广泛,基本不受伦理学的限制,具有免疫原性低、免疫调节能力强、更易体外扩
期刊
如今,由于全球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防治工作的积极开展,部分地区哮喘患病率逐渐趋于平稳[1],但在一些欠发达以及空气质量较差地区的发病率仍相对较高[2],哮喘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影响[3].哮喘长期治疗中,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一线用药[4-5],部分患者对激素不敏感[6],还存在担心副作用,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7].为此研究者们致力于找到潜在非药物治疗的方式,辅助甚至替代哮喘传统治疗,提高哮喘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治疗的依从性.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long-chain
期刊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ctDNA)与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Survivin)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138例NSCLC患者为研究组,以5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ctDNA及Survivin mRNA的界限值,分析外周血ctDNA、Survivin表达对NSCLC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研究组ctDNA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tD-NA和Survivin mRNA的最佳截点分别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