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兰: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的信用体系创新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基于金融安全领域,依托产业园,运用高科技,构建信用体系,现在跟各位分享一下几点经验。
  我们在构建信用体系方面有一些创新,特别是模式创新。产业园作为第四代产业园,有一定的定位,有一定的产业思维,有一定的生态思维,还有一定的园区参与度。产业园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依托研发主体、创新主体和产业主体协同发展,构建了信用体系。该信用体系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政府监管,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有利于大众从普惠金融中受益。
  产业园和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成立了共建实验室,和北京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香港电科院设立了联合实验室,在提供金融科技风险防控平台的时候,把这些集成金融科技会聚在一个平台上发力构建出一个系统。在研发力量方面,共建實验室不是每个实验室都科学家聚集,而是有些科学家负责研发,研发了以后还有创新团队根据互联网金融行业安全发展过程中的场景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推进,最重要的是和行业场景协同在一起发展。
  我们园区结合监管职能成立了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这样就可以为整个行业提供信用征信方面的披露。所有的产品在我们园区都可以进行相关登记、信息披露、资金托管,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守住底线。
  责编/温祖俊 美编/王梦雅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一系列新判断、新思想和新方略,而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作了极为详尽的改革部署,改革的信号无处不在,是一份奠定未来30年改革目标及方略极其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关键词】改革 十九大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改革的宣言书  党的十九大报告脉络清晰、内容全面,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大历史的高度,在代
期刊
【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明确发展是安全的基础,要坚持以发展促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坚持以安全保发展。当前,要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解决新矛盾,破解新难题,加强国家安全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协调推进安全与发展共同进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不断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 发展 统筹 【中图分类号】D60
期刊
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信用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信用人才和信用理论缺乏,三是信用的服务市场不规范。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有两个主要的因素,一是创新,二是诚信。企业是社會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牵头43个部委建立部委联席制度加快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由于每个部委对于社会信用体系标准不一致,推进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困难。现在推进的是共治模式,政府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战略。信用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目前,我国信用相对缺失,这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突出表现,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国家信用与国家治理体
期刊
2017精准扶贫10佳典型经验(政府扶贫类)  (排名不分先后)  贵州省六盘水市: “三变”农业经营新模式促进联体连心  湖南省株洲市: “三个一”社会扶贫模式  山东省菏泽市: “扶贫车间”模式  湖南省花垣县: 十八洞村精准脱贫模式  江西省大余县: “生态+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陕西省平利县: 社区工厂扶贫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 特色品牌扶贫模式  福建省建宁县: 量化折股扶贫模式
期刊
中国信用体系的创新实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每一个国家人均GDP接近两千美元的时候就进入到信用经济,我国2006年就进入了,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有哪些创新呢?首先,我国信用体系由政府、市场、行业、协会相联合,其中政府是主导。其次,国外建设的是狭义的信用体系,主要是经济领域、流通领域,我国的信用体系除了上述领域以外,还包括其他领域
期刊
人类社会是信用社会。没有信用,就没有人们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基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我认为中国当前建设信用社会的首要问题就是人的信誉。习近平总书记在着眼信用建设创新和实践中,首先从树立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出发,这是站位非常高的。我们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改革的政策、今年经济工作提出三项重要任务等,没有一个不是针对着人民的需要、人民的愿望、人民的意愿。這是我们党信用建设的重要
期刊
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2017年12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论坛杂志社、国家治理周刊、人民智库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暨2017第四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在人民日报社成功召开。  全國政协副主席王家瑞,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纪委驻国务院港澳办纪检组组长潘盛洲,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
期刊
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文明不断攀升,人类告别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正在跨入智信社会的门槛,智信社会的技术基础设施是智慧地球,其主体经济形态为信用经济。可以说,全球化到了信用化的新时代。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了著名的“塔西佗陷阱”。他说: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
期刊
我们可以将信用归纳为道德的范畴,体现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以此来领会国家治理层面下的信用制度建设。信用是社会的基础,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信用。结合自己的岗位、自身的研究、工作体会,我有两点想法和大家分享。  第一,国家治理是一种国家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掀开了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大幕。提升治理能力、推进治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