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经贸重镇”与“风筝之都”齐名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guo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南依沂山,东连青岛,北濒渤海,海岸线140公里。辖4区、6市、2县,总面积1.61万平方公里,人口868万人,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综合保税区,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潍坊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境内有5条高速公路以及多条国、省道,胶济、胶新等铁路穿境而过,潍坊港实现一类口岸开放,万吨级码头建成通航,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多条客运航线。
  潍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等都出自潍坊,孔融、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等曾在潍坊执政理事,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陈少敏、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潍坊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众多,十笏园、云门山、范公亭、山旺化石、恐龙化石、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中外驰名。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资源丰富、产业齐备。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58种,其中蓝宝石、地下卤水储量居全国首位,峡山水库库容14亿立方米,是山东省最大的水库。
  2010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全市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人均突破5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7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9%和15.3%。今年一季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增势。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亿元,增长12%;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16.16亿元,增长3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3.07亿元,增长32.6%。
  潍坊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手工业城市,因工业而闻名,依工业而发展,曾享有“南苏州、北潍县”的盛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定位,确立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思想,把工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更大力度的转方式、调结构,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的路子,率先发展工业经济。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83亿元,增长23.6%,实现利税725.4亿元,其中利润总额477.8亿元,分别增长24.8%和27.4%。从产业看,潍坊市工业已形成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五大支柱”产业和电子通讯及信息处理、新型建筑材料、医药及保健品等新兴产业,五大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居全省前列,其中机械装备、海洋化工、造纸包装在国内同行业拥有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从企业看,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57户,有上市公司29家、股票33支,有33家企业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行列,12家企业进入省百强工业企业行列,37家企业进入全省350家重点企业行列,7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行列,5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从产品看,有原盐、纯碱、柴油机、轻型卡车、氯化聚乙烯等108大类5000多个品种,其中600多个品种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近百种产品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居山东省前列,其中原盐、粘胶短丝、机制纸、内燃机、驻极体传声器等在全国占据重要市场份额,氯化聚乙烯、纯碱、色素等产品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拥有31个中国名牌产品、50件中国驰名商标、222个山东名牌产品、257件山东省著名商标。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潍坊市将认真学习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其他文献
仲春时节,刚刚成功举办了“国际风筝节”的山东省潍坊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2011年4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潍坊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第40次中心城市工业经济运行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国家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等领导,与来自全国51个中心城市共计230余名分管经济运行工作的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欢聚一堂,共商“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大计。  一、会议的主要议题  
期刊
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要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基础上,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将深入开展“四强四优”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亮点”和“关键点”,着力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业绩优的领导班子,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学习实践过程中,本人感受颇深,下面结合水厂开展“四强”党委创建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强化政治引领力,坚定企业发展方
期刊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并贯穿于企业科研、生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它不仅有利于将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企业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更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凝聚人心、激发动力,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如何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企业科学发展,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一步发挥优势,提高有效性,是摆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从
期刊
英山县地税局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税,信息管税,服务兴税”的总体要求,全面构建风险导向型税收执法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创新管理模式,健全执法岗责体系  一是积极推行“四定”管理模式。在继续完善和推行“四员五联三挂钩”制度的前提下,按照执法责任制和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行“四定”管理 模式(即定岗、定责、定流程、定考核),对执法
期刊
我国设计企业在上世纪末纷纷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变,由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随着国外咨询业以资本、技术、品牌进入国内市场的强势竞争,以及国内设计市场的竞争加剧,原有的传统经营模式暴露出种种弊端。国内一些设计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设计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近年来,精益管理方式在中国很多制造企业得到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精益管理中的流程再造,更是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青睐。然而在技术与服务型的企业
期刊
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异军突起,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壮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精神,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引导非公有制经
期刊
作为拥有100多万城区人口的宜昌,如何构筑现代公交,高质量、高效率地服务宜昌旅游名城建设,打造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让宜昌公交成为服务宜昌、展示宜昌、介绍宜昌的名片,既是形势发展的新需求,又是宜昌公交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深入基层,走访市民认真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不少有益启示和思考。  一、既抓硬件改造,又抓软件配套,公交集团为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探索了路子  宜昌公交集团始创于1972
期刊
2011年3月27日,在襄阳市和十堰市召开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传来喜讯:襄阳市襄州区继2009年在鄂西北地区率先跨入全省第一方阵,名列第19位后,2010年,又实现大幅跃升,名列第13位。昔日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襄州,是如何实现农业大区向工业大区嬗变的呢?  树立“跨越式发展”理念,坚持高目标定位  如何实现弯道超越?2007年初,新一届襄州区委、区政府响亮地提出发展目标:实干兴区,跨越发展,争
期刊
“十二五”时期是秭归县工业加快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机遇期,也是秭归工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展望“十二五”,秭归工业的发展将奋力抢抓国家产业政策机遇、区域发展的导向机遇、“两圈一带”的战略机遇、三峡工程后续发展的机遇。在机遇叠加的黄金时期,秭归将以发展为首要任务,以解放思想为强大动力,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坚持突破性、跨越式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推动经济结构的
期刊
“十二五”时期是宜都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宜都市经信局将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始终坚持以“转型升级”为工业发展主线,牢牢把握工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发展、市场主体培育和工业园区建设四个关键点,力争到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在“十一五”期末的基础上翻两番,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    一、加快三个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