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信任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患信任的内涵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必须先厘清的根本性问题。在梳理医患信任内涵的基础上,以口腔正畸治疗为例,提出实现医患信任的途径,即健全医疗法律规范,倡导社会主义医德,促进医患沟通和营造亲切可信的就医氛围。
  关键词:医患信任;内涵;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8-0182-02
  一、研究的意义
  信任对个人和社会极其重要。没有信任,生活就无法运转。没有信任,人们得无休止地搜寻证据,然后验证证据。这种搜寻和验证,循环往复,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降低行事效率。在卫生保健领域,信任显得尤为重要。国外有较多的文献研究表明,患者對医生的信任水平同健康状况改进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2]。
  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口腔颜面部的健康与美观,期望通过正畸治疗矫正错畸形。然而,口腔正畸治疗并非易事。矫正治疗加上后续效果保持,累计治疗周期长达3—5年,甚至更久。患方为此付出的,除了治疗费用外,还有数年的时间成本和承受治疗的疼痛不适及医疗风险带来的心理压力。患者是在高成本投入下期待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果医患间没有信任,医患间的治疗合作就难以维系,治疗效果不佳,医患纠纷在所难免。医患信任可为这种长期的治疗提供有效合作的黏合剂,因此,在口腔正畸治疗的情景下探讨医患间信任的建立和维护,可为相关利益方实现和谐共处提供路径参考。
  二、医患信任的内涵
  (一)信任
  对于信任,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定义。各学科对信任的定义不同。从心理学角度看,信任是个人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一个材料、系统、组织或他人会做预期的事情,这是对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采取乐观的态度和行为。从伦理学看,信任是对他人的诚实、正直、可靠和公正的坚定信念。从社会学看,信任是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比如货币作为信任的凝聚物,简化了人与人的合作关系,化解了经济系统复杂性。从经济学看,信任是默会的契约,即委托人相信受委托人会照顾委托人的利益,是交易双方在风险博弈中理性计算利益得失的结果。
  本文中医患信任的“医”,也称作“医方”,应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工作者。医患信任中的“患”,也称作“患方”,包括病人或病人的家属[2]。医患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单向的信任难以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因此,医患信任按照主客体的关系,可分为: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和医方对患方的信任。
  (二)患方对医方的信任
  病人可能对医生一无所知,就像飞机乘客对飞行员一无所知一样。病人信任医生或飞行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而不是个人。以医疗法律制度规范为基础,患方对医疗机构或医生群体持有信心,这种信任即系统信任。患方与医方在个人直接接触和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信任,则属于人际信任。人际信任来源于人际接触中个体的经验积累,这当中包含了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患方会对医方的动机、能力、品格、治疗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理性判断而产生信任,也会因医方的关爱、尊重、沟通等情感投入而产生非理性的信任。
  系统信任和人际信任会相互影响,并贯穿于医患关系中。患方对医方的系统信任会影响相应的人际信任,如果某一口腔诊所的社会美誉度高或者医院划分的等级较高,通常会有较高的系统信任水平,这有利于迅速的建立人际信任。但人际信任是患方产生信任的根源。患方对医疗机构或医生群体的信任来自个人既往经验,或由各渠道获取的他人的人际经验。
  无论是系统信任还是人际信任,患方会对医方的信任是无法建立在完全理性的基础上的。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个人是难以获取信完全的信息,患方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处于病痛焦虑中,相对医方而言是弱势群体。面对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患方没有足够的精力、能力和时间来证实对医方的各种推测。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只能是在有限的理性基础上的非理性态度。面对医疗风险,患方愿意相信医方会代表病人利益采取相应的决策,这可以看成是一种道德判断。信任是“一种信念的状态”以及“坚持认为信任的理性是真正的理性”。
  综上所述,技术能力和信托道德,是患方信任医方通常会考虑的两个方面。技术能力包括医学知识、操作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信托道德包括重视患者利益、向患者传达真实信息和保护患者隐私。
  (三)医方对患方的信任
  从多学科的视角来看,医方对患方信任的定义也同样遵循上述逻辑,依旧可以划分为系统信任和人际信任两种类型,仍视同医患双方存在委托代理的心理契约。这种契约除了反映在明确而具体的正式医疗合同内容中,在双方的内心中还会以制度规范和道德情感为基础,对双方交换关系中的付出与收益进行相应的衡量和对比。所不同的是,医方作为代理人,在医患委托代理关系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而患方处于劣势。一方面,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医疗资源稀缺性强;另一方面,医疗技术具有高度专业性,医方处于信息优势,对医疗方案的决策和执行有主导权[2]。在现实的医疗服务市场上,为了经济利益,个别医生或医疗机构可能会利用其优势,做出不利于患方利益的事,比如诱导过度的医疗消费、掩饰不良的医疗效果等。但总体来说,在“尊重生命”的价值约束,医疗法规的制度约束和千百年来“医者仁心”的道德约束下,医生群体仍获得了普遍的信任[3~4]。
  由于患方处于弱势,绝大多数文献研究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关于医方对患方信任的研究极为少见。有国内外学者认为医方信任患方的维度是:认知能力和信托道德[5~7]。认知能力主要指患者识别理解医生传递的医学信息、医疗计划、病情管理决策等相关内容的能力。信托道德主要指病人的真诚和诚实,即病人尊重医生,并能如实告知病情和积极配合治疗。
  (四)医患信任的交互性   医患间的信任是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两者都涉及到对未来行为的期望。例如,医生需要信任病人提供的信息或承诺,进而开展治疗。医生对病人的信任似乎增强了病人对医生的信任,相反,缺乏医生的信任会给病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面对可选择性治疗的情况下,如果医方不信任患者,就难以选择最适合病患的方法,甚至会拒绝提供医疗服务。比如求医者具备正常的生理功能,为容貌美观,寻求锦上添花的口腔正畸治疗的情况,如果医生认为求医者心理健康程度差,为避免纠纷,会拒绝对方的请求。因此,为促进医患互信互利,从医方角度研究对患方的信任,有其价值,不容忽视。
  三、医患信任的实现途径
  依据医患信任的内涵,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我们可以从健全制度,倡導道德、促进沟通和营造情境,四条路径来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医患信任的建立和维护。
  第一,健全法律法规,保证行医资质。目前,正畸治疗服务市场上,鱼龙混杂,存在非正畸专业且没有相关临床经验的医生开展正畸治疗的现象。非专业的医生,不懂得从牙周病学、正畸力生物学、三维影像学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病例,矫正实施不当,容易产生颞下颌关节病、牙周支持组织的损伤、牙根过度吸收等问题,引发医患矛盾,甚至导致患方对医方系统性不信任。医生的资质和能力是获取患者信任的首要因素。因此,仍需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从业人员行为及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相关部门需切实尽到监督及施行职能,规范医疗服务市场,调节平衡医患关系,让患者有法可依,从而建立制度信任,提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
  第二,创新医德考核制度,体现人文关怀。出于功利目的,个别正畸医生可能对临界病患,采取高费用、高风险的过度医疗。这种行为属于医疗卫生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要遏制此类现象,就需要倡导社会主义医德,对医生形成软约束。医生的道德自律,是一个需经时间沉淀的过程。从社会舆论、医学人文教育、医院考核等方面长期开展医风建设,特别是将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化和规范化。因此,医院需要创新组织管理模式、考核测评程序和绩效分配机制,其目标导向就是要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社会主义医德内化为医生的处世信念。
  第三,促进沟通,达成相互理解和尊重。对于正畸治疗,公众的主观认知和正畸医学的客观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异。公众多期许容颜改善的结果,对治疗的难度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容易引发医患间的误解和矛盾。一方面,医方需要通过媒体教育、医生告知、前台引导等多种方式,充分告知患者正畸治疗的风险及相关常识,尤其在正畸的方法与材料的选择上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另一方面,医方对患者的努力和支持应给予积极反馈和肯定,对治疗中的消极情绪给予及时的安抚疏导。
  第四,营造情境,形成亲切可信的就医氛围。正畸治疗不能享受医保报销,属自费项目。在费用支付方式无差异的情况下,通常三甲公立医院的正畸口腔门诊人满为患,而私立口腔诊所门可罗雀。正畸医疗服务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公众对私立口腔诊所门缺乏系统信任,因此私立口腔诊所更需注重人际接触,通过营造亲切可信的就医氛围,来获取人际信任。医方可以从工作纪律、团队建设、预约诊疗、人员服务、便民措施、环境卫生、公益宣传等方面加强管理,将医疗信息公开化,诊疗费用透明化、医疗服务人性化,提高就医体验,消减因信息不对等导致的医患信任失衡。
  参考文献:
  [1]  Hillen MA,de Haes HC,Smets EM.Cancer patients’trust in their physician-a review[J].Psychooncology,2011,(20):227-241.
  [2]  董恩宏,鲍勇.患者信任: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3]  Alper PR.Trust at risk[J].West J Med,1988,(149):489-490.
  [4]  Ford J.Public trust in doctors undented[J].BMJ,2007,(335):465.
  [5]  Thom D.H.,Wong S.T.,Guzman D.,et al..Physician trust in the patient: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measure[J].AnnFam Med,2011,(9):148-154.
  [6]  Thierry Pelaccia,Jacques Tardif,Emmanuel Triby,et al..Do emergency physicians trust their patients?[J].Intern Emerg Med,2016,(11):603-608.
  [7]  董照伦,陈长香.医师信任患者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7):481-485.
  [责任编辑 晓 群]
其他文献
中国近些年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公路、铁路隧道里程不断增长,地质条件较差的软弱围岩在隧道修建过程中越来越常见,由于其具有强度低、易变形的特点,传统施工方法均采用分部开挖以保证围岩的稳定性,却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随着隧道施工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缩短了钻爆、支护时间,这为高效率的全断面开挖能够应用于软弱围岩中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需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的爆破和开挖方式来保证围岩的安全与稳定。本文以礼悦路隧道V级软弱围岩段为工程依托,总结了软弱围岩的工程特性,确定了合理的爆破及开挖施工参数,将优化方案应
矿产资源的开采及地下工程的开发正不断往深部进行,这些深部岩体工程开挖活动有别于浅部工程活动,常常会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深部岩体往往处在一种高地层温度的特殊环境。另一方面,人类的工程开挖活动是一种卸荷行为,这种卸荷行为与常规的加载路径有本质上的区别。基于此,本文对高温作用后的花岗岩岩样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和三轴卸围压试验,探究温度对深部岩体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受高温作用后深部岩石卸荷条件下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1)XRD试验和SEM试验表明:花岗岩受高温作用前后,岩样组成成分及内部微
矿井瓦斯(煤层气)作为一种优质清洁新能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快煤矿瓦斯抽采,一方面可有效减少煤矿灾害事故,另一方面可有效开发清洁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矿井开采活动向深部不断延伸,瓦斯抽采难度不断增加。水力压裂作为一种提高低渗储层渗透率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矿瓦斯治理,对提高煤层渗透性和瓦斯抽采量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松藻矿区石壕煤矿同一水力压裂钻孔W9联合压裂7#煤层和8#煤层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物理实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多煤层联合水力压裂裂隙竞争扩展机制。首先,开展了五层
尾矿库是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其坝体一旦溃决,不仅会淹没和冲毁库区下游生活生产设施,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中国有约8000座尾矿库,有80%以上的尾矿库是采用上游法构筑的。上游法堆坝,运行成本最低,但其抗震性能较差。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十分活跃。据国内外尾矿库事故的统计结果显示,地震液化是造成尾矿库溃坝破坏的第二大因素。中国尾矿库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如何缓解或消除尾矿库的安全隐患,尤其确保地震作用下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创新具有现实意义。湖南省有众多传统村落旅游地,张谷英村是其中旅游开发最早的传统村落。因此,以传统古村落张谷英村为例,在创新的主体、创新类型、创新知识来源及创新效果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创新调查,以期为湖南省其他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创新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旅游开发;创新调查;张谷英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网贷平台为融资者直接提供资金,避开商业银行中介体系,实现了金融脱媒。因为参与门槛低、手续便捷,网贷平台提升了我国民间金融的活跃度,成为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针对市场自发产生和发展的网贷平台能否实现普惠金融,综述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网贷平台虽然增加了金融多样性,但是由于我国信用认证机制欠缺、投资者未经筛选、行业监管长期真空等原因,导致我国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机制失效。因此认为,有效信息披露机制的缺失
期刊
摘 要: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出现的问题,以及东北经济振兴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出发,引出专著《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研究》出版的意义,阐述该专著的主要内容,提出该书的独特视角、理论与实证的特点以及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性,指出该专著在东北经济振兴方面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书评;东北;经济增长路径;《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中各方面的需求都有所增加,阅读方式也不例外。基于顾客需求对现存概念书店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在21世纪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实体书店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甚至陷入经济困难之中难以生存下去。同时,随着电商的兴起以及科技的普及,数字化时代与纸质版图书之间的较量不断升温,在此境况下,概念书店应运而生。  关键词:书店;特色;威
期刊
摘 要:1978—1992年,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关时段。通过15年改革的披荆斩棘,逐步完成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及持续增长,被称之为“中国奇迹”。针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何以能突破重重藩篱,并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探路之役》一书通过对历史进程的梳理,以高层决策为主线考察一系列互动过程,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特点和时代面相,不啻为改革开放经济史的精心之作。
期刊
摘 要: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兰州市应该立足产业扶贫重点,瞄准市场选准扶贫产业,强化扶贫主体培育,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脱贫的动力和能力等。  关键词:产业扶贫;扶贫主体;利益联结;动力能力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2-0021-02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兰州市产业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特色产业初具雏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