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模式的创新发展

来源 :电源技术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的环境下,为了使电力的供需保持一致,电网应该以快速发展的姿态迎接着新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调度智能化、一体化建设不仅可以增加电网的凝聚力,还有助于提高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互动化、信息化水平。因此,遵循智能电网的框架思想,实现向智能化、一体化方向的倾斜是电网调度模式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复杂大电网;调度模式;数据传输;智能;一体化
  近年来,电网结构及运行特性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而产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日益增加的供电量,促使电网形成超高压重负荷输电、大区域电网互联、大容量机组等新特点。如今的电网不再是功能单一的电力网络,而是集供电、通信、控制于一身的庞大、复杂、多位一体的大网络,这种智能的调度模式,不仅能够保证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在进一步推进电网的创新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 满足数据传输的新需求
  伴随复杂大电网而来的,是多尺度、多对象、多层次的发展趋势。因此电网不仅要解决好日益增加的供电量问题,还好在电力调度数据网方面做好准备,满足复杂电网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新需求。
  1.1 可靠性、稳定性
  目前大面积停电事故在我国时常发生,这是电网可靠性、稳定性相对缺乏的表现,使得对数据网可靠性进行调度的意义尤为特殊。值得注意的是,复杂大电网下,网络可靠性除了与网络的抗风险能力有关以外,还与控制系统的业务保护能力、自愈能力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复杂大电网下应该重视对电网的全过程监控,抓好其中各种状态量及自动化控制命令。
  1.2 业务隔离
  电力调度数据网作为一个内部网络,在复杂大电网下,承载着重要系统的数据传输,比如广域向量测量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安稳管理信息系统等等。虽然电力调度数据关系着电网的实时监控与控制,也影响着非实时分析与决策,但不同的业务对网络的要求存在差异,因而利用虚拟专用通道实施业务隔离显得十分重要。在众多业务系统中,要想达到便于规划和管理的目的,就应该充分利用流量工程,实现服务优先级的设置。
  1.3 带宽新需求
  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使得电网内部各环节的互联性增强。上文中提到,电网不再只是单一功能,而融入通信、控制等内容,因此,要想提高对大电网的驾驭能力,就应该在控制系统中融入实时监控、传感测量等大颗粒业务,以电网的基本功能为基础,合理设置带宽。一方面,要对新加入的业务进行网络带宽升级,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复杂大电网所带来的突发性业务暴涨问题,通过预留出足够的带宽冗余,达到从容应对的目的。这样,数据可以在网络中通畅传输,电力调度数据网万兆带宽的来临。
  2.促进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调度智能化与电网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满足大电网运行、一体化等发展要求,有助于提高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互动化、信息化水平。如何提高智能化水平,是电网调度模式发展创新所需思考的问题。笔者以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为切入点,从集中监控功能、上下级调度功能和配电网运行监控功能三方面谈谈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2.1集中监控功能
  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是新一代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特点,是调控合一运行模式的技术手段,主要通过“无人值班”的形式,实现电网的集中监控。监控内容包括责任区与信息分流、数据处理、操作与控制、间隔建模与显示、防误闭锁、光字牌、操作预演等等。而由于不同的内容对于监控的需求不同,更加需要依据功能的不同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2.2智能化上下级协调功能
  上下级调度的信息交互是新一代调度技术的基础。通过全景化智能分析,做好协调电压控制、外网等值信息共享、联合反事故演习等工作,实现上下级协调的目的。
  2.3配电网运行监控功能
  配电网运行监控功能主要强调新一代调度技术应该对多种通信方式综合利用,在满足配电网调度运行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控。具体来看,主要功能包括:状态监视、信息分流、远方控制、馈线故障处理等。
  3.实现调度与监控的一体化
  调度与监控的一体化运行,主要是指分离原有的监控与维护业务,将监控业务融入调度业务中开展。这种运行模式在变电站人员的安排也有一些变动,比如变电站值班的部分工作人员将从事监控中心的监控运行值班工作。在电网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调度与监控的一体化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电网监控与维护的工作效率,还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电网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成为企业改革创新的方向。要想将各级调度与监控一体化的运作落到实处,就应该统一管理相应调度机构,主动将配电网运行监控等相关业务纳入其中。
  3.1值班管理融合
  要想实现一体化,建设好值班统一平台是必须,这就需要需要对值班模式加以更改,适应融合的需求。调控值班人员可以将调度与监控两方面合并为一个值班任务,一名调控值班长、一名调控副值班长,以为若干名正、副值调控员。通过固定的值班模式,实现值班的统一管理,从而保障调控一体化的运行。
  3.2岗位融合
  调度与监控的一体化模式,体现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就是在重视调控专业自身特长发挥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同专业的交叉,利用工作的常规培训,实现一岗多能的目标。在岗位融合的条件下,将调度与监控岗位重新整合,概括为以下几条:依据平衡发展原则,①值班长侧重调度,兼顾监控;②副值班长侧重监控,兼顾调度。以岗位融合为切入点,促使调度与监控高度融合得以实现。
  3.3电压等级监控的融合
  电压等级监控的融合新思路,主要是通过将以往“点”拓展为“面”的监控方式。以电力网络监控管辖范围为依据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实施统一调度与监控。比如省级调控机构监控范围以省域内220千伏电压等级的电网设备取代了以往的500千伏变电站,地市级调控机构监控范围以地域内110千伏电压等级的电网设备取代了以往110~220千伏变电站。在电压等级监控融合的情况下,更能够发挥出电网的应急远程监控、事故处理、电网异常操作等业务优势。
  总之,电网调度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唯有在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的基础上,突出调度员与监控的重要性,将智能化、一体化作为发展方向,才能有效提高调度操作的准确性和调度监护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亮. 地区电网智能调度理论与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李玉龙,解伟. 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新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7
  [3]吴罡,李翔. 地区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发展模式浅析[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
  [4]黄中罕. 电网耗损降低后电网调度模式的优化[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
  [5]林亮. 淺谈地区电网调度操作监护模式的改进[J]. 科技创新导报,2010,19
其他文献
摘要:三门滩水电站运行了15年的WSTG-100型微机双调电液和机械液压式调速器装置已老化,设备运行稳定性差、反应迟钝、动作死区大,振动大,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确保安全,经济运行,对原有的调速器装置全部更新。采用了YCVT数字调速器装置, 本文简要介绍YCVT数字调速器系统的性能及工作原理,并进行技术分析。  关键词: 水电站励磁系统;更新改造;技术分析  0 引言  三门滩
期刊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企业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的基础,因此配电网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对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GIS系统在配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GIS系统在配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优势,也分析了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保证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设计;GIS系统;应用;优化  配电网的规划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具有多阶段性、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推动了新能源的发展。目前,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成熟,发展前景良好。然而,新能源发电却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与很强的波动性,因此其供电稳定性难以保障,这成为当前对新能源发电并网调度管理的主要难题。对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新能源发电集中地区的电网并网管理措施。  关键词:地区电网;新能源发电;并
期刊
摘要: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燃煤机组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70%左右,原煤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对人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危害极大。十二五以来,为满足火电厂环保达标排放要求,我国多数火力发电厂完成了脱硝、脱硫、除尘等环保设施的改造。作为重要环保设施的脱硝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火电厂安全生产以及烟尘达标排放。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火电
期刊
摘要:对南方某火力发电厂的空调方案进行选型设计,对全厂建筑的空调方案均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分析。  关键词:空调设计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热泵站  前言:  该电厂厂址区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以北,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季风影响显著。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约1800h,多年平均气温约20℃~22℃,最高37℃~40℃,最低-3℃~0.0℃。春季阴雨,雨日较多;夏季高温湿热,水汽含量大,暴雨集中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配网管理的实践经验,对配电网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和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并对配网反事故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配网安全管理;面临问题;管理对策;反事故措施  一、前言  配网是我国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城镇现代化必不可少的能源供应系统。其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投资环境的优化等。配网能否安全,是否高效运作是摆在我们配网管理和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测量耳朵方法有效的解决大型工件在焊接技术中存在安全系数低,焊接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建立了标定点圆心坐标系,通过计算机对焊接位置坐标以及偏差位置进行计算,从而能够准确的缺点焊接位置,有效的提高了焊接的安全性和精度。  1. 引言  大型工件的体积大、质量大、加工难度大、安全系数低,对加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很大的威胁性。传统的焊接方式是提高齿轮工件的齿端强度,并且降
期刊
摘要:在介绍微电网及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将其按照网络结构和功能特性分类,总结了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以及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结构特征,并给出各自的结构框图。针对微电网的两种常态运行模式,介绍了微电网各种运行状态及其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详细分析了微电网独立运行模式下的三种控制模式。将传统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多代理技术应用于微电网控制模式,提出了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微电网分层控制模式构想,符合微电网分布式特征的
期刊
摘要:电站土建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计人员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握住土建设计的各个关键环节,并做好优化设计和创新设计工作。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设计;设计流程;设计优化  1、变电站土建设计流程  一般来说,土建设计由先到后包含以下环节:  ①选址选线。即根据电网发展规划和实际负荷增长情况,对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节能性以及方便施工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待建变电站的“落脚”方案(一般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自动化技术于配网中的应用实际,对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简单阐述,从配网自动化通信、配网故障识别、配网全过程管理几个方面的相关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字:自动化技术;故障识别;全过程管理  1前言  借助现代配网自动化相关技术,不但有利于故障停电区域及时间的有效减少,提升系统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配网故障的处理成本,还能通过网络损耗的减少增加售电量[1]。  2 配网自动化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