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有个叶嘉莹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m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9年首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全国总决赛上,一位素衣华发、年至耄耋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现在南开大学(以下简称“南开”)主楼的阶梯教室里,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她就是叶嘉莹。
  “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当在场的数百名教师齐声朗诵出她新创作的七绝时,讲台之上的叶嘉莹先生和大家一起,感受着生命与诗词之间强烈的共振与吸引力。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与诗词结缘。她历经战乱,国破家碎,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愁苦之情,她开始创作大量诗词,从“读诗”走向“写诗”。她知道自己所经历的磨难是许多古代诗人经历过的,在动荡与漂泊中,诗词的精神抚慰着她受伤的灵魂,也使她的重心慢慢由“写诗”转向了“评诗”。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格和品性需要代代相传,而教师正是诗词精神的传承者,这也是叶嘉莹一生中最看重的身份。
  四十年前,中国文化复兴任重而道远。远在海外的叶嘉莹觉得自己理应承担起这份重任,于是她写信申请回国并得到了批准。她最初是在北大讲学,后来受到李霁野先生的邀请转至南开教书,不要任何报酬。叶嘉莹在南开开设了两门课程,白天讲汉魏六朝诗,晚上讲唐诗宋词,就这样坚持了三十多年,直至年老无法奔波才定居南开。颠沛半世的叶嘉莹终于实现了“书生报国”的夙愿。
  叶嘉莹上课不同于国内传统的授课方法,她在讲解诗词背景时容易带入自己的感情,讲授的内容无边无际,讲到哪里算哪里,她戏称这种讲课方式为“跑野马”。同学们都喜欢这种新奇的诗词讲解课,听得非常认真,反应非常热烈,甚至全然忘记下课铃已响。叶嘉莹也成了大学里少见的拖堂而依然受到学生爱戴的教师。毕业于南开的作家张侯萍对当年叶先生讲课的盛况历历在目:可容纳三百人的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桌椅间的过道、教室外的走廊上都挤满了人,甚至有的同学挤到讲台旁听课;南开为了便于管理,还向学生发放了听讲证;天津师范大学的一位同学为了来听课,甚至用胡萝卜刻了假章盖在听讲证上。
  為了方便年迈行动不便的叶嘉莹授课,南开校方与沈秉和先生、华侨刘和人女士合资建造了“迦陵园”作为她的寓所和讲堂。“迦陵园”内有很多小椅子,学生们可以围在她的身边听课,其乐融融。叶嘉莹认为吟诵是感受诗词美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经常在授课之余开办朗诵会,这种“昼谈诗歌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景象在南开一时传为佳话。
  定居南开后,叶嘉莹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迦陵园”里,她每周给学生上一次课,逐字逐句地帮学生批改论文。她增加自己在祖国各地讲学的频率,即便已年至耄耋,且腰腿都有毛病,但只要是在讲台上,叶嘉莹永远都是站着授课。她说:“我要做的就是打开一扇门,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
  每每讲起诗词,这位已经九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便焕发出不一样的风采。她在《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里写道:“有人问我,以后还会有人喜欢古诗吗?我说,只要古诗存在,一定有人喜爱它。诗歌里有生命,你不会知道千年后还有人读了你的诗歌会感动。诗词有生命,读诗词能让人有心灵的力量。”
  青年丧母、漂泊异乡,中年失女,晚年回国,叶嘉莹的一生命运多舛。然而,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的叶嘉莹包容了自己一生的苦难,从而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与南开携手走过的岁月,让她的生命更加丰盈。“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她用诗情将自己的灵魂与祖国相依,成就大我,不失为人生的至高境界。
其他文献
“老师,我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注意力,不能专心学习。比如同桌只是翻一下书,我的思路也会被打断。甚至有时候学习还带有强迫性质,当我学到自己不感兴趣或是难懂的内容时,经常发生学了几分钟后就开始发呆的情况。每次意识到自己已经走神的时候,我都会责备自己,心情会变得烦躁,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在学习时,该怎样提高注意力,让自己变得专心致志?”  笔者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期刊
昨天下午,我和室友约好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和去食堂吃饭,但是快要出发的时候,室友给我打电话说临时有事去不了了。挂掉电话后,我心里有些失落。想到从宿舍通往图书馆的路上,擦肩而过的都是陌生人;正值饭点的食堂,嘈杂、拥挤,形单影只的我会显得格格不入……所以,我决定待在宿舍里。失去了他人的陪伴和帮助,我的生活好像就失去了活力。  这时,另一个室友帆帆独自从图书馆回来了,她问我:“你在发什么呆呀?”她的声音把我
期刊
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从普通班上调到重点班。在当晚召开的班会课上,新班主任自我介绍道:“我叫黄燕青,《水浒传》里的浪子燕青。”  但他的样子让人没法把他和《水浒传》里的那个糙大汉联系起来:中等身材,一张国字脸,鼻梁上顶着细框眼镜,头发梳得整齐,四六分刘海,脚踩黄皮鞋,身穿黄西裤、白蓝条纹衬衫,气质儒雅,走路的时候步伐总比别人快,腰杆也挺得很直。但他又是其他年级同学口中“凶神恶煞”的代名词——学长
期刊
“新潮”烟台大学:“菁英直播”展风采  “大家好,这里是经管院的迎新現场,我是今天的主播张文鹏!接下来我将以解答新生100问的形式向大家预演报到流程。”……在烟台大学经管院的迎新现场,学长学姐们激情澎湃地做着直播,通过问答的形式,回复新生们关于报到流程以及大学生活的一系列疑问。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也在直播中出镜,有新生发出“灵魂拷问”:“学校有减肥课程吗?”校领导风趣地答道:“健身房‘撸铁’等你来,
期刊
叛逆像是青春期里找不到解药的毒,而我的青春期来得比其他人早一些。  父母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小学时代由奶奶陪我度过。当时我不理解他们离开我的缘由,对他们残存的情感只剩下恨。父亲把他淘汰的按键手机留给我们,以便联系。但是我从来不愿意接他们的电话,即便接了,也是用自己最大的音量对着手机音筒吼。在奶奶眼里,我就是不孝女。  但是我的“坏”只会在父母面前表现——在村里,我是最有礼貌的小孩,在家
期刊
在乡村初中努力学习了三年之后,我考入了市里的一所寄宿制高中,从此过上了往返于教室、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平时上了一周的课很疲惫,想趁周末回家的时候好好调整,可迎接我的却总是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和冷战。  在家里,我很难不受他们的影响。我试着劝说他们停止争吵和冷战,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吵得更厉害。我因此变得孤僻和沉默,上课也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思进取的我每天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一个人去球场打篮球发
期刊
你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吗?你知道如何缓解备考压力吗?你的问题,我来解答!本栏目特别邀请心理老师和专家来解答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欢迎大家来信咨询!  本期特邀嘉宾:赵千秋,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现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成长的路上,追求速度能让旅程拥有激情,但只有把握方向才能让旅程拥有无与伦比的精彩。  陕西/李晓萌:  我很苦恼,我的脾气一
期刊
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干扰,我们只需要遵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即可,因为它知道我们最想成为怎样的人。  《海蒂和爷爷》:身之所往,心之所向  主人公海蒂自幼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家,而姨妈一直想甩脱这个“大包袱”,便把她交给独居在阿尔卑斯山上的爷爷抚养。爷爷性格孤僻,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孙女极为排斥。  村民对爷爷怀有偏见,因听说他“杀过人”而对其避之不及,但海蒂却感觉爷爷并没有那么冷漠。她问爷爷传言
期刊
打从我记事起,姥姥就是一个驼背的老太太。可据母亲说,姥姥年轻的时候,那可是村里的一枝花——高高的个头,扎着两条粗黑油亮的麻花辫,两只漂亮的大眼睛水灵灵的。可惜劳碌了一辈子的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再也直不起背了。  说姥姥是劳碌命这话一点都不假,白天黑夜,家里家外,不见她有一刻是闲着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喂鸡喂鹅,种瓜种菜,浇水施肥,哪一样也少不了她。只有在冬天才少见姥姥忙碌的身影——庄稼要休
期刊
午后,我漫步在小巷里,忽然听到从某处传来熟悉的歌声:“当完成了童年理想/童年又成了理想……”这句歌词唤醒了我沉睡的童年记忆。  读小学的时候,我特别想买一支英雄牌钢笔,因为我的同桌就有一支,用它写出来的字很好看。但是,买一支英雄牌钢笔要花100多元钱,妈妈不愿意给我买。  那怎么办呢?暑假的时光很长,我决定自己想办法赚钱。由于当时年龄小,还不能打工,我就只好捡空瓶子去卖,一个瓶子才值几分钱,我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