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校幸福教育理念的提出,学生社团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学生幸福指数、满足多元化需求等问题。幸福教育观下的学生社团,应该既以社团活动结果的幸福为目的,又应该以社团活动过程的幸福为目的。它以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评价的激励性吸引广大学生,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而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和享受幸福。
当前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社团活动重结果轻过程
社团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注重结果,以为学校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评价依据,放松过程管理,忽视学生对幸福的感受和体验。
2.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部分学生社团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3.社团建设过多过滥
有的学校为了争创所谓的艺术特色,不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开齐了所有可以想到的社团。但是,由于师资和指导水平的原因,部分社团活动人数很少、活动质量和整体水平低下,得不到深远的发展。有的社团虽然也有专业人士指导,但要成年累月与学生在一起,很难做到。
4.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活动场地不足
虽然不少学生社团正在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但经费不足仍是目前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活动场地方面,绝大部分社团没有固定场所,这给社团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社团管理和活动的策划。
5.社团活动的功利性过强
为了在比赛、评比中获奖,为了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社团不厌其烦地排练节目。出于诸如此类的功利目的,学生社团势必会成为“技能的训练场”,机械的训练无疑会使学生失去对社团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在这样的社团中,学生得到的只有痛苦,幸福和快乐根本无从谈起。
幸福教育观下的学生社团建设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要真正地、全面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达到学生社团活动结果与过程都幸福的目的,建设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学生社团,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广泛宣传,统一对社团建设目的的正确认识
我们通过国旗下讲话、家长会及班主任宣传,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社团活动是怎么回事,社团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使学生产生兴趣,踊跃报名,乐于参加。通过听报告和研讨会等形式,对参与社团管理的教师进行幸福教育理念的培训。在广泛宣传发动和培训的基础上,使师生真正认识到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如我校管乐团每年都要召开家长会,明确乐团的办团目标和训练计划等,同时展示一年的学习成果。在积极宣传下,参与管乐团的人数年年递增。
2.明确分工,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成立了由幸福教育课题组核心成员,即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同时,在幸福教育观的指导下,健全社团的组织建设。学校每个社团都制定了章程和工作计划,聘请了指导教师,落实了活动时间,并都有固定活动地点或专用教室。社团的建设也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如我校与北京市敦善公司合作,为管乐团聘请专业人员作为指导教师,聘请专业的指挥对乐团的演奏曲目进行合练和指导,大大提高了乐团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主动地培养学校的管理教师,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让他们在指挥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3.以人为本,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
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我校设立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社团类型。目前,主要社团类型有两种:①体育类社团。主要有足球俱乐部、篮球、乒乓球、象棋、独轮车等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②艺术类社团。主要有合唱、儿童舞、管乐、古筝、儿童画、摄影、剪纸等社团,着重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在做好以上社团建设的基础上,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拟增加两种类型社团:一是文学类社团。主要有晨露文学社、诵读、演讲、话剧等社团,重于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科技类社团。主要有科学小实验、电脑爱好者、科技制作、机器人等社团,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最终使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
4.健全活动制度,在过程中体验幸福
为了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每个社团辅导教师除了具体指导外,更是承担起对学生社团日常管理的责任,形成各方共同参与、协同配合、保障有力、推动社团良性发展的工作机制。社团活动实施“三定、四有、一反馈”制度。所谓“三定”,即“定时间”:每天课后管理时间、周六上午和周日上午;“定地点”:每个社团都有固定的场所,保证社团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定内容”:社团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内容。“四有”即社团活动有章程、有计划、有考勤、有活动器材。“一反馈”即为保证社团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学校制定社团活动总体计划、各社团活动方案、社团活动记录、社团活动花名册,由各负责老师进行具体实施,相应地有效了解社团活动开展情况,调整相关策略。如管乐团活动的时间为周六上午和周一的课后管理时间,活动地点为各声部训练教室和礼堂,训练内容包括行进管乐和管乐演奏两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促使管乐团良性发展,学校制定了《密云县第二小学管乐团章程》、《密云县第二小学管乐团规章制度》、训练计划、考勤表,还购置了30多万元的大型贵重乐器和演出服装。为了展示学生们在乐团中的表现,每学年学校都召开专场汇报演出;同时,对优秀声部和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并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反馈每位学生的表现。
5.正确诱导,形成社团活动的评价方式
学校改革传统的评优方式,设立了“幸福团员全面发展奖”、“最高成就奖”、“突出贡献奖”和“进步突出奖”,并设置了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学年冠军的争冠计划,努力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努力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和天赋,让每个孩子都获奖,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幸福。
主题节日展演评价。学校充分利用每学年举行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评活动,借以充分展示社团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现学生的多才多艺,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展示中获得幸福。
展板展示评价。学校及时抓住活动过程中的优秀典型,注意平时的积累,把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活动照片、精彩瞬间、课外知识等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适时展示出来。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分享各个社团的快乐与幸福,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教育成效
社团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求,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为学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体验幸福搭建了平台。几年来,我校各个社团的学生在参加密云县“小歌手、小乐手、书法、美术、摄影、灵巧手、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等学生竞赛活动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涌现出一批小艺术人才。在北京市的各项艺术类比赛中也捷报频传,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认可。
总之,幸福教育观下的学校社团建设,应该以让学生幸福为根本宗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幸福度,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前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社团活动重结果轻过程
社团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注重结果,以为学校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评价依据,放松过程管理,忽视学生对幸福的感受和体验。
2.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部分学生社团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3.社团建设过多过滥
有的学校为了争创所谓的艺术特色,不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开齐了所有可以想到的社团。但是,由于师资和指导水平的原因,部分社团活动人数很少、活动质量和整体水平低下,得不到深远的发展。有的社团虽然也有专业人士指导,但要成年累月与学生在一起,很难做到。
4.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活动场地不足
虽然不少学生社团正在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但经费不足仍是目前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活动场地方面,绝大部分社团没有固定场所,这给社团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社团管理和活动的策划。
5.社团活动的功利性过强
为了在比赛、评比中获奖,为了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社团不厌其烦地排练节目。出于诸如此类的功利目的,学生社团势必会成为“技能的训练场”,机械的训练无疑会使学生失去对社团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在这样的社团中,学生得到的只有痛苦,幸福和快乐根本无从谈起。
幸福教育观下的学生社团建设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要真正地、全面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达到学生社团活动结果与过程都幸福的目的,建设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学生社团,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广泛宣传,统一对社团建设目的的正确认识
我们通过国旗下讲话、家长会及班主任宣传,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社团活动是怎么回事,社团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使学生产生兴趣,踊跃报名,乐于参加。通过听报告和研讨会等形式,对参与社团管理的教师进行幸福教育理念的培训。在广泛宣传发动和培训的基础上,使师生真正认识到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如我校管乐团每年都要召开家长会,明确乐团的办团目标和训练计划等,同时展示一年的学习成果。在积极宣传下,参与管乐团的人数年年递增。
2.明确分工,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成立了由幸福教育课题组核心成员,即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同时,在幸福教育观的指导下,健全社团的组织建设。学校每个社团都制定了章程和工作计划,聘请了指导教师,落实了活动时间,并都有固定活动地点或专用教室。社团的建设也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如我校与北京市敦善公司合作,为管乐团聘请专业人员作为指导教师,聘请专业的指挥对乐团的演奏曲目进行合练和指导,大大提高了乐团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主动地培养学校的管理教师,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让他们在指挥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3.以人为本,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
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我校设立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社团类型。目前,主要社团类型有两种:①体育类社团。主要有足球俱乐部、篮球、乒乓球、象棋、独轮车等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②艺术类社团。主要有合唱、儿童舞、管乐、古筝、儿童画、摄影、剪纸等社团,着重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在做好以上社团建设的基础上,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拟增加两种类型社团:一是文学类社团。主要有晨露文学社、诵读、演讲、话剧等社团,重于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科技类社团。主要有科学小实验、电脑爱好者、科技制作、机器人等社团,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最终使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
4.健全活动制度,在过程中体验幸福
为了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每个社团辅导教师除了具体指导外,更是承担起对学生社团日常管理的责任,形成各方共同参与、协同配合、保障有力、推动社团良性发展的工作机制。社团活动实施“三定、四有、一反馈”制度。所谓“三定”,即“定时间”:每天课后管理时间、周六上午和周日上午;“定地点”:每个社团都有固定的场所,保证社团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定内容”:社团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内容。“四有”即社团活动有章程、有计划、有考勤、有活动器材。“一反馈”即为保证社团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学校制定社团活动总体计划、各社团活动方案、社团活动记录、社团活动花名册,由各负责老师进行具体实施,相应地有效了解社团活动开展情况,调整相关策略。如管乐团活动的时间为周六上午和周一的课后管理时间,活动地点为各声部训练教室和礼堂,训练内容包括行进管乐和管乐演奏两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促使管乐团良性发展,学校制定了《密云县第二小学管乐团章程》、《密云县第二小学管乐团规章制度》、训练计划、考勤表,还购置了30多万元的大型贵重乐器和演出服装。为了展示学生们在乐团中的表现,每学年学校都召开专场汇报演出;同时,对优秀声部和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并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反馈每位学生的表现。
5.正确诱导,形成社团活动的评价方式
学校改革传统的评优方式,设立了“幸福团员全面发展奖”、“最高成就奖”、“突出贡献奖”和“进步突出奖”,并设置了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学年冠军的争冠计划,努力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努力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和天赋,让每个孩子都获奖,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幸福。
主题节日展演评价。学校充分利用每学年举行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评活动,借以充分展示社团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现学生的多才多艺,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展示中获得幸福。
展板展示评价。学校及时抓住活动过程中的优秀典型,注意平时的积累,把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活动照片、精彩瞬间、课外知识等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适时展示出来。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分享各个社团的快乐与幸福,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教育成效
社团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求,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为学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体验幸福搭建了平台。几年来,我校各个社团的学生在参加密云县“小歌手、小乐手、书法、美术、摄影、灵巧手、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等学生竞赛活动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涌现出一批小艺术人才。在北京市的各项艺术类比赛中也捷报频传,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认可。
总之,幸福教育观下的学校社团建设,应该以让学生幸福为根本宗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幸福度,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