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中药熏蒸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a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配合针刺疗法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3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对比2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RF、ESR、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晨僵维持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针刺疗法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更为理想,能够快速、有效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的消退,改善类风湿相关实验室指标,并且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86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比2组术后疼痛、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术后疼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2 h疼痛评分(2.51±0.73)分,低于对照组的(3.37±0.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2.42±3.
目的 探讨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诊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入组患者用随机分组表均等分为A组(早期中医护理联合现代康复护理,40例)和B组(现代康复护理,40例),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1个月,相对护理前,2组日常生活、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但A组患者提高程度更高(P>0.05).相对B组,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97.50%VS 85.00%,P<0.05].结论 在早期
目的 探讨柴胡舒肝汤合穴位贴敷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为时间节点,选取脾胃虚弱型IBS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7例给予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柴胡舒肝汤合穴位贴敷散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记录2组中医症状积分,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相比对照组(76.60%),明显偏高(P<0.05).结论 针对脾胃虚
不寐是中医学中关于失眠的病名,在古时也被称为“不得眠”“不得卧”等,现代医学中不寐指失眠.失眠是以入睡困难、睡时易醒或早醒、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显著减少、严重者整夜不眠等为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不寐的病因病机病位主要以心、脾、肝为主,中医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理论,提倡不寐从心、脾论治较多.不寐有多种证型,而在临床上以心脾两虚型不寐较常见,所以临床上以归脾汤加减治疗此型取得了良好疗效.
目的 探讨红外线联合苦参汤坐浴及相关辨证施护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低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苦参汤坐浴及一般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外线治疗及辨证施护,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创面分泌物及止疼药使用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泌物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止痛药使用率分别为73.33%、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联合苦参
目的 探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选用中医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76例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2019年4月—2020年4月),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38例,选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中医针刺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运动功能.结果 临床疗效:观察组(94.74%)高于对照组(73.68%),统计值χ2=4.8490,P<0.05.临床指标:观察组ADL评分(98.25±1.64)分、LOTCA评分(94.88±2.91)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6.81±1.
假性黑棘皮病作为一种罕见皮肤病,多与遗传、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有关.因其皮肤表现类似中医“黧黑斑”,但又有别于黧黑斑,故从湿瘀互结的角度来探讨假性黑棘皮病的病机,治疗则以利湿祛瘀为主;兼顾行气疏肝,以通畅气机,助湿清瘀祛;不忘扶正,做到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通过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及应用.方法 抽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76例,将其依照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8例,实施一般化护理方式)与观察组(38例,额外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研究对比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指标、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Harris评分、FMA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与下床活动时间更短,肺部感染、关节脱位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在人工
目的 运用四子散火疗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分析对患者疼痛及相关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8日—2021年1月31日在门诊、住院部就诊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与分析,即试验组30例,用四子散中药火疗的干预措施;对照组30例,运用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前后2组VAS评分差异;JOA疗效评定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皮质醇、白介素6(IL-6)的检测浓度.结果 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有复发性流产史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就诊后1 d所有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就诊后1 d及孕20周时的SAS评分、SDS评分,同时比较2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孕20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