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用于术中放疗风险管理模式初探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移动式直线加速器Mobetron实施术中放疗(IORT)中的潜在风险,初步探讨优化IORT各步骤的管理、减少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由IORT团队(2名外科医生、2名放疗科医生、1名放疗物理师、1名放疗技术员、2名护士)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开展系统风险评估.确立流程模块,对每项模块分析潜在失效模式,对失效模式行频度(OR)、严重度(SR)、探测度(DR)评分,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结果 IORT流程分为9个模块,15项失效模式.OR最高值为激光软对位时间明显延长(8分),SR最高为Mobetron设备故障无法出束(10分),DR最高值为是剂量计算中发生的数据查询误差(8分),RPN最高为靶区确认不满意(198分)和未有效保护正常组织(180分).对每项失效模式均行原因和现行措施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论 FMEA是一种有效的IORT管理方法,有助于减少潜在风险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分析初诊老年鼻咽癌的放、化疗结果、不良反应和预后因素.方法 2004-2007年共202例60岁以上的初诊老年鼻咽癌患者在本院接受根治性放疗或化疗,男165例、女37例,中位年龄65岁.AJCC第六版分期标准Ⅰ期1例、Ⅱ期25例、Ⅲ期120例、Ⅳa或Ⅳb期56例.所有患者放疗剂量≥66Gy,72.3%(146例)局部进展期患者联合化疗.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100%.5年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IMRT)同期PF(奈达铂加氟尿嘧啶)、TP(紫杉醇加奈达铂)化疗治疗局部及区域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急性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9-2010年间收治的152例Ⅲ、Ⅳa期患者资料,其中80例IMRT同期PF化疗,72例IMRT同期TP化疗,两组患者总化疗疗程至少为2个周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x2检验两组急性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率1
近几年来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otherapy,IGRT)在临床放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兆伏级锥形束CT(megavoltage cone-beam CT,MV-CBCT)成像系统是目前临床上开展IGRT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提高患者治疗精度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额外辐射剂量[1-3].由于放疗患者体重存在差异,并且可能在放疗过程中出现变化,体重因素可能对MV-CBCT成
期刊
由于调强放疗技术较常规技术复杂得多,要求物理师对调强治疗计划进行剂量验证通过后方可进行治疗.需要验证的患者数量比较庞大,探寻一种又可靠又高效的验证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能更全面为患者服务.随着放疗技术发展,剂量验证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PD的出现可以让验证工作变得更加高效[1]。
期刊
为了鼓励临床肿瘤放疗工作者的研究热情,促进临床开展更多的放射肿瘤学相关研究,本刊编辑部将开展2011年度优秀论著评选活动。本次活动评审专家由杂志编委会部分编委组成,评选范围覆盖2011年1-12月在《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公开发表的论著性文章,计划评选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并给予相应奖励。
期刊
人类肠道中定殖着各种菌群,放射线作用下菌群分布会发生变化,同时菌群本身对肠道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也有一定调节作用,而人为对肠道菌群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放疗后的急性肠道损伤[1-4].笔者为探讨肠道菌群对放射性肠损伤的防护作用,用"radiation、enteritis、gut flora"为检索词检索了PubMed文库1990年以来文献,主要围绕肠道菌群在放射性肠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选择,包含了临
期刊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在食管癌大体肿瘤体积(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9例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行常规CT、T2WI下MRI及DWMRI(弥散敏感梯度b=400、600、800 s/mm2),分别在上述3种图像上勾画GTV.测量3种方法GTV长度并与术后标本上测量的病变长度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法和条件,并计算该条件下外扩范围满足GTV照射要求的患者比例.利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盆腔照射与否的肠道和泌尿道急慢性不良反应差别.方法 2009-2012年局限于盆腔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前列腺癌83例,其中38例中低危患者前列腺±精囊腺放疗67.5 Gy,45例高危或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15%者前列腺和精囊腺放疗67.5Gy同步盆腔照射50 Gy.急性不良反应依据不良反应常见术语标准3.0版进行评价,慢性不良反应依据美国肿瘤放疗协会标准评测.结果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鼻窦炎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1年间283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影像学资料,观察鼻窦炎发生发展情况.采用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法多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放疗前T1、T2、T3、T4期鼻窦炎发生率分别为22.6%、37.5%、46.8%、61.3% (P =0.002).放疗前无鼻窦炎的155例鼻咽癌患者放疗
近年研究认为汉防己甲素可能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放射增敏剂,为此于静萍等进行了汉防己甲素对食管癌TE。细胞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以期为汉防己甲素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