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EB病毒相关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两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EB病毒(EBV)相关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EBV-IM的158例患儿作为EBV-IM组。将本院同一时间段、同年龄和性别的158例非EBV-IM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EBV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V-DNA,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儿童EBV-I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比较。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MinMax)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例(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调整α水平为0.017。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各检测方法间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单一指标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法对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EBV-IM组中≤6岁学龄前儿童EBV-IM患病率最高,为82.9%(131/158)。EBV-IM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2=1 1728、1.529,P均>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V-DN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6.2%、91.6%,AUC值为0.703(95%CI:0.644~0.761)。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一指标中AUC值最高的2项分别为低亲和力EBV-CA IgG和EBV-CA IgM,其AUC值分别为0.820(95%CI:0.771~0.869)和0.677(95%CI:0.617~0.737)。与PCR法进行联合诊断,EBV-CA IgM+低亲和力EBV-CA IgG、EBV-DNA+EBV-CA IgM、EBV-DNA+低亲和力EBV-CA IgG以及EBV-DNA+EBV-CA IgM+低亲和力EBV-CA IgG的AUC值分别为0.934(95%CI:0.900~0.959)、0.757(95%CI:0.706~0.804)、0.963(95%CI:0.935~0.981)和0.999(95%CI:0.986~1.000)。EBV-DNA+EBV-CA IgM+低亲和力EBV-CA IgG联合检测的AUC值最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91.6%,与其他单一以及联合检测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EBV-IM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8月.对象来源:我院儿科收治患儿10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儿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分析《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以下简称《中华航海》)2014-2018年的文献计量学指标,以期提高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方法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统计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期刊文献计量评价中心提供的部分数据,统计分析《中华航海》2014-2018年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载文量、基金论文比、高影响作者发文量等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华航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6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