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并没有得到重视。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大学生自我教育都认识不足,同时还有社会大环境都不同程度的导致感恩教育的缺失。形成缺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形成原因
  1.家长对孩子过度娇宠和溺爱,弱化了感恩教育。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家长一味注重孩子的成才教育,忽视成人教育。中国的父母有一种传统意识,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许多家长补偿心理过重,总是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没有按照一个合格社会公民的要求去塑造和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实现自己意愿的“私有财产”,在生活上大包大揽,一味地宠爱、溺爱子女,却从不要求子女感知自己付出的爱,感知自己生活的艰辛,也从不要求子女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正因为父母自身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的漠视,势必影响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学习是我的天职,感激父母暂时还没想到,这是父母对孩子过度娇宠和溺爱的必然结果。
  2.学校教育重视学生升学和就业,忽视感恩教育。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虽然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主要以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标准,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高校重视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忽视了高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许多大学生表现出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等,都与高校德育工作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既然中学感恩教育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再成功”,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受学校和家庭对感恩教育忽视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同样认识不足。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强烈,但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甚至认为父母、师长和社会都是欠他们的,而他们不欠别人。父母、师长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而且还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感激、尊重和珍惜成了没必要的东西。相反,他们却不反思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对自身缺乏反省,当然很难理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注重的只是自己的学业成绩和能力培养,而忽视感恩情怀的培养。
  4.从社会角度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在社会活动尤其是职业活动中的智慧和才能,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状态,金钱和利益的权衡、自私与自利的贪婪不仅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且蚕食着人们的良知,这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使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给涉世之初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当代大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感恩意识的缺失,更不懂得如何表达对父母、亲朋、教师以及社会的感激之情。
  二、解决对策
  感恩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点拨和引导,要通过教育来促使人们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要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要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和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要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性,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1.营造感恩气氛,培养感恩意识
  ①家庭方面。家长要注意从思想上和生活细节上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大学生能够体验父母的辛劳,从而更加热爱家庭、珍惜生活、感恩生活。
  ②学校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观看一些感恩题材的教学视频,写观后感;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并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成长历程进行思考,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错误的道德意识,教育他们无论是父母给予的生命、朋友给予的友情还是教师给予的智慧,这一切都是恩情。当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从而以身教示范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③社会方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尊重,都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使他们心存感恩,感谢社会。反之,则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一方面要倡导形成相互施恩与感恩的人际关系体系,在这样的感恩体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能互相交融、互相激励、互相感染,能促进大学生道德自律的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教育力度,高校要通过发现、树立感恩典型,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可以开展“大学生道德标兵”、“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评选活动,引导大学生把学会感恩作为改造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通过宣传有关感恩事迹题材的作品引起大学生的关注,最终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就会时刻感受到感恩的熏陶,感受着浓郁的情感氛围,感悟着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感恩之情。
  2.深化感恩的层次,强化感恩意识
  ①教会学生识恩、知恩。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承担一份歉疚,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
  ②教会学生知恩图报。要让大学生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还包括精神上的回报。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懂得孝敬父母、感激父母;要让他们理解老师盼生成材的良苦用心,把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认真学习变成自觉行动;要让他们学会相互关爱、珍惜友谊、共同进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国家和社会,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一个人不仅要知恩图报,还应当抱着慈悲的心理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只有达到了施恩不图报的境界,才能真正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和品格。
  3.拓宽感恩途径,实践感恩
  ①大学生感恩教育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应该指出,感恩教育重在“情感渗透”,而不应该拘泥于教育方法方式。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应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某种启发、内化,彼此共享感悟与心得,共同提高。
  ②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学校可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算感恩账、感恩图片征集展览、感恩征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真正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去感受家庭、朋友、教师和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并且真诚、自然、亲切地将感恩之心表达出来。考虑到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要,一年级适时开展“识恩”、“知恩”教育,二、三年级可侧重于“报恩”教育,四年级可以结合实际开展“施恩不图报”教育。
  ③在助学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近年来,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和数量逐年增大。各类助学工作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而应适时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点拨、唤起学生们的感恩心。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自立及自尊的责任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感恩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一定要学会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感恩,促进自己、他人、社会的共同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布线技术相比,激光微细熔覆柔性布线技术可以提高线路板制备的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对基于玻璃基板的激光微细熔覆柔性布线技术的工艺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激光功率
甘肃天水,有穷甲天下之称.1963年,我就出生在这里的麦积区潘集寨.我爸爸是下放到农村的“右派”,妈妈虽然念过“国立高中”,却也只是个普通农妇.爸妈共生了5个孩子,我排行老
2012年9月25日,在大连港一片锣鼓声中,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老兵”入伍这无疑是全军学历最高的作战单位,航母凝聚着海军优秀的人才。“辽宁舰”编制是
中国节日习俗对日本历史有悠久的影响.日本汉诗是日本文学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它的存在为我们整理和分析中国习俗对日本的影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由于中日交流的频繁和中华文化
去公园散步,一丛金菊开得正娇艳,欲伸手掐下一朵,无意问瞟了一眼插于花丛中的牌牌:“采时花溅泪,踏过草揪心.”伸出的手触电似的缩了回来.原本想从草坪走个捷径,也自觉地立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濟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把初步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我国今后15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更是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并提出了“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这项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作为的领导者把“借”字巧妙地镶嵌进领导法中,使领导法达到了惟妙惟肖、出神人化的极高层次。因此在我们的成语词典中才出现了像“借水行舟”、“借题發挥”、“借花献佛”、“借古讽今”、“借地生根”、“借鸡生蛋”等无数条“借”字领导法。而每一条“借”字领导法都蕴含着极其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深奥的哲理,本文仅从三个小侧面谈谈对“借”字领导法的一孔之见。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保证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所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辽宁作为全国社会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