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智力因素之学习兴趣重要性初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bo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结合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开发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大语文观念,把学生带入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注重语文知识的讲授,关注学生记忆的多少,而对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缺乏重视。我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不断研究、探索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提高初中生语文素质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培养初中生兴趣的有效措施略有思考,愿与广大同仁共同分享,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培养初中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意义重大。我们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智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兴趣、信心、意志、理想、习惯等)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布卢姆指出“情感的前提特性”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三大变量且是一种易变量,他又在教学目标的分类中把情感领域目标作为两大类目标之一,并且说:“发展诸如兴趣、愿望、态度等特征,是教育上最重要的愿望之一。”这里所说的“情感”类似于我们常提的非智力因素。可见,在目标教学的理论中,已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现在更有学者说,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只起到20%的作用,80%靠“情商”(即以非智力因素为核心的心理素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个结论: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这是个教学中应给予足够重视的问题。
  我认为,在初中阶段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应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这是因为:
  (1)适应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初中阶段是一个心理上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学习动机、意志、习惯等方面远不如成人的心理稳固而持久,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兴趣。
  (2)兴趣对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开发及智力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四点:①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学生总是积极地把自己的有关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同时,人的兴趣还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因此兴趣既为学习定向,又给学习以动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学习的最主要动机来自于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某一事物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百折不挠地去进取,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②兴趣是通向理想的桥梁。理想是人生的坐标,是鼓舞人终生奋斗的目标。而理想的建立与发展是按以下模式进行的:好奇心——求知欲——有趣——乐趣——志趣——理想。③兴趣是发展智能的催化剂。我们已经论述过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心理学的研究更表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布鲁纳就说过“有没有学习的兴趣,是关系到学习成败的首要决定因素。”故有“兴趣是创造之母”的说法。④兴趣是成才的最佳途径。兴趣可以促进人才的成长和成熟,它既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又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正如郭沫若所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二、培养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有效措施
  (1)教师首先要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在调查中已发现语文教师的素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我认为要使学生对语文感兴趣,首先语文教师就必须自身对语文有极浓烈的兴趣,才能象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使之)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如果自己无兴趣,强求学生有兴趣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其次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探讨先进的高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并且善于使兴趣的培养紧密渗透于常规教学中,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善于运用积极有效的导入、激趣、设疑、启发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兴趣集中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来。这样才能如《学记》中所言“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否则将“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程颐),效果可想而知。再者,语文教师要多研究学生。不了解班内语文学习状况,不了解各类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就会无的放矢,事倍功半,兴趣也就无从培养了。还有,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初中生对课程的兴趣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喜欢任课教师,即师生关系如何。实践证明,只有热爱、尊重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学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老师,才是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更有可能使学生由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
  (2)结合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开发培养兴趣。一方面,培养兴趣是促进非智力因素综合开发,进而促成智力的良好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诸要素是密切联系、互相作用的统一体,培养兴趣也就不可能离开其他非智力因素而单独进行。因此,我们应注意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学习的迫切愿望;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鼓励学生形成顽强的意志品质,使其兴趣强烈稳固而持久,并最终使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等方面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培养兴趣才能在促成学生养成良好语文素质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
  (3)树立大语文观念,把学生带入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只凭借语文课本,只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因为语文是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工具,语文能力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语文教学只有在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的有力支撑下才有活力。如果能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把学生课外语文学习也纳入语文教学轨道,它的能量一定极为可观,它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
  总之,兴趣是初中生学习语文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初中语文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兴趣像教授知识一样的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有两种基本的取向:一是知识积累及习题训练的取向;二是基于数学本质的理论教学取向. 对于后一种取向,较好的选择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高中数学的特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来看待自己的数学学习. 思考什么是高中数学,数学的价值是什么,高中数学的特征是什么,可以让数学教学也有一个更高的高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特征;数学学习  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让笔者开始思考一些本源性的问题,譬如什么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是对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最好的写照.1995年成立之初,中金公司率先通过与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合作,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桥梁,协助中
近日,腾讯接连遭遇360发起的“反垄断诉讼”,以及网易、imo等公司联合发起的“反剽窃诉讼”.无论这一系列诉讼结果如何,都表明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态度.创业公司希望身处一个
教师的心理健康一般指:智力正常,胜任教学工作;人格健全,情绪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面对现实,适应性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热爱生活、热爱事业。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知识学习,师生关系,以及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那么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呢?  首先要弄清楚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总的来讲,引发
语文课堂最应是灵动的,是活力四射的。要具有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多样的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在课堂品味母语的优美,体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老师激情昂扬,学生精神饱满,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没有一刻不在交流,在交流中完成我们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活泼又充满生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课前的预设中要考虑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教学
卖掉两块地之后,他和他的绿城又回过了一口气.这个本来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做好产品上的地产商,现在更像一个宏观政策分析师.rn所有的人都在等他.rn此刻正是一年中的最好时光,
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陕西旅游。在太白山脚下,老妈发现一家面馆的招牌刻在一块大石头上,上面只刻着一个红红的“”字。妈妈一看就乐了,“儿子,我们快进去尝尝大名鼎鼎的biɑng biɑng面!”  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爸告诉我:“这个字不简单,据说是目前笔画最多的一个汉字,但是,也是个字典未录、字库里也没有的字。面条应该也不错,先进去尝尝再说。”  看来这个biɑng字是非同一般了!对于一个
期刊
着力营造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rn刘小燕副主任说: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竞争要有序.条例对政府及相关部门有责任追究条款,但对市场主体自身恶意破坏优化营商环境的处罚条款没有明确
期刊
摘 要: 控制变量是实验的基本思维,为检验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近年高考题对此的考查比重增大,建立比照实验模型能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本文从2015年高考题遴选了两题作为例题,分析探讨如何让学生建立模型,增强能力。  关键词: 比照实验 控制变量 实验能力  在化学考试大纲中,控制变量方法经常被用在实验题中,对学生实验能力检查作用大,其所占分值及比重很大。化学实验重点在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能力、
在传统家电连锁领域领先的同时,张近东希望借互联网拓展苏宁产品线.他明确表示,将以苏宁易购为突破点,实现苏宁全品类的拓展.rn“苏宁电器发展了20年,有过很多成功经验,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