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架Cu-Cr-Zr-Mg合金二级变形时效工艺

来源 :金属热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了引线框架Cu-Cr-Zr-Mg合金固溶后二级变形时效工艺对合金硬度和电导率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变形时效所获带材具有高的硬度、强度、电导率和软化温度,分别可达190 HV、600 MPa、47.6 s/m和560 ℃.二级时效过程中析出的弥散质点对回复和再结晶的阻碍作用强烈,使合金具有很高的软化温度.析出相与冷变形过程中产生的位错交互作用,使析出相不仅阻碍位错的运动而且沿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位错快速析出,促进合金强度和导电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某批油管经过渗氮处理后下井使用,不到1个月就发生断裂事故。对油管进行了断口分析、金相检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发现,渗氮层脆性较大,而且正火组织(珠光体+网状铁素体)本身韧性较低,这是油管发生脆性断裂的原因,建议选用调质处理油管进行渗氮。
期刊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检测手段,分析了20钢固体法渗硼和硼钒共渗的渗层组织结构、成分特点及其硬度分布。结果表明,硼钒共渗层厚度大于单一渗硼层,且渗层更加连
以某建筑工程实例为依托,对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处理及技术方案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采用经过二元光学元件变换呈二维点阵7×7分布的脉冲激光束对球墨铸铁材料进行表面淬火处理,研究激光参数变化对铸铁表面的粗糙度、硬化层深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等的影响
随着PM_(2.5)的危害受到相关部门和公众关注,对PM_(2.5)的监测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PM_(2.5)的相关监测方法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分析了影响PM_(2.5)监测的气象、维护和质量保证和仪器安装等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监测任务对PM_(2.5)的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选型提出了建议。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层流等离子体射流不锈钢表面重熔工艺中的瞬态热物理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不同加热距离,确定了材料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瞬态温度场、温度梯度和凝固率
29U型钢,欲加热使之弯曲做结构架用,在弯曲过程中发生纵向开裂.图1为29U型钢开裂宏观形貌图,断裂面看不到塑性变形,断面比较平直、粗糙,断口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呈晶状或瓷状,
全国热处理学会、江苏省热处理学会、江苏省热处理与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及第九届江苏省热处理年会2006年5月24-26日在南京举行。
介绍了基于Visual Basic6.0开发《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试题库系统的过程和结构特点以及各个模块的功能,重点阐述了试题库的数据结构和试卷组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