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冠心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_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单人指导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的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疾病复发频率,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疾病护患关系。结论:正确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增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9-02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老年健康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仅造成患者的躯体不适甚至死亡,而且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1]。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状况[2],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因此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教育问题,系统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72例,年龄60岁~85岁,平均年龄72.5岁,住院11d~23d,平均17d;诊断:心绞痛77例,心肌梗死35例,心律失常30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8例,初中35例,小学46例,小学以下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一般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单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
  1.3健康教育要素
  1.3.1健康教育的内容:由于老年患者及家属可能缺乏相关的卫生知识,有时出于良好的愿望却做出事与愿违的结果,做好健康宣傳,将会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因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十分重要。
  1.3.1.1 入院教育:患者入院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病情常识及注意事项,有利于协助医护人员实施治疗与护理。
  1.3.1.2住院期间教育:入院后,责任护士充分利用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如:发药、注射、晨晚间护理、巡视病房时要注意观察,经常与之交流、沟通,了解病人及家属的想法,把握其心理动态,及时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和支持。
  1.3.2疾病知识教育:向患者初步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即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
  1.3.3饮食治疗教育饮食治疗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它对疾病的发展、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使病人在饮食方面能够灵活掌握各膳食和数量,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6~7成饱。
  1.3.4 避免暴饮暴食,忌烟酒、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免引起不良反应:体态肥胖的老年人,饮食控制也是饮食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因为肥胖可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并加重心脏负担,通过饮食控制血压、体重,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现有症状也起到控制作用。
  1.3.5便秘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适量进食易消化、高纤维、优质蛋白的清淡食物,每天最好喝6~8杯水,以保证机体有足够水分润肠软便,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老年人应学会克服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愉快、通达的心理境界,对预防老年便秘亦十分重要。
  1.3.6 老年人患有冠心病时心理特点:多表现为悲观失落、焦虑恐惧、担心死亡等心理特征,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
  1.3.7心理压力与反应
  对于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老年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他们,倾听其陈述,了解他们焦虑、恐惧的原因和心理需求,针对病因进行心理分析,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引导他们正视病情,帮助他们树立控制疾病发展的信心[3]。增加信任度:对于易猜疑的老年患者,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与误会,在与他们教育过程中做到自然、大方,并注意在传递感情技巧的同时给予鼓励与安慰,增加信任与安全感,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最佳疗效。
  1.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见表1。
  表1(P<0.01)
  组别 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 保持情绪稳定 掌握疾病知识与药物知识
  试验组 51 38 25 28
  对照组 62 42 33 35
  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在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11.5±3.8)d,对照组平均(22.6±4.2)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3,P<0.05)。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健康教育在医疗、预防、康复和护理之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活动,使患者能够建立健康意识,主动参与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7]。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在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住院天数减少。说明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是必要的。
  但健康教育应注意:(1)知识性: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确保所传授的内容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准确性。(2)灵活性: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以取得较好的效果。(3)尊重患者,注意礼貌:采用讨论、交谈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尊重患者的意见,切忌用生硬或固执武断的语气。因只有与其建立融洽的关系并取得其信任后,才能对其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从而强化其正确观念,纠正偏差,促进健康教育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玲子,陈游英.现代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1
  [2] 李银雪,曲维香.在整体护理中如何进行病人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53
  [3] 陈银娣,周天骍,施慎逊,等.老年冠心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1):17
  [4] 李别非,谢秀梅,余国龙.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8):73
  [5]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1
  [6] 邸文会,孟立军,弭庆胜,等.急性心肌梗塞228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1995,10(6):249
  [7] 成翼娟.整体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9~8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组织纤维连接蛋白在软组织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大鼠腓肠肌钝击伤模型,分别于伤后8h,24h,72h,7d和12d进行一般观察、组织切片、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组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围术期高血糖控制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本院10年68例DM患者行外科手术临床资料,经过术前评估、术前血糖控制在7.0~8.9mmol/L、术中血糖控制在6.7~10.0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4.5~7.2mmol/L。结果:68例中有62常规治愈,术后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无酮症酸中毒,感染率为8.8%,充分发挥了抗生素应有的
现将 1998年 11~ 12月我院收治的2 4例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男 13例 ,女 11例。发病年龄 :3~ 6岁 4例 ,~ 12岁 2 0例。入院时病程 :2~ 3天 5例 ,~
期刊
目的 对小梁消融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 对42例原发或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消融术,其中34例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随访最长时间为5
患者,女,6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0天,加重伴发热1天来我院就诊。于2011年8月6日收入外一科。患者缘于入院前10天,因“晕车”剧烈呕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不向它处放射,可
期刊
60%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2年伴发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1],抑郁将使脑出血患者主动康复的愿望明显降低,以致延缓神经功能康复,致残率、病死率上升.本科1998~2002年,对脑出血后抑
自1996年1月~1998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32例,在坚强脊柱内固定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