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qwertyui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主任在初中教育阶段扮演着重要的管理角色,初中每个班级都有至少一个固定的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就是管理好班级秩序,为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初中班主任的职责看似简单,实则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有效管理。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运用的管理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管理方法 管理技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学校都由数量众多的学生组成,如果学生管理工作都无法做好,那么学校教书育人的教学宗旨就更无法实现。所以,每个学校都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让学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班主任就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只有每个班主任都做好自己班级的管理工作,整个学校才能有良好的校风,学校里的学生才能在良好的风气中茁壮健康地成长。
  1.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直以来,担任初中班主任的都是比较有资历的教师,他们通常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表现,学校在选择班主任时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的,选择出来的班主任人选的确是老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但是这些教学方面非常出色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不一定能做得非常好,面对一个班级里的几十个学生,班主任经常会面对不知道如何管理才能让学生更好发展的情况。所以,现在的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某些班主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味地认为严师才能出高徒。所以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问缘由,不顾学生的想法,就开始严厉地训斥、体罚。这样粗暴的管理方式并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甚至有些时候会引起学生的心理排斥反应,让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形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种距离感的形成会让班主任失去学生的信任,久而久之,学生会躲避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只能难以开展。
  2.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2.1注意日常沟通技巧
  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更多的主见和自尊心等性格特征,但是相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不太成熟,而且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比较难管束。所以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耐心,同时注意管理技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都及时掌握。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在沟通开始时,老师要用温和的态度,先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之后在提起学生犯的错误,问清事情的缘由,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之后决定是否要针对学生犯的错误加以惩罚。另外,班主任在惩罚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初中生的自尊心已经初步形成,老师在惩罚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使用过于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方式。当然,在学生没有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学生交流。因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当学生主动找到班主任时,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倾听并尽力给予帮助。而当学生表现出异常的时候,应该及时发现,并且帮助学生解决烦恼。这样及时沟通能很好地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
  2.2注意管理工作中的教育公平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一直坚守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一线,他们用一生的心血教书育人,身上承担着我国百万学子的未来。初中班主任身上的重担更是不容许工作中出现偏差,他们工作中的一点错误都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所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公平管理受到广大家长的关心。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班级学生数量比较多、学生性格差异、学习成绩差异、班主任精力有限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很多班主任会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在管理班级学生的时候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对那些本应该享受同等教育资源,却被班主任忽视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失职。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秉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对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认真对待,不放弃班级里任何一个学校成绩不好或是不易管理的学生。
  2.3完善班委会和班级制度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重,很多老师都会在工作中感觉到自己精力有限,管理班级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仅仅依靠班主任自己的力量管理好班级几十号学生是很困难的。这时,班主任应该考虑到,借助外力的帮助开展好班级管理工作,这里说到的外力就是班委会和班级制度。班委会和班级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班级制度是管理班级的规章,规范着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班委会是制度执行的监督者,他们让班级制度不流于形式。班委会和班级制度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在班级中同时健全地存在时,才能帮助老师分担管理工作,让初中班级管理更有秩序、更高效。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的过程中,要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制定更能被学生接受、遵守的规定。在制定详细明确的班级制度之后,班主任在班委会的选取任用的过程中,要听取学生的意见。班级干部的任用应该经过班级学生的推举和投票,让更能得到同学认可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只有学生自己选出来的同学,才能在同学之间有话语权,其他同学才能听班级干部的管理。
  3.结语
  初中班主任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健康地成长学习,班主任一定要重视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王怀军.探讨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与技巧[J].新课程学习(下),2015(05).
  [2]韦玉仁.探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其解决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S3).
其他文献
一、案例介绍  他酷酷的表情,灿烂的微笑,站在班集体的正中央,右手搭在一个女同学的肩上,左手放在男同学的背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融洽……  就这样一个看似阳光健康的少年,他要状告除了班主任和另外两个同学以外的全校师生,因为这些人收取了他“继父母”的好处,伙同他的“继父母”骗取了他“亲生父母”的所有财产,其中包括公司、厂房、现金等。  最终医生鉴定他为精神分裂。  二、案例分析  我们进行了深入的
目的:探究分析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对我院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
摘 要: 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传统因材施教,还是新课程提倡的以生为本,都离不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也是设计教学内容的依据,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情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实际需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主要探讨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及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 实效性  学情分析指教师对学生的情
摘 要: 有效评价的价值精髓就在于使学生能够从评价当中受到激励和启发,明确努力方向,不断进步,使评价成为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关键词: 有效评价 因人而异 尊重学生 多元互动 睿智幽默  教学离不开评价,构建高质量课堂更需要有效评价的支持和支撑。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
在科学课中,如果老师能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家庭实际,科学教育能结合孩子的成长经历,充分利用身边具体、生动的课程资源对孩子开展科学教育,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本文紧紧围绕把科学课带进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进行阐述,立足更好地将小学科学课落到实处。  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方面的许多内容都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生对五彩缤纷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咯血介入治疗患者100例为对象,均采取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高效课堂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优化,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高效发展。高效课堂与以往的课堂在形式和环节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导课第一个环节仍然被保留,说明小小的导课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忽略导课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导课的不重视,所以我们深刻认识到导课的重要性和改变导课方式的必要性,从而有
摘 要: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 实施及方法  一、对家、园合作的理解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都是对方不能替代的。幼儿园教育的优势在于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摘 要: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教学 激励性评价 遵循原则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推行,为切实落实课改要求,促进学生全面真正地发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激励性评价成为重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