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传统村落的资本逻辑与文化逻辑及其治理导向

来源 :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好传统村落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调查来看,传统村落的振兴出现资本逻辑与文化逻辑两条主线.资本逻辑在带来经济利益时可能会僭越传统村落空间生产的最终目标,与文化逻辑相背离,造成传统村落物质空间的建设性破坏、精神空间的内生性衰弱和社会空间的消费性解构.这就需要文化逻辑来抑制资本逻辑的消极效应.因而传统村落的改造、发展及其现代化治理,需要将资本逻辑与文化逻辑融入传统村落的社会生活场景.这种融合是突破传统村落空间生产悖论与治理困境的关键,因为社会生活的传统劳动精神可以超越利润极化、回应村落美好生活,传统伦理精神能够制约功利主义、体现对村落本土性价值的尊重、促进传统村落活态文化的回归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以乡土文化引领治理目标、合理划分治理主体职责、构建规范性治理原则有利于传统村落突破空间生产资本化困境、激发村落治理内在活力与效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从而实现传统村落的振兴与善治.
其他文献
农村党员是乡村振兴最直接的参与者,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领头雁”,通过参与党组织活动和村庄公共事务,培塑公共精神,有助于推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研究以湖北Z镇的两个村庄案例作为考察对象,发现受党员吸纳能力不足、党员老龄化制约、党员分化、私人关系支配等因素影响,农村党员面临一系列公共精神挑战.为此,要以完善组织内外的“参与机制”为抓手,从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党内民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出发,构建农村党员公共精神的培塑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