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在坂手港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我是落难的时节。
  早間,朝露尚未散尽
  斑鸠便飞来啄我的窗玻璃。
  台风天,住客剩我一人
  房东叮嘱说:煮完咖啡
  记得点上线香。
  除此,我只换便装
  去散步。这附近的海域
  不算绮丽,船每隔三刻钟
  来一班。为了去趟邮局
  总得走很久的路。?
  有时我也想到,南京
  或是更生疏的家。那些
  游历过的地方,那些痛苦的
  是否终究松懈下来
  此刻,橄榄尚未成熟
  一切洁净而湛然的物事也
  未成熟。我对着钨丝灯
  呵气。虚空这么小
  该如何收拢它的渔网
其他文献
1  月光不声不响地倾泻下来,连着粗纱质窗帘上的玉兰花一同印在窗台上,冷冷的、白白的,原本就清冷的玉兰,更凄楚了。可我总觉得这月光里缺了些什么,不似那年皎洁、清浅、有温度。  那年的月,总是满满的一轮,挂得高高的。月色里,总是伴随着蝉鸣,“吱吱”地响,清冷敞亮地撒在院子里,把夜里的一切都露了出来。  我和爷爷一同靠在吱呀作响的棕褐色老藤条椅上,爷爷轻摇着蒲扇,一拍一拍地为我驱赶盛夏的蚊虫,我也常常
期刊
1  飞机已经延误了七个小时。机场广播通知领碗面和矿泉水时,我正在想我哥。我哥死了,四五年了,意外事故,他在外地修古城墙,掉进挖土机挖出的沙坑里憋死了。工地说是失足,警察也说是失足。失足这个词用得好。我妈去世后没几年,我爸因为高温作业中暑,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钳工做不成了,只能打扫卫生搞搞后勤。那时候我念高中,嗓子好,天津曲校来学校挑苗子,一眼相中了我。我跟我哥商量说我想去曲校学大鼓,反正我念书也
期刊
三十多年来,我对《金瓶梅》研究多有关注。《金瓶梅》被污名化太厉害,不能认为有那一万九千多字这书就怎么样,即使删减了一万九千多字的性描写,《金瓶梅》也不失为一部巨著。今天,面对已经步入辉煌的“金学”,我不能不反思自己对“金学”建构中存在的诸多误读和在阐释上出现的偏差。我一直想通过小说美学这一视角去审视《金瓶梅》,并打破世俗偏见,与同道一起提升《金》书在中国小说史和世界小说史上的地位,还其伟大小说的尊
期刊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享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在历史上,南京扮演过战争之城、政治中枢、文献之邦、商业都会、交流中心、时尚之都等多重角色,其中,文化是南京这座城市的底色和灵魂。  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写道:“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古往今来,在这个“容器”里,南京完美地承载了贮存文化、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期刊
1  姥爷的死,仿佛一块飞来的陨石坠入了寨北的渊子湖,一下子搅乱了寨里的宁静。大舅脑袋里像塞进了一只马蜂窝,乱得不可开交。他平生头一回感觉到,死人的事其实远比活人的事闹心。  闹心就闹心在姥爷死的不是时候。  姥爷选在了腊八的夜里去世,让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八十岁整。寨子地处偏僻地带,医疗条件极为落后,能活到八十算是高寿了,称得上有福之人。自然,这个年纪归西也算是“喜丧”了。可怪异的是,以大舅为首的
期刊
旅行  有的人走了  再也没有回来  有的人转身向后  但回头狠狠吐口痰  有人朝前猛跑  喘着粗气  时不时回头看  有人干脆飘起来  冷冷地俯视  一个人拄着一个人走  一个人踩着一个人走  一个人孤独地在旁边走  一个人只有一只腿在走  一个人嘴巴死死咬住腿  坚决不让自己走  一个人犹豫走或不走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  到底是不是在走  一人一直静静站在原地  某一天突然彻底消失  一人当了
期刊
在一个纯文学日渐衰落,流行文学,网络文学日渐汹涌、猖獗的时刻,南京获得了文学之都。这是一个在历史转型的节点上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南京文学之都是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在中国的第一个以文学之名命名的城市,是一个世界对创作了《诗经》《楚辞》的文学大国的再次体认,也是对当代中国文学及其代表之一南京的褒扬。探索可持续性发展:世界发展创意城市的整体目标  2004年,教科文组织正式成立“全球创意城市网络”(UCCN
期刊
生活之重  我感到生活之重  因为我身边都是轻的事物  我把自己藏进锁眼  我把自己藏进锁眼  躲避着钥匙  用锁舌紧咬沉默  我与光对峙,与黑暗媾和  外面的沉寂,里面的沉寂  在這里合拢,在上锁时完成  我祈愿和这一切保持距离  锁闭自我像一条拉链收拢影子  我骄傲于这故置的神秘  但只需一把铁锤,我就会露馅  在这里,我学习更开阔地看待  一只星眼眨动,世界又换了容颜  我学着宽恕,自我,他
期刊
从小到大,目睹了无数次父母的争吵,每次都是母亲挑事,父亲隐忍,可这次,父亲反抗了。父亲一反几十年的常态,据理力争,而结果也有点出人意料……  那天傍晚,母亲站在客厅里,一手叉腰,一手在父亲的脑袋前不停戳点。父亲在沙发上坐着,身子有点后仰,看起来比站着的母亲略低一截,但也毫不示弱,脖子上的青筋鼓动着,不停地反斥。母亲的骂声流利,一张口一大串,像说顺口溜,滔滔不绝。父亲的反斥相对母亲略显逊色,但每一句
期刊
1  那年,应该是九六九七年。布小和公司接了一个外贸订单。说是外贸,实际上是北京雅宝路一个倒爷下的单子。倒爷姓覃,安徽人。布小和对安徽口音的最初记忆就是老覃的声音,他有点口吃,个子高大,秃顶,壮实,挺着个大肚子。  老覃找到布小和时,红光满面着急上火的。他坐在布小和对面,从包里拿出一顶黑色的帽子递给布小和。帽子是针织帽,从工艺角度来说,极其简单,就是用针织横机摇块胚布,对折下,用包缝机一缝就行。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