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肥套文化翻译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alian1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毛南族肥套仪式相关文本入手,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毛南族肥套文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综合各种翻译方法重点讨论文化词的翻译,通过研究力图找出文化翻译的规律并适当评估翻译的效果。
  关键词:肥套文化;翻译策略;探讨
  一、 引言
  文化软实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要提高文化实力需要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扩大影响力,通过翻译介绍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毛南族肥套融合了毛南族各种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肥套作为毛南族优秀民族艺术之一已经走出国门,在2000年10月肥套文化传承人曾经到日本表演毛南族傩戏。作为译者我们不仅要介绍外国的优秀文化,而且有义务和责任宣传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把各民族優秀文化遗产译介到国外,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要翻译肥套文化首先要了解肥套文化内涵及文本特点。
  二、 肥套文化内涵及文本特点
  毛南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不仅创造了日益充裕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丰富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根据考察毛南族民间傩文化艺术确实早已盛行干17世纪的明清时期,毛南族民间傩(毛南语叫肥套)文化起源,大约旱在唐宋时期开始形成,是原始宗教仪式发展而成的一种古礼,但从正史却难以考证。肥套文化的艺术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肥套系逐渐艺术化的宗教仪式。”毛南族肥套仪式中包含丰富的艺术元素,如民歌、史诗、民族歌舞、器乐等,都颇具民族特色。其次毛南族肥套仪式中集聚了多个神灵的故事并以歌舞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很符合戏剧特征,包含较为丰富的戏剧艺术元素。文本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说唱文本和舞蹈文本。肥套唱本包括“大供”、“劝解”、“歌本”三大类,“大供”全是巫语,“劝解”是韵文体散文,“歌本”即民歌集。舞蹈文本主要是涉及歌舞中的舞步要领、动作要求、舞乐协调技巧等。分析文本特点是翻译实践的先决条件之一,肥套文本类型丰富多彩,其中富含毛南族文化的文化词和文化语句很多,由于民族融合,肥套文本中也蕴含一些与汉民族共用的文化词。
  三、 文化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主要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翻译必然涉及文化的交流。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原文中的文化因素不一定能在另一种文化中得到理解。想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又怕译文读者误解或不理解其文化含义更换原文的表达方式,又怕背上歪曲原文或不忠的骂名,此种感觉有人称之为翻译中“文化的痛苦”。事实证明,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同译者做出的选择往往是不同的,是以源语文化为中心还是以译语文化为中心成为翻译界一直争论的问题。
  著名美籍意大利翻译家韦努蒂(Venuti)倾向于译文向源语文化靠拢,而奈达(Nida)则提倡向译语文化靠拢。自从翻译的文化转向以来,文化与翻译成了翻译界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Nida)较早提出了“文化翻译”这一术语,但是对于文化翻译的定义一直没有统一的结论。从宏观上讲“文化翻译”实质上是指一种跨文化交流,是把翻译当作一种文化沟通的手段或媒介,所有翻译都可以看作时文化翻译;从微观上讲狭义的文化翻译是指文化特色词汇或表达方式的翻译。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文化翻译,即翻译操作对文化因素的处理,译者要在译语文化中再现原文的文化意义必须考虑很多因素,如译语文化、翻译目的、文本类型、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往往会制约翻译策略的选择。
  四、 肥套文化翻译策略探讨
  围绕翻译策略和方法上的不同选择,翻译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般而言文化因素的处理有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异化(Foreignization)和归化(Domestication)。提倡异化的代表翻译家是韦努蒂(Venuti),他认为“顺畅的翻译策略抹去了外来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植入了目的语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而异化的译文体现的是对外语文本和外语文化的尊重。异化策略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尊重外来文化,对于文化进化,文化融合,提高文化认同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采用异化策略时也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忽视顺畅的异化不仅使译文丧失原文的美感,而且可能丧失原文本来的含义,无助于对原文的理解和文化交流,适当的归化往往能弥补异化的不足之处,因此绝对的异化或绝对的归化都是不可取的,必须根据文本特点决定异化或归化的程度。
  肥套文化翻译中掌握异化归化的尺度至关重要,为此译者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外国文化,另一方面还得深入了解肥套文化的内涵,然后将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进行对比,从中寻找对等词。翻译肥套文化的目的就是让目的语读者通过本国语言了解肥套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因此译语必须尽量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即用归化的语言表达异域的文化。文化内容是异化的,并不意味着译语也要异化。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的转化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由异到同的归化过程,当然会有一些异化的成分保留,但是归化的成分占主要地位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肥套文化的翻译过程中只能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五、 肥套文化翻译方法探讨
  文化词进入译入语后可能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零形式即在目的语中不表达,二是采用韦努蒂(Venuti)提倡的异化策略尽量使译语在形式和意义上与源语保持一致,所用方法可以是直译、音译、替换等,三是采用向译入语靠拢的归化法,用译入语中类似的词代替原文化词。在肥套文化的翻译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主要有省译、替换、意译、直译、阐释、音译等。文化语句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一些学者进行了总结归纳,陈东成认为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原则是“求同存异”,即是在忠实地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保存原语国文化特色,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需要多种方法配合。
  1. 省译
  省译即省略不译,有的文化词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参照,硬译反而容易引起误解。如“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直译“Her beauty can make fish sink and birds alight,outshine the moon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原文中“鱼”和“雁”的意象在英文中无法找到参照,这样直译的后果是译文读者无法理解,而直接省略“鱼”和“雁”不仅无损译文读者的理解,而且还能避免误解。肥套文本翻译中也有不少可以省略,如烘托气氛的巫语,有些没有实际的含义,可以省略。   2. 替换
  一种文化中的词汇不一定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用译入语文化中类似的词替换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这种方法可以划入归化策略中,如肥套文本中“诸天神佛”可以译为“All the Gods in Heaven”,原文中的“神佛”用译入语中类似的Gods 替换,“天”用近似的“Heaven”替换。
  3. 意译
  意译属于归化类方法,跟直译相对,指翻译时放弃语言的形式对等,表达出其内涵意义。是翻译肥套文本的主要方法之一。肥套文本中有不少晦涩难懂的巫语、仪式语、唱词等,无法直译,也找不到直接对应的目的语,多数情况下只能意译,如肥套仪式术语“红筵”,“黄筵”,“保筳”,“过桌”等,“红筵”即“红筵还愿”是为求花送子所做,如果直译为“Red banquet”就只得其形,忽视了其文化内涵,因此可以意译为“Promise-fulfilling ritual for birth”,同理“黄筵”是为除病消灾偿还罪债而做的还愿可意译为“Promise-fulfilling ritual for reducing diseases and sins”,“保筳”为肥套仪式中祭奠仪式,可意译为“Memorial ceremony”,“过桌”为肥套仪式中大意为“登场”,可译为“Debut ritual”。
  4. 直译
  直译是翻译中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的一种方法,一些普通词或文化词能在形式和含义上在目的语中找到对等的词,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译,如“五行”可直译为“Five elements”,“烧香”直译为“Burn the incense”,“开坛”直译为“Open the alter”等。
  5. 音译加注释
  音译属于异化类方法范畴,指把一种语言文字用另一种语言中语音相近或相同的文字表达出来。肥套仪式基本上依附于敬神、祈神和酬神活动,神灵的故事是肥套文化的核心内容,翻译神灵名字时多要用到音译,但是光音译不解释的话,读者就无法了解其文化内涵,所以需要用到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如毛南族肥套仪式中的“婆王”也称“万岁娘娘”、“圣母娘娘”等,是一位重要的主宰生育和孩童成长的最高女神,可译为“Po Wang(An important goddess in Maonan myth in charge of birth and children growth.)”,“雷王”也叫雷公与汉族传说中的雷公类似,但是被赋予了毛南族色彩,雷王龙身人首:脸是红的,全身长满广鳞甲,脾气暴躁属于凶、善兼而有之的多属性神,执掌雷霆,惩凶罚恶,为民造福,由此来看与西方神话中的掌管战争与农业的雷神(Thor)的文化意象是不同的,翻译时同样可以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译为“Lei Wang(An important god in Maonan myth in charge of lighting who punishes all evils and protects the good people)”,“三光神”在毛南族的神話里,是一位时间女神,来源于对日、月、星的崇拜,按照音译加注释方法可以译为“San Guang(A goddess in Maonan myth in charge of time who derives from the worship of the sun,moon and stars)”.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能够输出新的文化意象,但是使译文显得冗长,影响阅读,所以译者应该尽量少使用。
  六、 翻译效果评估
  由于各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我们无法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对等,这是奈达提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初衷,这一原则同样可以用来评估翻译效果。在翻译中,大多数词汇可以找到大致对等的词汇或表达,但是在文化词方面不少表达都无法达到形式和意义的完全对等,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遵从动态对等原则,不求完全对等,目的语跟源语在功能,表达效果,美学上对等即可。
  七、 结语
  在文化成为热点的今天,民族文化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民族特色文化失去传承日渐消失,传播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如佛教文化在发源地印度已经消亡,但是通过翻译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保存下来,可见通过翻译传播是保存文化的有效途径。文化传播并不一定是韦努蒂眼中的文化霸权主义,特别是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国都争相进行文化输出,壮大文化产业。肥套文化的翻译不仅是文化翻译的一次实践探讨,也是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研究发现翻译策略的多样性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翻译方法的多样性和互补性,译者在实际操作必须灵活多变,对具体文化负载词使用的翻译方法根据实际灵活处理,对于将来翻译新的文化内容具有新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吕瑞荣.神人和融的仪式毛南族肥套的生态观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3]Venuti,Lawrence(ed). Rethinking of Translation: 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4]陈东成.试论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求同存异”原则[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1903(1):101.
  [5]Nida,E.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
  [6]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FLEP,1993.
  作者简介:
  邹本劲,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河池学院。
其他文献
凡具形体之物,皆以特定形式表现形象。远举泱泱大国,近数区区小邦,形象若何?关系民族地位,社稷安危;纵观执政雄党,历览居野劲派,形象伟渺决定去留进退、生死存亡。故形象之
摘 要:格林兄弟的著作《格林童话》家喻户晓,其中大量的王子形象对儿童意识形态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王子形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格林童话》里的王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王子们的身世、外貌、语言、行态、经历等主要特征,得出了两大类的王子形象:正面形象和有缺陷的形象,且其中正面形象占主导地位。正面形象主要有善良勇敢,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特点,而有缺陷的形象主要关于身为王子但目中无人和恣意妄为
摘 要:师生关系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对尊师重教理念的淡化,不得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而班主任是承担这一重任的主要力量,通过对班级管理中的两则案例的详细描述、思考及处理,渗透一些个人成功的班级管理理念。  关键词:学生;班主任;爱  近年来,由于受到信息快速化的冲击,社会淡化了尊师重教的理念,同时网络上也频频爆出各种师生关系事件,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正怀着满腔热情准备投入教育事业时,
人生大社会,班级小社会.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作为管理者——班主任来说,有学不完的知识.一、怎样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呢?二、如何高效地收取作业?三、如何防止遗忘,有效复
最近10年来原位肝移植(OLT)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肝脏移植的疗效不断提高,挽救了许多濒临死亡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治疗选择。随着OLT手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班级秩序,保证正常教学,实现育人目标的可靠保障。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必须保证每位学生的均衡发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努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体系,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班级管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
摘 要:现代学校管理如何开拓创新,寻找一条具有现代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新思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管理者需要对学校教育全身心地投入和无私地奉献,需要用心去做。要准确把握教育的态势,对教育求变的思维和不变的热情,更需要人性的关怀。怀揣着对教育的信念与理想,努力积淀文化底蕴,深入细致地管理学校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学校管理;执行力;细节;校本课程;文化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深入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小学教育对人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班主任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要跟上,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方便师生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我国国土地域广阔,民族较多,不同民
摘 要:民间游戏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气息、趣味性强、材料简单方便、玩法简单易学、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而这些特点正适合幼儿园对户外体育游戏的要求。  关键词:民间游戏;户外体育活动;游戏;创新;发展  一、 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意义  民间游戏是广大民众在娱乐生活中逐渐发展出来的嬉戏活动,俗称“玩耍”。民间游戏内容广泛而丰富,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民间游戏既简单又易学,且趣味性强种类繁多,对
摘 要: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那么,如何在合理有效地进行区域游戏材料地投放呢?  关键词:区域游戏;材料;投放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极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如何投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