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不同出流方式下的多种井尺寸计算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er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政工程中配水井、跌水井等构筑物应尽量避免水流撞击井壁,并以此作为确定井最小尺寸的依据之一.井内水流射程与水流的出流方式、运动状态等有关.通过分析自由溢流、有压出流下对井体尺寸的要求,得出:自由溢流可根据实用堰堰面曲线设计公式计算水流跌落水平距离;有压出流可根据能量方程计算水流出口流速,以平抛运动公式计算水流水平距离;对于折板竖井,根据相关试验的建议取值,推导出仅与设计流量相关的经验公式,可从满足通气要求及避免水流撞击井壁两方面确定竖井尺寸.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因缺乏检测设备导致给水管路系统无法进行冷热水循环试验的现状,研制了一种全自动给水管路系统冷热水循环试验设备.该装置采用双泵增压结构,用两个气动三通阀切换回路,在回路上安装比例溢流阀,通过节流来控制系统压力.同时,设计了一种管材管件快速装夹结构,便于不同规格管路系统部件的快速装卸.详细介绍了设备的工作原理、机械构成、性能参数和工作流程.三年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套设备操作便捷、运行稳定、参数设计合理,能够满足产品质量保证和标准检测要求.
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为了节省用地,设计采用半地埋集约化建设模式,污水处理采用曝气沉砂+改良AAO+双层沉淀池+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紫外线消毒组合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该污水厂规模40×104 m3/d,用地面积66372 m2,采用双层平流沉淀池、构筑物共壁及用渠道连接等集约化设计,用地指标仅为0.166 m2/(m3·d-1),远低于常规污水厂建设用地指标.项目工程费6.26亿元,总投资6.81亿元,吨水造价仅为1700元,远低于地埋污水处理厂造价,甚至低于地面污水厂.
针对上海南汇自来水有限公司惠南水厂和航头水厂受青草沙水库季节性藻类生长影响,出现原水pH值升高导致出厂水铝含量升高的问题,开展了投加二氧化碳调节原水pH值控制余铝的生产性试验.结果 表明:投加二氧化碳调节原水pH值的控铝效果稳定,出厂水铝含量可稳定在0.1 mg/L以内.其中,“气/液”投加装置的二氧化碳利用率为94.3%,二氧化碳投加量为9.02 mg/L,PAC投加量减少了13.1 mg/L;“液/液”投加装置的二氧化碳利用率为92.9%,二氧化碳投加量为8.47 mg/L,PAC投加量减少了17.9
河北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设计规模维持5×104 m3/d不变.在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及设施的情况下,改造原有CWSBR(恒水位SBR工艺)生物池为改良A2/O工艺,并设置脱气区、后缺氧区和后好氧区,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功能;新建初沉发酵池,在去除SS中无机组分的同时,改善碳源质量,充分利用内碳源;增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高级氧化池深度处理工艺,强化对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中SS、TP、TN、有机物和色度的去除,使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由一级A标准提高至地表Ⅳ类水体标准(TN≤15 mg/L).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公众参与对于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督、运行维护至关重要.首先以镇江市江二社区海绵化改造工程为例进行社会网络分析(SNA),发现传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存在网络紧密度低、网络结构约束性一般、公众与其他参与方关联较少、缺乏主观参与等问题.进一步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理论和全生命周期理论设计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全过程公众参与模型,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公众参与对网络关系结构、网络功能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公众参与模型使社会网络关
为满足城镇供水排水行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需要,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所收集的234份有效调查问卷,系统分析了城镇供水排水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主要行业部门对人工智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需求,为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兼具给排水专业和智能化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持.
为了研究高铁酸钾氧化作用对饮用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去除效果,以济南市雪山水厂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反应时间、初始pH值和高铁酸钾投加量等因素对溶解性有机碳(DOC)和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EEM)技术联合荧光区域积分(FRI)法,对水中DOM的荧光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当高铁酸钾投加量为20 mg/L、初始pH值为6、150 r/min下搅拌40 s、静置30 min时,对水中DOM的去除效果最佳,DOC去除率达到15.2%,UV254去除率达到69.2%;荧光
西安市某水厂水源长距离输水工程,管道总长为42.5 km,管径为DN2400.介绍了该输水管道的设计方法,包括管道线路的选择、管径计算、管材选择、水锤分析等.为充分利用水源与水厂的地形高差,通过对管道线路、管径等的比选,实现了长距离重力输水,既保障了管道的输水安全,又节省了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结合模型,对末端阀门在不同的关闭时间所模拟的压力包络线进行了分析对比,通过在输水管道沿线设置防水锤空气阀、泄压阀及延长末端阀门关闭时间等水锤防护措施,消除末端关阀水锤和断流弥合水锤,保证了管道的运行安全.
福州金港河下沉式再生水厂是金港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工程,设计规模为0.5 × 104 m3/d,并与一座5000m3的雨水调蓄池合建,工程采用全地埋的建设形式,地面打造景观公园.采用固定相流化态混合式生物反应器(HBR)作为核心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填料的高填充率形成固定床,可实现生物过滤和生物膜处理的双重作用,并可省去二沉池,较好地解决了用地受限和出水水质要求高的难点问题,出水主要指标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后的高品质尾水作为金港河的生态补水,有效解决了河水黑臭问题.
泉州水厂扩建工程规模为5.0×104 m3/d,针对滦河水源水低温低浊、高温高藻的特点,采用了中心导流式旋流反应池工艺,解决了原有反应池存在的积泥和易滋生蚊虫问题,使出水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旋流反应池利用水中胶体物质和混凝剂发生径向位移、产生碰撞的工作原理,采用多个旋流反应室串联运行,切线方向进水,同时控制孔中平均线速度高于沉积流速,取消了水中的扰流设施.为提高反应效果,在每个旋流室中加导流柱,反应效果良好,实现了反应过程不排泥,底泥由沉淀池集中排出.工程建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