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传统设计方法建成的儿童教育场所存在儿童话语权缺失、参与性不足以及被动接受模式化空间的弊病。本文以可供性理论为指导,将空间环境设计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行为能力和行为习惯相匹配,引导儿童积极探索活动场所,尽可能拓展儿童行为的可能性。以"互逆生长"设计为例,探讨被感知的可供性、被使用的可供性和被塑造的可供性如何与儿童产生互动关系,并应用于营造积极的儿童教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