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美育实践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8ni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当下,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而恰恰审美教育是指向学生心灵的。在美育方面,高中语文学科有其优势,同时肩担重任。语文美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走进教师营造的“美育场”去感知美,与文本对話来明辨美丑,直面现实世界却能创造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高中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关键词】高中语文;美育;感知美;明辨美;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81-01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成长是相对滞后的,我们教师应看到学生的精神荒原,并有意识地在这片可开发的领域深耕细作。那么,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在美育方面有其特有的学科优势,并且高中语文肩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新课标中具体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如何实施语文美育教学,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
  审美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诱导和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自由地徜徉在美的世界中。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美育实施的途径。
  一、感知美:走进教师营造的“美育场”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呈多样化,就适合进行审美教育的课文,我们教师可以在创设情境方面多花些精力。例如在鉴赏《荷塘月色》描写荷塘和月光的自然段,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空灵的音乐,请声音柔美的学生配乐朗读,同学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走进那静谧的夜晚,对自然的美有种亲近感。教师在欣赏语言时,可用替换法来让学生比较替换的词句美还是原文妙,学生通过对比能感知作者明丽动人的语言美,也更能感受朦胧雅致的自然美。学生的心中会种下那颗尚美的种子。
  配乐是营造美的氛围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较为普遍,然而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构建“美育场”的有效方式,即教师运用“诗家语”言说诗中美。教师以或清新雅致的、或含蓄蕴藉的、或雄浑豪迈的语言风格带学生走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
  二、明辨美:与文本对话,审美与审丑并举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基本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变,高中生总体上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背景下,一些社会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学生很多时候缺少价值判断能力。高中语文教材在此时应发挥其引领作用,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美,亦会审丑。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学生的解读可能角度不同,观点不同,但对文本中人物言语、行为、思想的的美丑要能够明辨,并且不可一味强化审美而弱化审丑。例如在《祝福》中,学生可能去关注女主人公祥林嫂身上“勤劳、质朴、顽强”的美,但这并不是主要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次要人物的作用,比如鲁四老爷这个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是丑的,这个丑的角色的设置是为了突出封建思想对妇女的迫害之深,进而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文本解读中,我们需要发现美,然而很多揭示黑暗现实的作品更适宜审丑。
  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保持审美与审丑并举的意识,这将有助于明辨生活中的美与丑。在《小狗包弟》的文本解读中,学生能读出文革时代留下的残酷之丑、人情冷漠之丑,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巴金先生敢于解剖灵魂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性光辉。反观当下,新闻中出现的“某男子被狗咬后又被狗主人打成脑震荡”“主人护狗咬掉女孩耳朵”等报道,在一个宽松的美好的时代,竟有如此荒唐之事,学生如何看待,如何审视当下社会的美与丑的现象,这也需要教师提供开放的平台供学生探讨,以形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审美观。
  三、创造美:直面现实社会,表达心中之美
  任何历史时期都有其社会矛盾,当下社会也可能让“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们感到困惑,但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不能阻挡学生追寻美的脚步。
  世界是客观的,但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描绘出美的世界。比如我曾给高三学生布置一道练习题:围绕“我眼中的三亚”写一段旅游宣传语。也许三亚这座旅游城市给海南人的印象远没有给外地人的印象好,它被贴上过一些不雅的标签,它还给海南人平静的生活带来了波澜。但是在学生的笔下,出现了全新的三亚,有人注意到“海风下极富热情的椰子树在摇摆,妩媚妖娆”,有人发现了“细沙抚慰着激情疯狂的海浪,夕阳柔软了蠢蠢欲动的帆桨”,有人感受着“一晚香气袭人的清补凉融入了海南人的真心和智慧”学生将心中的美投射在了客观事物上,无论现实世界是怎样的,都不妨碍我们学生捕捉美的光亮。
  世界是纷繁的,但学生带着敏锐的目光去甄别、追求美,还原美的世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超乎我的想象,在讲授《边城》时,学生们沉醉在民风淳朴的边城小镇里,感受着纯真的爱情、浓浓的祖孙情、和谐的官民情,学生对美好的憧憬洋溢在课堂的每个角落。我顺势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内容:沈从文为我们塑造了世外桃源“边城”,那么你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各式各样的社会呈现在大家眼前。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居图,有充满秩序、饱含人情味的都市生活,有自由、平等、诚信的社会大家庭,共同点都是离不开“美”的。现实世界的确是美丑杂陈的,但学生能够过滤掉丑且保留住美来塑造更美的世界。只要老师为学生提供表达心中美的平台,学生完全具备创造美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重视写作训练,在传统的作文训练中,我们极少引入审美教育,但是学生的习作中充满了自然美、社会美、语言美。老师应该在作文教学指导时,鼓励学生写真挚的情感、真实的观点、独特的感受,而不鼓励学生盲目模仿满分作文,写真文是为做真人打基础的,將“作文即做人”落到实处。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自己对美的认知,在创造美的时候就应当忠实于自我的内心。
  总之,高中语文美育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成目标,将美学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美是一种情感体验,需要学生个体自主体会,因此本文是在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将学生作为主体来感知美、明辨美、创造美的,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实现学生自由心灵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陈文霈.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杨云萍.审美与审丑--感性学意义下的语文美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4]杨云萍.语文美育和谐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方法则事半功倍。  【关键词】班主任;思品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78-02  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此话不无道理。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
目的:观察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56例患者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53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
世界无时不处在矛盾之中.矛与盾本身就是一种均衡,比方说有高必有低、有长必有短,有天必有地、有山必有水……
期刊
【摘要】中和热测定实验是中学生需要掌握重要实验之一,由于这个实验需要定量测量数据,对实验装置和仪器的要求很高,并且在中学课堂中实际的教学效果不佳,因而开发一套高效的、精确的实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模拟软件在化学中应用逐渐得到一线教师的认同,并在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中Corcodile Chemistry模拟中和热测定可为一线教师提供可行的实践方案。  【关键词】中和热测定;模拟软件Corc
我发言的主题是“为什么要研究远程学习”.我讲的内容分两部分:首先,对“为什么要研究远程学习”这个问题提出三个理由;其次,提出我个人认为研究极其重要的三个领域.
目的分析B超及X线双重定位进行体外碎石后口服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采取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摘要】初中语文语言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的桥梁。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语言学习对于学科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是靠语言,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当然,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相信在教师和学习的共同努力下,就能真正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言;有
患者女性,31岁,因胸闷、心悸3天入院。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及咳嗽,无恶心、呕吐,无胸腹部疼痛,无呼吸困难,二便正常。该患既往身体健康,无家庭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否认药物
【摘要】本文通过对乡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在乡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资源缺乏、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并对信息化对乡村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做出了相关阐述,进而提出了乡村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路徑,从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创建教学情景等方面说明了其改革路径,从而推动了乡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数学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
目的 探讨阶梯式培养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从2006年开始,对大专护理专业的护生分阶段采取不同措施提高其执业考试应试能力;对毕业考试不及格者进行考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