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见识曾星明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5428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见识?
  行脚天下,之谓见;穷识学理,谓之识。
  黑格尔说:“艺术,起源于人类心灵自由的需要。”1839年诞生的摄影术,为人类的见识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摄影之真实,瞬间即永恒,让“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成为可能。
  全民摄影的今天,踏上摄影之旅程,诸君无一例外得面临这些问题:买什么摄影器材?怎么用摄影器材?拍什么?怎么拍?去哪拍?拍成什么?《摄影世界》与诸君一起,孜孜以求其解决之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翻开本期杂志,诸君能看见:刘树勇对肖像摄影的梳理和论述,黄文从一张照片到一组照片的点评和编辑,胡宁以徽州人的样子對“徽学”的研究和阐释,杨楹37年步履不停的摄影感悟,欧东衢13年记录“中国天眼”的成长。翻开本期杂志,诸君也能看见:费德·鲁伊斯·桑特斯特班用传统工艺对树叶显影的探索,刘屹靖追逐风暴而呈现的拍摄题材,迟迅从墙上的霉斑发现的微尘大干,吴晓凌对不同焦段镜头的使用心得,王智虚实相生带来的影像观看。翻开本期杂志,诸君还能看见:李贺、沈伯韩在三星堆“挖宝”,罗红在高山之巅拍下的贡嘎、梅里和南迦巴瓦的壮美,李夏、彼得·卡伯揭秘徕卡镜头,李硕的一花一世界,新闻眼中影观天下的大事小情……从中,我们能看到摄影者的坚守,我们能看到摄影者的态度,我们能看到摄影者的担当,一如奥古斯特·桑德所言:“照片就是你的镜子,就是你”。这是他者之摄影见识,冀为诸君之借鉴。
  凝视本期封面,在澄澈如洗的苍穹之下,于茫茫的雪域高原之上,费茂华拍下的那群藏羚羊向卓乃湖行进的身影。其生动,其美好,其意韵,久久萦绕,挥之不去。这是瞬间的魅力,摄影的魅力。
  薪火相传,由来也渐。《摄影世界》公开发行几近40载,翻阅往期杂志,其所刊发的图片,汇集成一条流淌的影像河流。站于河岸一侧,看着粼粼波光,诸君会讶异地发现我们处在一个如此壮阔而富于活力的时代。静静地注视着这条奔涌与平静交织的大河,其所载负的这些鲜活生动的影像,是如此的清晰,如此地令人动容。它让我们屏住呼吸,它让我们激情澎湃,它让我们感慨万千,凝结了国人切身的人生经验和时代记忆,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更是一路前行的我们自己。
  期待诸君加入,期待诸君来稿,分享诸君的摄影见识。
其他文献
“读者园地”栏目致力于为我们亲爱的读者搭建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分享照片和体验,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真善美的感悟。希望在这里,我们一道切磋技艺、共同成长,拥抱美好。  新的一年,读者园地栏目将增加“裘点评”环节,邀请资深摄影人裘志伟点评三幅入选作品。  裘志伟  资深媒体人、高级记者  好摄之友创始人、摄影家  媒体专栏作者  直线抑或曲线,是摄影构图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最常见的有引导线,也就是
期刊
01:一个女孩躺在玉米堆上的画像,甘肃,2018年  徐晓晓  徐晓晓出生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从小在温州长大,十四岁时移民到荷兰。她的背景和经历让她可以用局外人又是局内人的身份来看中国。摄影是她最能表达这种感觉的媒介。通过拍摄若即若离的景象,她得以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徐晓晓2009年榮誉毕业于阿姆斯特丹摄影学院。至今她一直致力于自己的个人项目。2013年,与摄影师Marco van
期刊
很多人认识张晓,是从他的《他们》和《海岸线》开始的。这两个系列,在其创作之路的早期,便为他带来巨大的名声,但此后,张晓没有继续在一套已被外界广泛接受的模式下重复自己,而是开始拍摄自己的故乡。  自2012年以来,在以故乡为主题的创作中,张晓便结合着时代精神及观看经验的变化,不断地进行着创作形式的自我更新。  故乡系列最早的作品《移》,是张晓用一次成像的相纸以移膜的方式拼贴而成,展现了张晓与故乡之间
期刊
01:埃里希·佩塞(1887-1944),欧娜·佩塞(1900-1944),波兰奥斯维辛,1944/2018,埃里希和欧娜无法逃离德国,被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地。Andy Wiener02:《遇见对手》(Meets His Match),选自《浪子生涯》(A Rake’s Progress)系列,1988 Andy Wiener  拼贴艺术是将不同来源的图像元素组合在一幅画面中。以往的拼贴艺术通常是
期刊
由于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摄影师和艺术家不得不留在家里,思考新的创作方向。然而积极的一面是,暂时放缓的生活节奏反而带给人们更多深度思考的空间。居家的时光让摄影师迟迅开始重新审视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并决定将脑海中萦绕已久的想法通过影像进行呈现。他一边照料出生不久的儿子,一边在家中利用一起看似平常却又充满创意的材料进行《神经元与宇宙》(Neuron & Universe)系列作品的创作。  “这组
期刊
《濱海晨光》,王全磊(河北)摄  点评:色彩对比,尤其是暖色系和冷色系的对比,是制造视觉冲击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图中大片的冷色调海水与暖色调晚霞,搭配将画面均分为二的对称构图,整张作品堪称赏心悦目。“晨昏出大片”,此言不虚!《平分秋色》,高爰艳(北京)摄  点评:道路两旁的树木,在秋天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如何让这种对比更强烈些呢?作者选择航拍视角,让色彩对比的双方(两片树林)占据更大的画面比例。
期刊
01:生活的色彩  苏迪普托·达斯(Sudipto Das)  苏迪普托·达斯(Sudipto Das)如今是最畅销的印度英文报纸《印度时报》的资深摄影记者。但他刚入行时却很难,不知道如何开始、该怎么做,经常挎着相机到处转。那时候,有人对他说:“如果你开始在一块地上撒下种子,这块地就会逐渐变成你的。”  达斯在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专业,成绩不错,但不足以给他带来一份体面的工作。毕业几年后,他成了摄影记
期刊
01:f/5.6,1/200 秒,ISO 160  不久前,有幸成为XF50mmF1.0 R WR这只新镜头的第一批体验者。作为人像摄影师,拿到这只镜头前我就在想,要去哪里拍摄才能发挥出它的优势?这样一只万众期待的新镜头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回想单反时代,就算拿着f/1.2这样的大光圈镜头,也没有太大的使用信心,因为f/1.2大光圈拍摄出来的照片不仅肉,还老担心对不上焦。这次使用XF50m
期刊
落葉知秋,岁月流走,距离索尼第一台微单?相机NEX-5发布,已经是十年的事情了。十年的时间,索尼微单?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体系。在十周年之际,索尼也正式迎来了α家族新成员Alpha 7C。  我几乎是第一时间拿到了Alpha7C,作为一个颜控摄影师,初次见面就被它银色的版本吸引了。它的外观有一点复古的感觉,每次带着它出去扫街,心情都会变得文艺且柔软。  Alpha 7C目前是索尼最轻巧的全画幅微
期刊
01选自《毒“苹果”》系列  从儿时起,我便对童话故事深深着迷。但随着年龄渐长,我逐渐意识到在当今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丑小鸭都能变成白天鹅,也不是每个吃了“毒苹果”的公主都会有王子拯救,这些童话中的“定律”在现实社会中并不一定灵验。我不禁思考:如果那些童话人物生活在当今,他们又会身处何种生活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面对困境时还会不会坚守真善美的选择?  于是,我提取原有童话故事中的元素和情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