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光阁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城机杼踞于东南。临近阁台,翘首遥望,便感到古城的精神逾越了峻岭。
   沐着丽日清风,从东拾级而上,香樟、桂花、银杏、枫香、栾树、水杉等各式树遍布于高高的城冈之上,掩映着翘檐飞角、壮美巍峨的龙光阁。八面玲珑,凝脂砌玉中,给人以超凡脱俗的威严。
   巽关水门东侧,曾为高峰。明代漕运总督朱大典为壮淮安形势,遍寻风水行家,选址于高峰之上,建起龙光阁,中祀魁星,读书会文,蔚为大观。此阁踞全城最高处,俯瞰城中,与文通塔首尾相应。据说自建阁后,一郡风水所系在此,淮安从此科甲鼎盛,民物殷富。淮人张养重有诗为证:“危栏面面玉玲珑,俯瞷层城气概雄。万堞参差迷近远,两河喷荡失西东。谁家砧响凉风外,有客帆飞入叶中。我记阁成犹弱冠,前贤高宴坐晴空。”
   四百年龙光大阁,曾经无限风光,也曾风雨飘摇,几度毁圯,几经重建。康熙二十年铲为平地,历百余年,淮安儒学丁晏奔走呼号,终于道光二十四年重建此阁。又经百年,抗戰烽火临淮,此阁复毁……此次重建,依仿旧制,高高垒墙之上,建成三层楼阁,高约七丈有余。二层之上二十四盏壁窗燃灯,象征二十四节气。取八角形状,意谓笑迎八方。外有周廊缭垣,下有聚星庭堂,文人际会,学家交流,此地尤佳。“礼门”之上依然悬挂“规物”,象征做人做事要谨守规则、典范。通往聚星堂大道还称“义路”,方形树林植立两旁,象征做人要正派、讲原则。
   驰目四望,建成后的龙光阁与不远处的魁星门遥相呼应,此二胜境,顿使古城增添亮色,俨然“紫气东来”。一条城市轻轨从中穿过,将二者分置两侧,一路风尘的造访者进入淮安,必由此打开古城烜赫的记忆。无论霞光漫天的清晨,还是余晖晚照的黄昏,登临龙光阁上,只见阁台、塔林错落有致,庭院、廊桥浑然一体,心灵的壑垒为之一开,胸襟犹如挂满阳光水色。
   原来,于高远处憩息的灵魂也曾如此静美。
其他文献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同样的梦境中寻找着前世的家园——我是那凝结了泪珠的琥珀,透过胶质的通透的化石将破碎的梦境拼凑,依稀辨认着我远古的童年——在成琥珀之前,我是只稀有的蝴蝶,我曾经招展地飞舞在原始森林——那个草木肥壮的峡谷,是所有鱼鸟快乐生活的地方,现在,它的名字叫作武夷山。   我明明是只蝴蝶,怎么会一直沉浸在水底?我经受了岁月的波澜一轮一轮的冲刷,直到那个长发圆脸、大眼如电的女子在戏水时,把我从
期刊
我至今还珍藏着一双曾经穿过的农作鞋。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生活贫困,交通闭塞,文化落后。附近寨子里僅有一所学校,因没钱交学杂费,我已经七岁了还上不了学,每天上午只有光着脚板,跟在一群牛的屁股后面,一边放牛,一边砍柴。下午赶着牛、挑着柴回家,又把柴挑到很远的砖窑厂去卖,凑钱上学读书。冬天走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脚踏在雪窝冰块上,那可真是地狱里剥皮一般苦痛。跟在牛后头,牛屙了屎,立将冻僵的双
期刊
我的“伙计”是一个工作包,牛皮面料,长二十多厘米,厚度不足十五厘米,像个长方体的黑面包。它的一端有根手提的带子。当年,大家也叫它“手包”或“文件包”。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我出席单位工代会获得的纪念品。   平日里,不论去单位还是下乡镇,出发前,我会招呼道:上班了,“伙计”!包里放一些文件材料,还能勉强放一个水杯。骑车时,挂在车把上;步行或乘车时提着,多数时候放在腋下夹着。 说真的,90年代
期刊
推开门,雨早收歇了,风吹着树叶上的雨水沙沙地摇落下来。受了阴雨的核桃从树上“啪”“啪”地掉在地面上,弹起来又闷闷地落下去。四处罩着一笼一笼水烟,连屋子里也弥漫着极重的雾气,朦朦胧胧的看不清。   母亲操心地里的菜绞了藤,又担忧玉米受了风,一早准备去地里把站子插了。站子是上好的木竹,藏着隐隐的碧青,韧性强,正是筋骨强健分担出力的壮年期。木竹长长的,母亲挎在肩上,像是挂着一节车厢在跑动。我大声地说:
期刊
十月才过了没几天,父亲打来电话:小四,记得十五回家哦,早一点来。   父亲总是盼望着这一天。当空气中隐隐有着桂花香的时候,当院角的紫薇染上一抹红紫的时候,父亲总会拄着手杖站在门口,眯着眼,歪着头望着高远的天空,喃喃自语:柚子黄了,快割稻了吧。我们憋住笑,都知道父亲在想什么。说来也是奇怪,父亲一天到晚在家,活动场地就卧室、饭厅、卫生间,但是他却像候鸟一样知道时序的变化,水暖了该耙田了;黑羽的鸟儿绕
期刊
1982年,父亲退休了,那年52岁。   我的祖籍位于现在的兴义镇福建乡坦铺杨朝溪。奶奶原是莲花乡中磴沟人,在父亲不到一岁时便离开了人世,奶奶长的什么模样,父亲不知道。从此后,爷爷带着幼小的父亲艰难度日,在父亲5岁那年,爷爷无奈之下,投靠了奶奶的娘家人——中磴沟碗厂。8岁那年,爷爷也走了,无依无靠的父亲是跟着舅公、舅婆长大的。   父母育有三女一男,我排行第二,上有一姐姐,下有一弟一妹,那时条
期刊
多静啊!山坳里的正午时分,静到山涧流水声直往人们心里去。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我居住在位于赣西分宜县北乡的老家。眼前,摆放了一台朱红的脚踏风琴,我一边急切地打量,一边小心地掀开盖板,抚摸高低错落、黑白相间的琴键,然而,我不敢按动它,山村太静,人们都在午休,下午更加繁重的体力活儿需要他们眯下眼、喘口气。   这台风琴,是我和我的启蒙恩师刚刚从邻村星溪小学抬回来的。来不及喝碗凉开
期刊
我嫂子是个瘦弱的普通农家妇女。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那时中国外遭列强欺压,内有军阀混战。湖南被南北军阀拉锯式争夺,更是民不聊生。1925年 ,岳阳县花苗农民陈成明挑脚到通城,看到一个无人买的3岁女孩儿,觉得很可怜,他付了4块银元,将孩子领回收养。从此,她叫陈四元,与陈家儿子陈日辉以兄妹相称。   花苗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一条清澈的小溪,流经月田,注入新墙河。附近的皇帽山一带,传
期刊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考上了大学。在国营农场当场长的父亲跟场党委书记打了招呼,说要回一趟乡下,便一早带着我从场部乘坐基建队到湛江拉货的解放牌大货车去湛江,再去湛江汽车总站坐上往廉江的客运班车,经两个小时左右的颠簸来到了廉江县城。   在县教育局当局长、来过我们家的我父亲的堂弟荣叔,和县教育局一位年轻人一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在廉江汽车站接我和我父亲,带我们到廉江的“建大”饭店,花五块钱要了一碟猪头肉
期刊
北方水城是我故乡端村的县城。   老舅住在县城机关家属院,每年父亲给舅舅拜年,总会骑车带我一同前往。还有就是每年的端午节,父亲也要到舅舅家送粽子。那时的县城不像现在繁华,老舅家离二郎山和西湖都不远,走路也就三五分钟的路程。每次跟父亲到县城,我总喜欢到这两个地方,一个人也要偷着跑去。要不回到村里学校,怎样在同学们面前显摆呢?   盛夏,二郎山犹如一条莽莽长龙,松柏青青,国槐如雪,西湖更是碧波蕩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