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琴教学的几点感受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扬琴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既要针对学生基本功训练,又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巧以及艺术修养、音乐表现等能力。以基本功为基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扬琴;基本功;艺术修养;个性化
  扬琴亦洋琴,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品种、名称繁多,分布广阔,遍及欧洲、亚洲、美洲等数十个国际和地区,是一种有着广泛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击弦乐器。在传入我国近400年的历史中,经历代艺人、演奏家们的不断积累和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特点、独树一帜的中国扬琴体系。作为大家都喜爱的民族乐器,它被广泛的运用于伴奏、重奏、独奏和民族管弦乐队合奏之中。
  在扬琴教学中,要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面训练的教学原则,对各种演奏技巧的演奏方法、演奏理论技巧等方面进行学习,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以基本功为基础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加强训练个性化,从而使扬琴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几年来的扬琴教学进行回顾,在这里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强调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在扬琴演奏中对于基本功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解决弹奏中一些最基础的技术问题,从而在弹奏作品时没有技术问题,把作品演绎地更加完美。如对音色的控制、对击弦位置的准确把握、对竹法的合理安排、对左右手灵活性的掌握、对作品完整性与舞台表现力的开发等等,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培养正确的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养成良好的弹奏方法。
  扬琴弹奏中各种技巧训练是为更好地弹奏作品打基础的,像击弦在扬琴弹奏中是最基础的技法,也是最重要的技法,始终贯穿于扬琴弹奏之中。对于一个初学扬琴的学者,掌握好各种弹奏扬琴的技法,对今后达到更高的演奏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轮音”技法时,首先让学生们知道这是扬琴弹奏中最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技法,在训练中应先选择中音区的任意一个音,以手腕的运动为主,手指的协作为辅,肩膀、大臂、小臂放松,两手交替击奏,先慢速练习然后再逐渐加快,双手音色要统一、均匀,击奏时要自然松弛,练习时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这种教学过程效果十分明显,从中得到一个宝贵的体验,那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慢后快逐步提高。所以正确的扬琴教学应该是首先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让学生没有技术上的问题,为日后学习、理解、弹奏更深层次的作品打下基础。
  二、努力提升艺术修养
  所谓艺术修养是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本身的修养。文化修养主要指文学、历史、民俗等方面的修养,而对美学、艺术标准等方面的学习则是艺术本身的修养。在学习音乐的学生中,大部分都忽略了文化素质的积累和提高,对自然学科的贫乏,文化知识积累不够,因此对于专业认识也就不深,只看一些表面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平时经常提醒学生们加强文化素质的提高,根据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们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第一,在平时教学中注重音乐欣赏的作用。把它作为扬琴教学的一个部分,通过这个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音乐欣赏是让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来感受音乐的美感,学生对于音乐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学习培养的,音乐欣赏则是选择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艺术美有所认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第二,在教学中选择优秀地、具有明显艺术特征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启发学生的联想,并将情感投入到作品中去,学会用艺术性来分析、欣赏作品,进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第三,在欣赏中,注重加强作品的分析方法的引导,要求学生对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介绍、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风格及特点、思想感情等等知识要有所掌握,从而真正学会欣赏一部作品。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学习、欣赏,同时不断鼓励学生没相互讨论、相互促进。最终,是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和演奏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艺术修养也自然得到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在扬琴的教学中,同样的作品、同样的教师、同样的乐器等等,如何使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呢?我在扬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将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2.在关于扬琴弹奏的基础知识学习上,注重加强引导学生的审美追求、音乐语言、表现力等等,并对个性化进行培养。
  3.让学生对作品深入了解,进行理性地认识分析,从而可以更好地演奏作品,把一般人看不到,感受不到的一面展示出来,是学生在学习技法的同时,提升感性认识。
  4.从学生开始学习就注重培养他们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个性。
  5.在教学中,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才华、不同风格的学生给予肯定和支持,鼓励他们要弹自己的风格,但同时避免“自由话”。
  归纳起来,扬琴教学就是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适应的教学方法,从基础开始稳扎稳打,同时不断引导学生的个人能力,激发他们个人潜力。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扬琴这件乐器的重要性,探索它的教学方法,为今后扬琴教学的发展提供条件,使扬琴教学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达章.扬琴演奏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桂习礼.跟名师学扬琴[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3]周世斌.音乐欣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申媛媛(1983.4-),陕西渭南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初级,2006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现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师。)
其他文献
转化差班生的路是曲折的、漫长的,我们要坚信各有所长的育人信念,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相信有一天,我们忽然顿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道理,原来,差班生也很可爱。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课标也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这是为什么?从音乐创作本身来讲,音乐创作就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能够主动聆听音乐,在参与音乐中获得快乐,并在体验中进行音乐审美。2、创设感受、体验音乐活动的平台,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
课题,什么是课题?什么是课题研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样问好像很不专业,可很多同行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在我成为《白族歌舞进校园》这一课题研究的负责人之前,确实也对“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生活不仅与艺术相随,而且与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便是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杜拉斯的众多作品中,很少会出现确定性的结局。大多数开放性的结局,也是可左可右。在《劳儿之劫》中亦是如此,作者志在叙rn述一段情节,一段故事,而并非一个结局。杜拉斯在掌控文
审美教育是贯穿在人的一生中的,尤其在艺术领域中,审美造就艺术的风格,审美教育成就作品的深度。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更是中国古代历代舞蹈的延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担当着促进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我省金融业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山西实际,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打造低碳金融区
煤矿企业思政工作作为煤矿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煤矿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煤矿企业整体经营形式下滑,上到企业领导层、下到具体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及主要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而言至关重要.开展专业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