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学家的矛盾与抉择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k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秘史》是普罗柯比的代表作。但其在《秘史》中记载的历史,与其之前的著述颇有出入,因此一些学者怀疑《秘史》并他的作品。事实上,普罗柯比的前后矛盾源于其人生经历的变化,正如柯林武德所言,在开始研究历史事实之前,必须先研究历史学家。而现实世界和历史学家本人,都会发生变化。
  【关键词】 普罗柯比 《秘史》 矛盾
  一、《秘史》的发现与争议
  (一)《秘史》的发现与争议
  1623年,罗马教廷图书馆管理员阿勒曼尼,在梵蒂冈图书馆书库,偶然发现了一本希腊文手抄本手稿,这本之前从未公之于世的手稿即为《秘史》。《秘史》被发现后,很快在当时的图书行业中流行开来。
  但是《秘史》的风格与普罗柯比其他著作之间反差很大,因为他在其之前的作品《战史》中,对世界的看法十分消息。但《秘史》中却充满牢骚抱怨,和对世界的悲观。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秘史》的作者并非普罗柯比。如德国学者兰克(Leopold von Ranke),他认为《秘史》很可能是某人借普罗柯比之写的宫廷野史[1]。,英国拜占庭史学者布瑞在其《晚期罗马帝国史》中也提出,《秘史》的作者不可能是普罗柯比[2]。
  但事实上,多数学者更倾向于认同《秘史》的作者就是普罗柯比本人:
  首先,如国学家王国维所言,古文的伪造是最难的。后世学者对《秘史》与《战史》的文字进行了认真的对照,并没有找到能证明《秘史》是伪书的证据;
  其次,在对客观事实的记述方面,《秘史》和《战史》以及《建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相互矛盾。而且,很多在《战史》中未能直接说明的情况,在《秘史》中都进行了补充。例如在《秘史》第二章中,普罗柯比自述到:“…我在以前的著作中提到的事情也发生了…安东尼娜心怀歹意地欺骗约翰和他的女儿…”[3]这说明《秘史》与普罗柯比之前的著作有高度的一致性。1906年,拜占庭学专家赫利在其出版的《凯撒利亚的普罗柯比》中有力证实了《秘史》与《建筑》在写作风格上的一致性。[4]目前,包括布瑞在内的大多数拜占庭学者,已经承认《秘史》确为普罗柯比所作。我国拜占庭史学界的陈志强教授、徐家玲教授等学者也大多认为《秘史》确出自普罗柯比之手。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二)《秘史》中的矛盾
  普罗柯比在《秘史》中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其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读和评价等方面。对于普罗柯比的“挚友”贝利撒留,普罗柯比在《战史》中对其的评价是“他体型健美、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行为举止彬彬有礼。”[5]并声称达拉战役之所以能取胜,全是得益于贝利撒留。[6]但在《秘史》中,普罗柯比则将贝利撒留描绘成一个“胆怯、懦弱、贪生怕死”的形象。他在介绍贝利撒留征战波斯帝国时记载:“……他(贝利撒留)竟一位此时最重要,置所有事于不顾,命令军队撤退!于是我在别处所描述的事情发生了……然而,正如我在本书前言中所说,当时说破这些事情的幕后动机对我是不安全的……”[7]这与其之前所称的贝利撒留形象完全相反。对于查士丁尼和塞奥多拉,普罗科比同样不留情面的加以批评。[8]把《战史》一书中所说的丰功伟绩解读成了残暴;把《建筑》一書中所说的功绩解读成挥霍。
  总而言之,普罗柯比在《秘史》中一改之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充满失望。
  二、普罗柯比的人生起伏
  (一)普罗柯比的身世
  诚如爱德华·卡尔所言,“开始研究事实之前,你必须先研究历史学家”。[9]普罗柯比的这种表里不一,给他的声誉带来不好的影响。爱德华·吉本便认为:“这种卑下的信口雌黄的做法无疑毁坏了普罗柯比的名声,降低了他的成就。”[10]学界对普罗柯比的这种反差也进行了讨论。一些学者认为,普罗柯比的矛盾,源于其精神方面的疾病:史学家布瑞认为普罗柯比写《秘史》前,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由此患上了人格分裂的精神疾病。[11]我国拜占庭史学家陈志强也认为,普罗柯比长期生活在高度忧虑与紧张的亚健康状态下,性格日益偏执,换上了精神分裂症,由此才表现出《秘史》中的矛盾。但事实上,普罗柯比的矛盾与其出身、其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等多方面均有关系:
  首先,普罗柯比出生于凯撒利亚的一个上层贵族家庭,因此不可避免地对查士丁尼报以蔑视。
  其二,作为罗马旧贵族的代表人。但六世纪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取消了很多无用的传统官职和贵族称号,使得普罗柯比认为查士丁尼是“一切高贵传统的最可怕的破坏者”。[12]
  最后,如前所述,普罗柯比幼年就接受了系统的贵族文化教育。而查士丁尼则关闭了历史悠久的雅典学院,这也引起了普罗柯比的不满。
  (二)普罗柯比的人生起伏
  如上所述,种种原因使普罗柯比对查士丁尼的统治并不满意。但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普罗柯比会出现《战史》和《秘史》间的反差。事实上,原因在于普罗柯比在青年时代的普罗柯比在查士丁尼的统治下颇受重用:
  青年时代的普罗柯比在结实贝利撒留后,便成为了后者的挚友,所以被任命为贝利撒留的秘书和法律顾问。而此时的贝利撒留受到查士丁尼的重用,屡立战功而权势越来越大,并担当了普罗柯比的保护人。《战史》一书,正是写于普罗柯比和贝利撒留刚刚从北非战场凯旋,得到了查士丁尼的嘉奖和重用时期。
  但从544年开始,普罗科比的好友贝利撒留失宠于查士丁尼,这使得普罗柯比的生涯同样每况愈下。另一方面,542年后,普罗柯比被查士丁尼解职,部分财产也被没收。
  正是在这一情况下,普罗柯比撰写《秘史》,抒发内心的愤怒和苦闷。544年,贝利撒留再度受宠,被任命为拜占庭军队统帅,而普罗柯比则抱怨贝利撒留“没有兑现其对朋友的诺言”,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普罗柯比在《秘史》中对贝利撒留同样大加攻击。
  三、普罗柯比的抉择
  对查士丁尼等人的不满,使作为史学家的普罗柯比在《秘史》中做出了自己的抉择。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历史事实选择
  首先,在历史事实的选择上,为了丑化自己厌恶的人的形象,普罗柯比在《秘史》中披露了之前作品中未记载的事件。例如,为了表现贝利撒留的窝囊,普罗柯比花费了大量笔墨,讲述贝利撒留与其妻子安东尼娜之间的私生活,这些事情在普罗柯比之前的著作中是未曾出现的。
  同样,为了丑化查士丁尼,普罗柯比记载到“……他(查士丁尼,笔者注)的确从来也不习惯很长时间坐着不动,有时他的头突然不见了,而其身体的其他部分则忽隐忽现飘忽不定……但是很快,那个消失的头颅又与身体连为一体,就如同它离开时一样奇怪”。[13]正如塔尔科特·帕森斯教授所言,历史科学,也是一种“以现实为认知方向的,精心选择的体系”。[14]毫无疑问,普罗柯比对查士丁尼等人的感情变化,使得其在历史事实的选择上更具偏向性,某些问题上,也影响到其真实性。
  (二)历史事实评价
  普罗柯比对查士丁尼等人的不满同样影响到了其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如前所述,在《战史》中,普罗柯比对查士丁尼远征的评价是褒扬的,认为查士丁尼的远征是在恢复古罗马帝国荣耀。但晚年撰写在《秘史》中,同样是查士丁尼远征,普罗柯比的评价则成了给“罗马、波斯和汪达尔人民带去灾难的暴行”,更为夸张的是,普罗柯比声称查士丁尼的远征造成了“数亿人死亡”,这很明显是不符合实际的。
  此外,面对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一系列的工程建设,普罗柯比在《建筑》一书中同样持褒扬态度,但在《秘史》中,则成了劳民伤财和铺张浪费之举。查士丁尼为了防止首都海岸受到海浪的侵蚀,修建了石质防波堤,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举,但普罗柯比在评价这件事时,同样将其理解为“浪费罗马人财富”的行为。[15]可见,对于同一个事件,普罗柯比早年和晚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评价。这说明,暂且不论哪种评价更符合实际,但我们可以知道,普罗柯比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体会,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对历史事实的评价结果。
  总 结
  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去探讨《秘史》中的内容究竟几成真几成假。真正值得关心的,是为什么普罗柯比会出现《秘史》中的矛盾。实际上,这种矛盾归因于其人生体会的变化:早年的春风得意使普罗柯比的作品满是溢美之词,晚年的失意是普罗柯比在评价同一段历史事实和人物时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只有了解普罗柯比的人生轨迹,才能真正明白普罗柯比在《秘史》中所表现出的反差。正如爱德华·卡尔所言,“历史,就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而普罗柯比的矛盾表明,这一对话的方式,往往由历史学家决定,而这一对话的结果,往往也取决于历史学家自身对现实世界的体会,具体到普罗柯比而言,即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轨迹在不断变化,普罗柯比的人生也在不断地起伏
  【注 释】
  [1] Leopold von Ranke, Weltqeschichte: die Geschichte der abendlandischen Welt von den altesten historischen Volkergruppen bie zu den Zeiten des Uhergangs zur modernen Welt, 转引自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页
  [2] J.B.Bury,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转引自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頁
  [3] 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7页
  [4] A. Cameron Procopius and the Sixth Century, Introduction, . 转引自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4页
  [5] 普罗柯比著,崔艳红译:《战争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第378页
  [6] 崔艳红,《普罗柯比历史观述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1期
  [7] 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8页
  [8] 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60页
  [9] [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第1版,第108页
  [10] [英]爱德华·吉本著,黄宜思、黄雨石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75-176页
  [11] 崔艳红,《普罗柯比的世界—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8-29页
  [12] 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页
  [13] 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63页
  [14] [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第1版,第108页
  [15] 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6页
  【参考文献】
  [1] 崔艳红,《普罗柯比历史观述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
  [2] 普罗柯比著,崔艳红译:《战争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
  [3] [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
  [4] [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
  [5] 普罗柯比著,吴舒屏、吕丽蓉译:《秘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
  [6] [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7] 崔艳红,《普罗柯比的世界—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8] [英]爱德华·吉本著,黄宜思、黄雨石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作者简介:吕俊杰(1995年—)男,在读硕士研究生,郑州大学,450000,研究方向:上古中古史
其他文献
【摘 要】 REITs主要投资于有经常性收入的房地产及基础设施项目。REITs在西方较为成熟,在我国尚刚刚起步,且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政策、法规、环境、实践等都具备正式发展REITs产品的时机。本文对REITs产品的应用、模式、案例展开介绍及分析。迎接接金融产品创新,发展REITs业务正当时。  【关键词】 REITs 政策 公募 融资  一、REITs简介及全球REITs发展概览  REITs
期刊
【摘 要】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语言的形式,以剖析话语中所隐含的深层次意思以及作者对于某一具体事件的态度观点。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作为基础,从词汇的分类、人称代词和及物性三个方面,对印度《商业标准报》中的两篇相关报道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揭示印度媒体对于马云个人和马云辞职事件的看法,以及此事件给印度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马云辞职 印度媒体 及物性  1.引言
期刊
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忠县要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来推动。忠县处在长江上游的三峡库区腹心,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结果就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发挥忠县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土地价格已经成为合理配置土地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手段。而土地价格的评估在对土地的选择与运用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土地价格的评估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对土地价值评估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分析,为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价值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价值评估 原则 方法  一、土地价值评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土地進入市场进行
期刊
【摘 要】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电动科技驱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促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并由此引发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新变革,即在个体资本所有制基础上产生了集体资本所有制;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社会出现控制企业经营权的职业经理人阶层,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直接对立关系。于此相适应,个别资产阶
期刊
【摘 要】 第一次巴林危机在金融危机史上属于一次地方区域性质的危机,可以说在他开始危及英国货币市场平稳之前就被英格兰银行与罗斯柴尔德勋爵的措施所解决。然而虽然这只是一场地方區域性质的小规模危机,但在这次危机之后,阿根廷与英国都在这场危机后获得了许多正面的收益:英格兰银行的贴现政策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债券市场;阿根廷则直接地强化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 阿根廷 巴林危机 债务担保
期刊
【摘 要】 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与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生理-心理-社会”新时代下的医学模式受到医学领域的广泛认可和推崇。高校医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教学与技能实践,更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可以深化医学人文教育学的改革,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全面提高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关键词】 医学 沉浸式教学 人文教育  一、医学人文
期刊
【摘 要】 我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网络空间竞争更加激烈,网络安全威胁持续上升,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互联网加快了社会发展步伐,也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 网络 命运 安全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边界不断融合消失,网络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和个人安全等各个方面。如何应对网络安全,成为近日召开的第七
期刊
【摘 要】 学习型成人学校不仅可以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充足驱动力,而且可以为有继续教育需求的成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因此,本文结合学习型成人学校内涵,根据成人学校以往发展情况,对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学习型成人学校建设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其它学习型成人学校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学习型 成人学校 办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
期刊
【摘 要】 护理保险等级评定系统不仅是认定给付对象的工具,也是决定护理服务计划、服务内容、资源分配以及服务所需的财政规模的主要依据。只有护理评定等级系统具备客观性和合理性,才能保障这一制度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本文考察日本和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给付对象等级评定体系,比较两国护理保险给付对象等级评定系统的差异,结合中国试点老年医疗照护保险的两个城市青岛和长春的实际情况,总结日韩相关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