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超越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的那种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快乐的思考、感悟的喜悦,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出一份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以下我从思考的快乐、体验的喜悦、交往的乐趣等方面浅谈课堂教学的和谐生成。
  一、享受思考的快乐
  思考是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是痛苦的,但上下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确实是一种享受。
  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部分题的 例子“165-97=165-100 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买一辆汽车玩具花97元,如果付给营业员100元,会怎样呢?学生很快就会想到要找回3元,这是因为要付97元,而付了100元,就多付了3元,应找回来。进而理解了“165-97=165-100 3”的道理。知道了把97当做100去减,要把多减的3加上,才是正确的结果。诸如此类情况减去一个接近整百的数或加上一个接近整百的数,只要把多加的减去,把多减的加上,才是正确结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计算的速度,也确保了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学生只要结合生活实际,懂得算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让抽象的运算获得经验的支持,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
  经思考我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缺陷:教学中,学生思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思考的过程没有重视。思考时间的不足,大大抑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看书直接获得结果,对知识的产生、发展等思维过程难以暴露,探索情境悉遭破坏,学生思维活动得不到充分展开)现成的结论从思考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扼杀了学生的智慧,剥夺了学生思考的快乐。
  其实,我们只要给予学生充分享受思考过程的时间,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思考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从而使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了思考的快乐,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
  虽然,思索的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要花很多的时间,或许还会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与快乐。
  二、唤醒感悟的喜悦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多的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知识是靠自己在思考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思考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思考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掌握。
  例: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把这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体验、主动地领悟。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体会中产生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自得充满灵性的感悟,进行乐此不疲地探索,充满激情地进行价值创造,学生的喜悦在体验中被唤醒。
  三、共享交往的乐趣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失去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借班上课”——教师其授业技巧的展示;“课堂法庭”——运用“法制化”手段进行氛围惩治;教学执行着单向的“培养”活动——先教后学,学生跟着教师走,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让学生用手指个数表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月饼的个数,学生很快就能伸出2(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个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欲望。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从课题上看,这节课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去批评小灰兔的懒惰,学习小白兔的勤劳,但在实施教学中,学生却提出了喜欢小灰兔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目标。然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是沙锅捣蒜——一锤子的买卖,而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愿望是难能可贵的。教学中,能舍得“耗费”师生交往的时间,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验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快乐的同时,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和谐——这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下,“和谐教育”让我们提倡,让知识超越教材,让快乐超越课堂。
其他文献
有线电视是人们生活中重要设备,近年来在光纤入户的条件下,有线电网络技术水平得到优化。有线电视网络出现故障时将会为人们的娱乐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有线电视部门需要强化对
《体坛周报》新闻标题善于利用新词新语,充满现代气息;外来词字母词广泛运用,紧跟国际潮流;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变换的句式使其标题彰显个性魅力,但也需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规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最早的科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它关系到学生未来学业生涯,甚至是以后的工作、生活,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数学教学一直以来也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容易发现:就算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以及成绩差距都会很大,由此导致种种的教学问题,很难实现教学的均衡发展。本文就笔者九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纳入生活元素,给学生一个愉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
期刊
目的:利用酒依赖动物模型,探讨酒依赖对中枢神经的病理损害.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酒依赖组和空白组.用灌胃方法建立酒依赖大鼠动物模型.第8周末观察戒断症状
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儿童生活入手研究作文教法,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把作文课堂变成鲜活生命的活动场所,努力实现从关注作文教学到关注儿童生活的转变,这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笔者通过在学生中进行“生活作文”实验表明:作文教学只有抓住“生活”与“儿童”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观察、多阅读、多练笔、多思考,敏锐地洞悉小学生的生活及情感变化,把作文
期刊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I)在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提供新的临床
电子商务之于传统零售,也许不是颠覆和取代,而是生产力的解放和补充。商务部发布的2012年一季度流通领域运行数据显示:国内零售业销售增速放缓明显,销售额、利润均在下滑。面
摘要: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就要把课上“活”,把学生教“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活跃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快乐”起来。   关键词:语文课堂 快乐 教学   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随着课
间质性肺疾病(ILD)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该类疾病有以下特点:疾病谱病因庞杂、分类方法多种多样;诊断与鉴别诊断复杂;治疗棘手.因此,ILD成为国内外呼吸界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