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制作酸奶

来源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几乎都会买上一杯现成的酸奶,一路细细品味。但上周六的那杯酸奶,令我记忆深刻……
   一杯鲜牛奶、一包白砂糖和几勺酸奶发酵剂,真的可以做成一大碗酸奶吗?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我做起了科学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自制酸奶。
   我先把鲜牛奶倒入锅中,加入4大勺白糖;接着用筷子慢慢地搅拌,使糖充分溶解在牛奶中;然后将锅盖盖上,开至中火,便跑去看书了。
   “咕嘟,咕嘟……”“这是什么声音呀,小宝?”没过一会儿,妈妈疑惑地问道。我一拍脑袋,如杀猪般大叫道:“呀!我的牛奶!”边叫边急忙跑进厨房关火。我揭开锅盖一看,原来是牛奶煮好了啊,我还以为搞砸了呢,吓出一身冷汗。
   接下来,我就小心多了,因为我即将面临的是我进入自制酸奶界以来最难跨越的一道坎——将牛奶的温度调控至35℃到40℃之间。刚开始我左思右想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后来,我突然灵机一动:家里的水壶不是能显示水温吗?我把牛奶倒入水壶里,不就能知道它的温度了吗?说干就干,我小心翼翼地将牛奶倒了进去。
   90℃,70℃,50℃,45℃……眼看离制作酸奶要求的温度越来越近了,我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温度显示器,一刻也不敢离开。终于到40℃了,我在牛奶里加入了两勺酸奶发酵剂,细细搅拌均匀后,又马不停蹄地将其倒入消过毒的保温容器中,盖紧盖子。科学老师说过,酸奶成形要等上5个多小时,可偏偏遇上我这个急猴子脾气,每过10分钟,我就手痒难耐地去揭一下盖子,看看是否发酵完毕。后来,妈妈走过来冲我笑笑:“傻孩子,盖上盖子是为了让乳酸菌能在密闭的环境下迅速发酵,将稀薄的牛奶变成醇厚的酸奶。你这样不停地揭开盖子,反而会影响它的发酵效果。”
   于是,我设定好了闹钟,时刻带在身边。“嘀嘀,嘀嘀……”终于等来这声响了,我如离弦的箭一般火速冲向厨房。带着紧张与期盼,我缓缓地揭开了盖子。哈哈,酸奶已经成形啦!颜色如嫩豆腐般洁白无瑕,QQ弹弹的,凑近一闻,一股浓郁的奶香如一缕轻烟钻入我的鼻腔,沁入我的心脾。我急忙用小勺舀上一勺放入口中,啊,酸酸甜甜的,味道纯正,一级棒!
   晚饭时,我与父母一同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制作酸奶的胜利果实。酸奶酸中带甜,正如生活的滋味,多姿多彩。(指导教师  万春花)
  【嘉宾评点】
   小作者详细描述了自己第一次制作酸奶时的场景,过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先”“接着”“然后”等词的使用,将制作过程描写得十分有序;对人物的語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刻画,也让场景变得更加真实。文章选材新颖,叙述流畅清晰。程思平
其他文献
【文题回放】   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   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写之前想一想,选择什么材料能够更好地表达你的心愿。再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或者写日记、创作诗歌……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写作指导
期刊
【导语】   本期文章中,《春的畅想》一文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色彩缤纷的春日图景,让人心旷神怡;《第一次制作酸奶》一文讲述了小作者制作酸奶的有趣经历,对做好后的酸奶的描写令人垂涎;《我的家庭“门诊部”》一文,小作者针对家庭成员的不同“病症”,对症下药,颇见成效。   寒冷孤寂的冬天过去了,和煦的东风吹遍了原野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大地,唤醒了天地万物,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啊,原来神秘的
期刊
在我们班,有一个男孩由于过分优秀而显得特别突出。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对大大的招风耳,一个如小狗一样灵敏的鼻子,以及健壮的身体、修长的四肢、聪明的头脑,简直就是典型的“班草”。他是谁呢?他就是我的好朋友——小辛同学。   小辛可谓是我们班“最靓的仔”,因为他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文武双全”。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给我们讲解成语,最后留下几个成语让我们自己来讲解。他先把成语写在黑板上,然
期刊
如果给我一盏阿拉丁神灯,让我许三个心愿,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来……   第一个心愿,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记得有一次,我通过努力,考了全班第五名,回家后我把好成绩第一时间告诉了家人,他们都为我鼓掌,为我感到骄傲。那个假期,在爸爸妈妈暖暖的笑意中,我過得非常开心。当然,他们为了奖励我,带我去了许多城市游玩,我真是幸福极了!所以,我要继续勤奋刻苦地学习,提高成绩,充实自己,让爸爸妈妈放心、开心。 
期刊
从前的我,整天迷迷糊糊的,在学校里混日子,直到我遇见了他……   记得那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从班级群里得知,我们班来了一个新的班主任——王老师。看着这个新老师,我心想:我可要先试探试探,看看自己有没有兴趣上他的课。   第二天,他开始给我们上课了。我和我的老熟人廖子龙坐在一起。上课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迷糊着。突然,教室里爆發出一阵欢笑声。我拍拍廖子龙的肩膀,问:“怎么了?”他回答道:“王老师的
期刊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只要一看到就会忍不住去摸摸,亲昵亲昵。我觉得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当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随意抛弃小动物,导致它们成为“流浪儿”时,我心里十分难过。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人们能够善待小动物。   记得上个月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我急匆匆地赶往补习班,不曾想,路上发生的一幕令我感到震惊、心酸。一只流浪狗脚步缓慢地走在雨中,雨水胡乱地拍打着它那深棕色的、脏兮兮的毛发。它
期刊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道家的风来儒家的雨,秦朝的砖来汉代的瓦,方方正正正正方方写了五千年,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风流一幅画,中华汉字,中华汉字,横竖扛起一个——一个智慧的民族,撇捺支撑咱们——咱们强盛的中华……”每当听到爷爷放这首歌,我总会想到我们中华汉字的悠久历史,感受到一个个方块字所承载的厚重感。   假期时,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我发现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汉字的源和流》,书里面有许许多多个汉字
期刊
奶奶是家里的“财政部长”,走到哪儿都带着她的钱包。可是最近奶奶出门只带一部手机,心爱的钱包却不知去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以前,奶奶用的是老人机,只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直到有一天,奶奶發现菜市场的很多摊位都挂上了“小迷宫”图案——微信二维码,出于好奇,奶奶问了妈妈那是干什么用的,妈妈说,那是智能手机特有的微信支付功能,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扫码支付。“这么神奇!”奶奶惊
期刊
一、問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不规范用字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为此,我针对新玛特商业区不规范用字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实地走访,对新玛特商业区的商家招牌、街头广告、电子显示屏上一些不规范用字的情况进行拍照记录,并咨询相关商家的用字原因。   2.查阅书籍,上网浏览,了解与不规范用字相关的调查研究。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期刊
根据我家的人员情况,我开设了一个家庭“门诊部”,专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妈妈——“唠叨症”   “快点,快点!”客厅里又传来一阵叫喊声,这声音的主人正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哪儿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总是像巫婆念咒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快点,快点”。你听,她又来了!“快点写作业,写完以后快点洗澡,快点刷牙,快点睡觉……”唉!我已“昏厥”……   我尝试过很多方法对妈妈进行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