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要素图式与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

来源 :文化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囊括之富,关涉之广,论辩之精,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仅见。其著者有关于戏曲创作主体、表演主体代表性,典范作家示范性的名家之争;戏曲典范作品示范性的名剧之争;戏曲创作过程中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关系的意法之争;戏曲创作、传播过程中用韵规范的宗韵之争等等。本文借鉴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作品、生产者、世界与欣赏者四要点解析的观点,考虑到戏曲艺术的自身特点,将生产者(艺术家)区分为创作主体(剧作者)与表演主体(演员),并加入舞台因素,试以六要素图式对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所关涉的诸问题予以系统观照与整体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近年来在艺术教育方面开展得较好的两所工科大学——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实例研究和个案分析,从中归纳出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并对这两种实践模
与淘宝网等个人色彩“浓重”的网购卖场相比,京东网上商城(以下简称“京东”)在消费者的眼中无疑有着较高的信誉。一时间京东火了,而其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也迅速提升——可是前不久,网上却屡报京东的售后问题,让人不免堪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
康海是明中期最重要的曲家之一。新发现台湾所藏《沜东乐府后录》是其散曲集《沜东乐府》的续作,共收小令185首、套数82套,成倍地增加了目前学术界所知康海散曲数量,是整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