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为提高教学水平,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填鸭式”教育,转而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要求在三年学制中完成,并在升学选拔考试中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科目。所以,关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阶段 数学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151-01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现状分析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提问质量较低。在初中阶段,教师往往滥用提问,最终导致提问仅仅有数量,而缺乏应有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往往具有连续性,使得学生缺乏准备,疲惫应付,同时也缺乏对于知识应有的消化过程。
  其次,提问配置不当。在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中往往会出现教师在课堂上急于求成,没有为学生回答问题提供应有的时间与空间,导致学生对于问题思考不足,从而降低提问的有效性。
  再次,提问设计随意。课堂上教师对于课堂的提问除了少数问题是事先设计好的之外,其余大多数问题都存在着随意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启发性严重不足,如有些教师经常会出现“是吗?”“对吗?”“行吗?”等相对没有技术含量,又比较随意的问题。
  最后,教师不重视反馈。对于课堂提问,很多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并不十分在意学生所给出的答案,在提问中教师往往肯定了正确的答案,而对于那些错误答案,并没有具有针对性的思考答案的由来和错误的原因。
  (二)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学生方面。由于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导致学生对于课堂提问往往应接不暇,很多学生不喜欢在课堂上接受提问,即使接受提问的学生,也希望教师在提问之中能给予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愿意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并独立进行问题的解决。所以在课堂提问上,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基本意愿。
  另一方面,教师方面。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的普遍素质相对于高中大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其在课堂上的提问往往缺少一定科学根据,同时存在着随意性较大的特征。所以初中阶段的教师应该尽可能丰富自身的知识含量,在课堂上设置更多具有针对性以及前瞻性的问题,并且帮助、辅助学生独立进行问题的解决。
  此外,问题方面。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四方面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将这四个方面整合起来,不仅针对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应该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建议
  (一)教师巧妙设计问题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先决条件是设置好问题,这就要求问题的设置者要拥有良好的素质,且思考得当。所以教师除了对于本专业过硬的知识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掌握教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把握现阶段学生正常的主要心理特征,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的提问。
  (二)课堂提问的主要构成
  课堂提问要具有适量性、适度性,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同学,很多教师在课堂的提问当中,部分问题往往只有少数学习好的同学才能回答,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应该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较难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具有深层意义的小问题,从而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接收,同时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学生自身对于所学知识的整合以及重组,是任何高水平的教师都无法取代的。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大脑一般会有0.25-2秒的思考与接受时间。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在教师给出正确答案之后,也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以便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消化。
  (四)鼓励学生提问
  在我国过去的传统教学活动中,教与学往往是普通的二维关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学生对于正确答案进行记录。但是,这一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我国现阶段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了。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建立课堂讨论小组,教师从旁指导,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理解。
  (五)仔细辨别学生的答案并给予适当评价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如果想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不能只希望听到学生给出的正确答案,而是应该仔细聆听学生的所有答案,其中当然包括错误答案。帮助学生寻找错误的根源,同时不能由于错误答案而一味的否定学生,要给予适当的意见与建议,并及时对于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六)对于课堂提问及时进行反思
  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可以呈现出完美的一堂课。所以针对于课堂教学之中出现的遗憾与缺陷,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及时进行总结,将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根源找出来,从而在下一课尽可能少的出现同一类问题。也只有这种对于问题与实践活动的反思才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进行问题的设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武聪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民商事矛盾纠纷进入易发多发期,长泰法院非公企业纠纷诉调衔接机制应运而生。本文对该机制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取得的成效,并对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法院;非公企业;诉调衔接  中图分类号:D92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2-0147-02  作者简介:林添民(1984-)
本文总结了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就业方向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为重点,改变传统的适应知识传递的
本文着眼于目前律师凭法院关系拉案、司法腐败严重的现状,回顾十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为规范法官律师之间关系而出台的各项政策规定,逐一分析并权衡利弊,并结合从2011年10月以
三峡库区百万移民迁建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成败关键,也是过去20年三峡地区和国家跨世纪发展的一件大事。截止2010年10月,三峡库区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25.65万人,整体搬迁12座
本文整理了近一年来太原北站各调车机调动辆数的数据,希望通过指数平滑法,能够对未来太原北站调车机调动辆数进行预测.以便合理配置运输资源和设备,挖掘运输潜力以及制定更加
摘要: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是指侦查人员运用化验学、痕迹学等理论,搜集案发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进行比对,并推测物证痕迹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之间逻辑关系的司法鉴定技术。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痕迹检验技术的概念,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痕迹检验技术的特点和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形式及作用,最后提出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痕迹检验技术;刑事侦查;应用  中图分类号:
摘要: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是人民检察院对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依法就其适用的刑罚种类、幅度及执行方式等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建议。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就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为此,有必要对量刑建议制度作系统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关键词: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2-0153-02  作者简介:郑义兵,男,广西桂林人,
本文以增强法官公信形象为视角,提出了提升法官的职业尊荣、增强法官的职业技能、突出法官的职业保障等路径,以期实现民众的司法认同,提升司法公信。 From the perspective
摘 要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刑法修正案(三)》增设的一个新罪名。主要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此类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涉及面广、影响恶劣,易造成公众恐慌,社会危害性具大,必须依法严惩。本文拟通过对相关案件的探讨,并结合个案特点、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自己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对办理同类案件及预防犯罪有所帮助。  关键词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案
摘要:自2014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正式施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期使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工作变得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但在多处创口伤情鉴定方面,虽然新标准的提出使得现有的伤情鉴定工作得到了改进,却仍然没有明确提出多处创口伤情鉴定的具体方法。因此,本文对常见三种多处创口伤情鉴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处创口;伤情鉴定;方法比较  中图分类号: D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