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茧蜂生物防治蚜虫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2016年在云南保山隆阳区开展了蚜茧蜂控制蚜虫技术在5种主要农作物上的示范推广,3年累计推广应用4.59万hm^2,新增总产1 494.04万kg,新增产值5 899.96万元,平均减少杀蚜虫化学农药使用22.5次/hm^2,减少农药用量855 g/hm^2,节约农药成本135元/hm^2;减少劳动力投入337.5元/hm^2,节约生产成本2 167.17万元;总经济效益8 066.67万元,实现农作物蚜虫危害可持续控制,对农药减量、节本增效、减少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作用。
其他文献
磐安是中国香菇之乡,香菇生产从传统的人工栽培逐步向工厂集约化栽培,实现了周年生产,有害生物的发生也日渐频繁。通过对香菇产生危害的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及危害程度进行调
重点介绍了南阳地区水稻生产的自然优势、水稻产业进程、水稻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南阳地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本试验选用了近两年引进的新品种翡翠、CX-2、九龙迷你,以京秀为对照,对产量、抗病性、果实品质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植株长势、抗病性、坐瓜率及商品瓜率各方面
山宁18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本文作者阐述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总结出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农业信息化是新时期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对于改造传统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
本文作者从茬口和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临夏高寒阴湿区双低春油菜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以供油菜种植户参考。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玉黄金化学调控剂在不同喷施时期和不同种植密度下,对中科11生长发育、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了化控技术在中科11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中科11的抗倒性、
为探讨研究绥玉29号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连续三年对该品种进行了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绥玉29号可在八五四农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栽培种植,本地区适宜密度为6
参考茶叶分批多次采收的模式,以赶黄草1号为原材料,对种植密度、留茬高度以及采收次数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并进行田间试验,对小区总鲜重、叶鲜重进行测定,计算叶比重,并进行
花生用途广,种植效益好,已成为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重茬种植导致病虫害加重;农民大量用药,不仅没有完全解决病虫危害问题,也影响了花生品质,造成了环境污染。通过调查总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