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杜平(节选三)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从国际法而论,朝鲜北方、南方无论谁首先开火,都纯属朝鲜内战,他国无权干涉其内政。但是,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出兵朝鲜,并公然派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的台湾海峡。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前苏联缺席的情况下,成立了“联合国军司令部”,任命美国的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直接指挥以美军为主、15国组成的“联合国军”和韩国军(共16国军)。正是美国公然的武装干涉,使朝鲜战争的性质迅速起了变化。美国虽然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进行的却是一场干涉他国内政的侵略战争。北朝鲜奋起抗击,是反侵略战争。当美国把侵略战火烧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中国被迫出兵时,朝鲜战争也就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由许多国家参加的国际局部战争。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是为了保卫自身安全和援助邻邦朝鲜反对侵略的一场完全正义的战争。
  6月28日,在美国宣布干涉朝鲜内政的第二天,毛泽东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庄严宣告:“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时,未雨绸缪,决定调几个军到东北,摆在鸭绿江边,以加强东北边防。
  7月14日,第13兵团政治部接到通知: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谭政从北京乘火车回汉口,于明日路过郑州,要父亲到火车站等候,有要事面谈。翌日上午,火车到站,父亲登上车厢,谭政开门见山:“找你来是把北京开会的精神先给你打个招呼,中央已作出决定,第13兵团改为东北边防军,立即开赴东北集结待命,由你带兵团政治部速去安东,和邓华率领的第15兵团司令部会合,组成新的第13兵团领导机构。”他还说:“这次到东北要准备打大仗、打硬仗,详细情况等你到汉口再谈。你回去后马上准备到汉口开会。”
  在汉口会议上,父亲知道了北京保卫国防会议的情况:根据毛泽东的提议,7月7日和l0日,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两次会议,研究保卫国防和组建东北边防军的问题。13日,中央军委做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经毛泽东批准,决定以第13兵团为主组建东北边防军。中央军委随即任命了第13兵团新的领导机构,任命邓华(原第15兵团司令员)为司令员(换下原第13兵团司令员黄永胜),赖传珠为政治委员(未到职),解沛然(即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不久,又增加了洪学智、韩先楚两位副司令员。第13兵团下辖第38、第39、第40军,增加原驻东北的第42军,并配以炮兵第1、第2、第8师和一个高射炮兵团、一个工兵团,共26万人。7月下旬,第13兵团进行了战备动员,迅速抵达鸭绿江边,集结于安东(今丹东)、辑安(今集安)等地。中央军委最初设想建立的东北边防军,是一个多兵团组成的野战军单位,第13兵团是其中的一部,当时也任命了边防军的领导,但因开始的朝鲜战局暂时还不紧张,其他兵团也就未再调,原定的边防军指挥机构也因各种原因未建立起来。因此,在东北战略训练的3个月里,东北边防军只有第13兵团一个兵团,由东北军区直接指挥和供应。
  9月15日,朝鲜战局发生了急剧变化,美军7万人在仁川港登陆。此前,朝鲜人民军主力已顺利攻击到朝鲜半岛南部的洛东江边,但是,9月28日,登陆的美军占领了汉城,在狭长的半岛地域,朝鲜人民军的退路被切断,腹背受敌,被迫实行战略退却。10月1日,南朝鲜军越过了三十八度线(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同日,麦克阿瑟向北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此刻,“联合国军”已在南朝鲜集结了33万兵力。10月7日,美军在开城地区越过了三八线,很快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的飞机(包括B一29重型轰炸机)对中国东北边境的城乡进行频繁轰炸扫射,炸毁工厂、车辆及建筑物,炸死炸伤中国军民。那时我在沈阳读小学一年级,经常半夜里被防空警报声吓醒,有时被老师推醒,迷迷糊糊地摸黑躲进防空洞,衣服都来不及穿,有的同学披着被子就跑出来了……老师还告诫我们不要碰飞机上撒下的食品和玩具(带有毒细菌),这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谁说朝鲜战争没有影响到中国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同时,美国的飞机和军舰还袭扰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炮击正常行驶的商船,大有将战火从中朝边境扩大之势。
  就在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当天夜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支援的请求。毛泽东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和气魄,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反复衡量各种利弊,统一了党内高层领导的思想之后,毅然做出了一个意义深远并震惊世界的重大战略决策:“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于是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向全国发出号召:为了保卫中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8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10月19日,父亲随同第13兵团机关和4个军、3个炮兵师等部队,首批秘密渡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10月24日,父亲所在第13兵团指挥机构到达朝鲜大榆洞,与彭德怀会合。当天召开了出国后的第一次作战会议。会后父亲根据会议的部署,将第一次战役政治动员令送请彭德怀审定,彭德怀看后,大笔一挥,删去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署名,改成了“政治部主任杜平”。父亲提出:“您是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委,还是署您的名字好,署我的名不妥。”彭德怀很干脆地说:“我已经报告毛主席,就把你们13兵团领导机构,改为志愿军的领导机构,你就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又说,“写政治动员令嘛,政治部主任署名就行,今后凡政治工作都由你负责。”
  10月25日,即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打响之日,毛泽东批准了彭德怀关于第13兵团指挥机构与彭德怀指挥所合并的提议,由中央军委决定,将第13兵团领导机构改组为志愿军领导机关,任命邓华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方为参谋长,“政治部、后勤部及其他机构的负责同志均照旧负责”。此后第13兵团的番号不再存在,兵团原下属的各军都由志愿军司令部直接指挥。于是父亲就成为首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是志愿军党委的六个常委之一),担负起了志愿军政治工作的重任,参与领导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一至五次战役及防御作战初期的政治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与国内革命战争大不相同,它不仅是在国外作战,还是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部队自然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思想问题。首先是“该不该打?”国内的长期战争刚刚胜利,和平环境终于盼到,许多干部战士不思再战,他们期望过上“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现在又要到异国他乡去作战,确实要转很大的思想弯子。其次,是“能不能打?”当时中美两国的国力和军事装备差距之大,是20世纪世界战争史上所罕见。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是8772万吨,中国仅有60万吨(零头都不及),美国的国民收入为2400亿美元,中国仅100亿美元,美国不仅有原子弹,还有3.1万架军用飞机,中国还不足200架(还是后期),美国陆军的一个军(含两个步兵师,一个机械化师)拥有坦克430辆,各种口径的火炮(包括坦克炮和高射炮)1500门,一个师拥有电台1600部(无线电通信可达排和班),汽车3800辆,中国入朝作战初期的6个军,没有一辆坦克,一个军(三个步兵师)总共只有36门山炮和步兵炮,一个师只有20部电台,没有汽车,营以下的通信联络主要靠徒步、军号、哨子及信号弹。尽管当时的指战员并不清楚以上的数字,但与美国武装的蒋介石军队长期作战,也知道在技术装备上双方远非一个数量级。部队中有些人就有点“畏美”情绪,担心战争打不赢。
  为了解答部队的思想问题,父亲按照上级的要求,在国内整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开始结合朝鲜战局的形势,对部队进行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使广大指战员认识到:同美军作战不只是为了朝鲜人民,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保卫已经取得的和平生活,“唇亡齿寒”,救邻就是自救,不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就没有和平安逸的生活。父亲还组织部队充分讨论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决心发扬人民军队敢打敢拼、善于近战夜战的特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指战员的战斗士气,树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入朝作战后,父亲特别注意发扬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优势,坚持把战时政治工作的核心始终放在加强党对战争的思想和政治领导上,还要求各级党委不仅要注意解决大的原则问题,而且要注意解决部队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把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入朝作战的每个战役,父亲都亲自撰写政治动员令,在第一次战役中,他以“打好出国第一仗”为口号,激发了指战员的战斗热情,首战告捷。在战略意义上取得最大一次胜利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以突然反击和大纵深的穿插迂回,造成了“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当电话机里传来第38军的英勇胜利时,父亲立即起草电稿通报表扬,彭德怀非常兴奋,在电报的结尾处加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这就是“万岁军”的由来。
  1951年1月,由父亲主持创办了《志愿军报》,使广大指战员能及时了解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示,更好地贯彻志愿军党委和领导机关的意图。彭德怀高兴地题写了报头。父亲在1月15日的创刊号第一版发表了《三战三捷》的文章。介绍了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的经过、战绩及重大意义,同时指出:在庆祝胜利时,不能骄傲,不能轻敌。《志愿军报》经过不断努力和改进,紧密结合部队思想和工作实际,总结和推广各部队的作战经验和工作经验,宣传功臣模范的英雄事迹,以及为部队提供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娱活动的材料,深受广大指战员的欢迎和支持,对发挥志愿军的政治优势、鼓舞部队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也得到了彭德怀和金日成的充分肯定。在抗美援朝一周年纪念时,父亲请他们题词,他们都欣然答应。彭德怀的题词是:“我军将越战越强,敌军将越战越弱。我军必胜,敌军必败。”金日成用精湛的中文写道:“巩固朝中人民的团结力量,争取抗美战争的最后胜利。”从此,《志愿军报》的威望更高了,作用更大了。
  6月,第五次战役结束,经过反复较量,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双方形成对峙局面,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为防御阶段确定了“采取持久的积极防御的方针”,入朝部队开始轮换,总部领导也有调整。在防御作战初期,战局相对稳定,战线相对稳固。1951年9月初,党中央来电,要志愿军派战斗英雄代表参加国庆观礼。彭德怀把从各部队选派代表的工作交给父亲负责,并说:“你参加了五个战役的全过程,对朝鲜战场和战斗英雄的情况,你都熟悉,这次国庆观礼团就由你当团长吧。”总部的其他领导也都赞成。
  9月26日,父亲带领98位志愿军战斗英雄组成的国庆观礼团,回国后乘火车赴北京,列车一进站,就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副主席陈叙通和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廖承志及首都各界代表的热烈欢迎。陈叙通迎候在火车门口,父亲刚下车,他就迎了上来:“欢迎你们!我代表首都人民欢迎我们最可爱的人的到来。”父亲向他敬军礼,感谢之词还未说完,就被欢喜欲狂的一群青年学生抬了起来,接着后面的代表也都被人们抬着拥着,来到北京车站广场。广场上聚集着3000多位各界代表,盛大的欢迎会开始,陈叙通致欢迎词,父亲致答词。欢迎盛会的场面极其热烈。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之时,全中国人民也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报名要求参军的适龄青年达2000多万人,而被选中的入伍者不足十分之一。当时在社会上,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像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都成为全国家喻户晓并争相学习的楷模,志愿军被全国人民称之为“最可爱的人”。这次归国代表团中的战斗英雄代表后来分路赴国内各处作报告,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和拥戴。抗美援朝时期,全国人民都动员起来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951年春开展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在新中国还满目疮痍,多数群众未解决温饱的情况下,全国人民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硬是一分一厘省下血汗钱,捐献给“最可爱的人”。仅一年时间,捐出5亿多元,按当时市价,可购买飞机3700架。抗美援朝,使中国人民在近代百年间因种种屈辱而受到压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重新迸发出来,近代一向受外国欺凌的中国,刚刚获得解放,就敢同世界头号强国较量,并战而胜之,这怎么能不令中国人民骄傲,令世界震惊。
  9月30日晚,中央人民政府在怀仁堂举行国庆宴会,父亲率志愿军战斗英雄国庆观礼团应邀参加。席间,父亲受观礼团的委托,端着酒杯向毛泽东敬酒。父亲激动地说:“我代表彭德怀司令员,代表志愿军全体指战员,敬祝毛主席节日愉快,身体健康!”毛泽东微笑着和父亲碰杯,说:“祝贺你们的胜利,为彭德怀同志、为在朝鲜前线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全体将士干杯!”这一难忘的场面,被新闻局的陈正青拍下来,刊登在国庆节那天的《人民日报》上。向主席敬酒后,父亲又向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了酒。
  10月1日,父亲率志愿军战斗英雄国庆观礼团来到了天安门观礼台,观看盛大的国庆典礼,先是阅兵式,后是分列式,再后是盛大的群众游行。父亲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日益强盛而深受鼓舞。党中央、毛主席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的一个标志,是一个对于世界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战略决策,既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也显示出爱国主义精神指导下保卫祖国的胆略和气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过去2万八国联军就能长驱进入北京,这次百万“十六国军”在境外便被打退,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场自卫战争。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也改变了整个国际战略格局。世界上不可一世的头号强国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再不敢轻视中国,也再不敢轻言与中国开战。
  10月23日,父亲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并被安排作了《坚决秉承祖国人民意志,一定要战胜敌人》的发言。11月3日,周恩来接见了父亲,与父亲做了亲切的交谈。之后,毛泽东又接见了父亲,要他转告彭德怀:中央对志愿军全体同志在志愿军党委和彭德怀同志领导下进行了整整一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很大胜利,表示欣慰。毛泽东强调说:目前,国内情况很好,全党和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支援你们,国际形势也有利于我们,只要志愿军全体同志继续努力,并和朝鲜同志始终团结一致,最后胜利是可以取得的。
  11月6日,父亲率志愿军战斗英雄国庆观礼团结束了在北京等地一个多月的活动,满载着祖国人民对志愿军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嘱托,重返朝鲜战场。
  
其他文献
我自信今生不会被官司缠身,我也不想去认识什么律师。认识严国亚,完全因为他是老爸的朋友,他的大头儿子又曾求学于我。   严国亚是个律师。律者,规则也。律师者,就是遵循一定规则行事的人。在常人眼中,律师又俨然是言谈的师者,为当事人出谋划策,出庭辩护,去诉说对方的一二三四。至于律师当庭自我批评,诉说自己的不是,在新闻界还从无所闻。律师者,律人也。这是我对律师的最初印象。  我带着任务去采访严国亚。我们曾
期刊
在一个有点燥热的清晨,推开窗户,轻轻地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看着面前满眼的绿和密密的枝叶,才发觉夏天已经来了。这自然画廊的经理已经取下墙上姹紫嫣红的春之图,重新换上了奔放热烈的夏日画卷,这新画更明艳,色彩更亮眼。画中的树更绿,风更柔,人也更轻盈洒脱,卸下了冬日的沉重和春寒的羁绊,连带着心也一起随风飞扬。  在春日里还含蓄稚嫩的树木,初夏时节已经渐显个性,它们或临水鉴照着自己的丰姿,或在风声中宣告自己
期刊
陈思和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中,对作为中文专业必修基础课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对象作了一个相对性的划分,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对象至少有三个层次:一是中文专业的专科生、非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和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学生;二是中文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三是全日制高校中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陈先生对这三类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也作了划分:第一个层次的教学对象以阅读优秀作品,了解
期刊
西医说人得病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食源性,就是吃出来的,第二个是医源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误诊的。世界卫生组织定了一个标准,允许30%的误诊率。就是10个人来瞧病,允许有3个人瞧错了,这就是医源性。举个例子:去年10月5日国庆节放假期间,我逛街看见一个献血车,我想好几年没献血了,该献血了,我去献血。一验血,验出我是A型血,我说不对呀,因为我以前献过两次血,两次化验都是B型血,这次怎么成了A型血,这绝对
期刊
一    秋天的祁连山,阳光清澈如水,长风软柔似绵。钢蓝色的峰峦顶着皑皑积雪,显得巍峨而雄壮。一望无际的哈拉莫敦牧野,天低云暗,芳草萋萋。微黄的牧草在长风的抚摸下飒飒作响,一浪接着一浪涌向天际,涌向那一抹淡蓝色地平线,羊群像撒落在天空的星星,镶嵌在风吹草低的原野。   一位年轻的裕固族女人在自己的帐房前,一边捻着羊毛线,一边轻声吟唱古老的尧熬尔长调。丈夫骑着马在原野深处放牧。在阳光的沐浴下,女人手
期刊
火红的日子在十月诞生  十月在枪林弹雨中成人  血脉里涌流一腔  崇高的信仰  让华夏民族的目光  向往一个黎明的航程    十月使人思念  思念像生食的橄榄  有苦有涩  也有回味的甘甜    十月如一盘向日葵  为祖国的山河增色添美  眉毛黄灿灿  眼睛光闪闪  胜过钢铁力无穷  绕着太阳永向前    十月是成熟的十月  一群硬汉有一副铁肩  担着民族的重任  踏着不破的广袤黄土  茁壮出传世
期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些作家、评论家、文学刊物、媒体副刊,以不同的方式对新中国60年文学作出评价。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新中国60年文学,还60年文学的本来面目,在文学界取得共识,该是文学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时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在评价60年文学时,有两种倾向是必须反对和防止的:一种是全盘肯定60年文学的倾向。因为是国家60大庆,于是便对60年文学只讲好话,只唱颂歌,而对60年文学走过的曲折
期刊
天才的美学怪杰尼采(FriedrichNietzche)在《快乐的科学》里说,一棵巨树要昂首于天宇,就需要恶劣气候,需要暴风雨;一位最优秀、最有成效之士的生平,也需要不善、对抗、暴虐,需要仇恨嫉妒、顽梗疑惑、严酷贪婪。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论调。然而,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以客观公允的目光审视此语,却发现它道出了生活的某些真理,诚不为欺。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真正的艺术,往往产生于痛苦的夹缝中;只
期刊
1981年3月,苏州作家陆文夫到北京政协礼堂参加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颁奖典礼时,我正在苏北的乡下等待高考预考的成绩通知单。这一年,陆文夫的小说《小贩世家》获奖。几个月以后,我带着一只新油漆的木箱和一床新被褥,辗转到县城,挤上长途汽车到苏州念大学。在车子颠簸到苏州城北时,我看到了远处斜着的虎丘塔。当时我对苏州文化的了解,仅止于园林、刺绣、评弹和唐伯虎等常识,因为爱读小说,知道这座城市现在有个写小说的陆文
期刊
慧眼识雷锋    1954年4月15日,父亲离开开城回国,中央军委任命他为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3月东北军区改为沈阳军区,父亲被任命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此时,沈阳军区受领了国防部下达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的任务,父亲担任演习部队政治委员,演练在使用原子、化学武器条件下集团军、军两级海岸防御作战的政治工作。演习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当中,1955年军队实行军衔制,9月27日国务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