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第一份工作,而非第一份薪水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振耀从惠普退休之时,其一篇关于工作与生活的帖子火遍了网络。帖子朴素真实,更重要的是,孙振耀在惠普2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换了10个职位、与19位不同的老板共事,经历过7次重大的组织变革,以及全球及中国IT市场的大起大落。这样一个经历丰富、高居要职之人朴素且真实的表达,却也成了一种说服力。
  在这个无论是待业、就业还是升职都面临不确定的2009年的职场,再读孙振耀的朴素但真实的“金玉良言”,或者能为我们的苦闷、焦虑找到一个出口。
  
  一份工作和一份好工作
  
  “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位看着你简历的面试官就皱眉头。”
  真的是工作不好找吗?还是你太挑剔?估计这样的话一说出口,就会被“呸”来的600万口口水淹死那究竟为什么偏偏是“你”找不到工作,而且又偏偏是你找不到“好工作”呢?孙振耀会这样说找工作:
  我总觉得,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想要什么。多数人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和一份不错的薪水。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位面试官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然后只能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哀叹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时,只能去网上发泄一把,在失败者的共鸣当中寻求一点心理平衡。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我也是,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一般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亦然。往往紧急的事情给人的压力比较大,迫使人们去赶紧做,相对来说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以压力为导向的,结果就是永远到处救火,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如果今天你们还是因为急于要找一份工作而不去思考。那么或许将来要继续承受痛苦找工作的结果。
  海归、高学历、在世界500强的公司里拿高薪水,这大约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问题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做这个梦,好的职位却只有500个。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而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好吧。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说它是最好的?即使它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我想,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规模大小、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否则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第一份薪水
  “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常常听朋友抱怨老板很“资本家”、很黑很恶毒,薪水少得可怜。是啊,谁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奉献呢?都要面临生存与生活,能不在意薪水吗?孙振耀会这样说第一份薪水:
  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如果等你成了40多岁的经理人。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你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薪水不高的、精明强干、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为什么还要用你?
  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大多数人都会骄傲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他们会认为之所以不能再进一步已经不是自己的原因了。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决赛,就看谁的失误少。
  
  关于选择
  “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再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可能对于目前600万名要找工作的毕业生来说,被“选择”困住也是幸福的但是,如果真让你选择的时候,你还会如此称颂幸福吗?孙振耀会这样说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每天都在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你永远都有选择。大多数时候选择客观条件并不要紧,大多数关于客观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要紧的是选择怎么做。一个大学生毕业了,他要去微软也好,他要卖猪肉也好。他要创业也好,他要做游戏代练也好,只要不犯法、不害人,都没有什么关系,要紧的是,选择了以后,怎么把事情做好。
  除了这些,你还可以选择时间和环境,比如,你可以选择把这辈子最大的困难放在最有体力最有精力的时候,吃点儿苦,好让自己脆弱的时候活得从容一些。
  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
  职业的选择,总的来说,无非就是销售、市场、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财务、技术、管理等几个大类,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财务出身,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因为销售就是一门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而管理其实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这两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东西,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别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而财务则是从数字的层面了解生意的本质,从宏观上看待生意的本质,对于一个生意是否挣钱、是否可以正常运作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我并非鼓吹大家都去做销售 或者财务,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你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关系。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再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有些人就喜欢下班按时回家,看看书、听听音乐,那也挺好,但就不适合找个销售的工作了。有些人喜欢成为一群人的中心。如果选择做财务工作。大概也干不久。因为一般老板不喜欢财务太积极,也不喜欢财务话太多。
  
  跳槽
  “很多时候的跳槽是因为觉得失去兴趣了。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比赛了。其实这个时候比赛才刚刚开始。”
  你可以说你是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而跳槽。但下一个一定更适合你吗?也许你会反问,你怎么就知道下个不是最适合的?那么,就跳一跳、试一试?特别在当下这个不确定的时候,你敢吗?孙振耀会这样说跳槽:
  如果我们用世俗的方式看跳槽的话,我觉得换19次老板等于换19次工作一样,换了这么多职位也是像换了很多公司一样。人在职场上,如果没有机会去比较在同一个时间点其他的工作情况,你很难客观地看待自己目前时间点的工作,所以你要思考你有没有第二个机会存在。如果比较后你发现,外面的机会的确比现在的机会还要好,那我觉得你就应该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你如果不选择那个机会,你肯定影响了对现在这份工作的热情。所以每个人在任何时间点都要思考,我有没有第二个机会。然后把两个做一个比较,希望我们用一个更客观更理性的方式看待我们自己的发展。
  我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要跳槽肯定是有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发生了,躲是躲不开的,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你必须相信,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换个环境你都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我非常不赞成在一个行业不超过3年就换,基本上,35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资本靠打拼,35岁以生存的资本靠的就是积累,这种积累包括人际关系、经验、人脉、口碑……如果常常更换行业,代表几年的积累付之东流,一切从头开始,如果换了两次行业,35岁的时候大概只有5年以下的积累。而一个没有换过行业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积累,谁会占优势?一份工作到两三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变成熟手,这个时候往往会陷入不断的重复。有很多人会觉得厌倦。很多时候的跳槽是因为觉得失去兴趣了,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比赛了。其实这个时候比赛才刚刚开始,工作两三年的人,无论是客户关系、人脉和领导的关系、在业内的名气……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时候,还是要拿出前两年的干劲来,稳扎稳打,积累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生活中有阳光和黑暗,若我们“太傻太天真”,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我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最真实的职场环境中的“险恶”部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至少要了解这些职场“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成长道路上摔跤的机会,才能让工作的财产增值。  《丁约翰的打拼》里虽然写了许多负面的案例,但我的目的绝不是教人学坏。我们体验黑暗,是因为我们憧憬光明。下面我试图从招聘陷阱、入职陷阱、成长陷阱和离职陷阱来说说职场
期刊
我们投资股市,是希望资本增值赚大钱,这种心情和我们投资工作是一个道理,没有人投资工作是为了降职减薪。So,当我们谈论“工作投资增值术”的时候应该想到些什么?商业观察家陆新之《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的作者绝望沧海《思科9年》的作者老晖、《浮沉》作者崔曼莉,将给你答案。    STAFFERS:在2009年要如何对“工作财产”进行增值?  崔曼莉:要看能不能维持现有的职位,或者谋得更好的职位,如果在二
期刊
以危机为名义的调整,非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人对其文化和执行力丧失了信心。    目前与一群老同学吃饭叙旧,席间有位老兄情绪有些低迷,细聊后方得知他所在公司不久前经历了很大的调整和裁员。虽然没有裁到老同学自己头上,但他所带领的部门受到冲击颇大,减员将近三分之一。眼看不得不送走一个个朝夕相处的下属和同事,作为性情中人的他,免不了感伤唏嘘一番。更让他不舒服的是,其实公司的经营情况还不错,业务没有
期刊
一个好的创意人不应该仅仅把时间花在对牢电脑做设计上,一个好的创意人应该是一个制作人(Producer),他能发现一个好点子,找出好素材,知道找谁来合作,还能控制流程,激励人员,达成目标,甚至做预算。    创意人员不能只是做创意就可以了,还要成为制作人,为什么呢?  首先,因为你永远要与不同的人合作,固然有的创意人员喜欢亲历亲为,但是你总是要和印刷厂、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文案、摄影师、插画师等等打
期刊
世界上的面试只有两种,一种是被面试,一种是面试别人。第一种面试留下的都是惊险出汗的记忆,就不在此一一叙述。    至于第二种面试,是我最近几年经常需要做、也是感受最多的一件事。抛开专业笔试和业务知识不说,基本可以分成这样几类。一类是大忽悠型,这类人常常西服革履,耳麦的蓝光一闪一闪,有问必答,气贯长虹,铿锵有力,业内业外的无所不知。最神的一个甚至会看正在日渐“老迈”的80后风水,从我们报社的门朝哪儿
期刊
机会来的时候能做到“清等一会”的人,多半都有比较好的结果。    这些日子以来,“裁员”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血雨腥风”确实让我有些崩溃。这让我想起了猎头行业的一些往事:2006年时某著名手机生产商S的某国研发部被同行O收购前进行了调整。我朋友Susan刚好在S的手机客户端研发部当Leader。当时,S公司首先砍掉了收购之后不会保留的部门,留下的员工则计划到O公司上班,S公司给留下的人两种选择
期刊
我和对面的Eva坐在新落成的北京柏悦酒店66层的“北京亮”餐吧。Eva捧着圆圆的瓷杯,轻啜着热气腾腾的卡布奇诺,时而远眺车水马龙的东西长安街,时而俯瞰对面的国贸大厦楼顶,完全一副沉醉的样子。Eva说:“我下周去泰国。”“啊?那儿现在那么乱你还敢去出差?”“谁出差呀,岛上过圣诞节去。”  哦,我实在难以将她与10年前的平凡女子联系起来。那时的Eva除了英文好、语言能力强,真的没有太多的优势,长相也是
期刊
容易受伤的人
期刊
好筹码不必重千斤,只要掌握四个重要条件:对方的欲求(“想要”)、我的周旋空间(“退路”)、充裕的“时机”和“信息”,就能撬松对方紧闭的大口。    筹码中最重要的,是“拥有对方所想要的东西”。不管是金钱、物质、某项技能、专业,或什么行为,甚至人脉,只要对方想要这东西,而只有我们能够提供,我们就有谈判筹码。  这里带出几个环环相扣的权力概念:首先我们必须要“有”这些东西,第二是对方必须“相信”我真的
期刊
现在,你可能不但有外国老板,还有外国下属,和职场中外国人相处的方式是越来越难了。刚刚进入外企的年轻人,要想有发展,一定要培养自己中西合璧的优势。    若说和外国同事打交道,我有丰富的经验。  6年前,我刚来到上海做传立总经理时,高层管理团队只有三位英国人、一位美国人,加上一位香港人和来自台湾的我,六个人中,外国人占了一多半。现在呢,虽然高层管理团队发展到十二人,但是其中外国人的总数还是没有变: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