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319和CD269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分型及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ha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D319和CD269在多发性骨髓瘤(MM)浆细胞中的表达,以及采用CD319替代CD38作为免疫分型和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设门抗原的可行性。方法:使用8色流式细胞仪,CD38/CD138设门检测387例次MM患者骨髓单克隆性浆细胞中CD319和CD269抗原的表达水平,分析抗原表达的稳定性,并比较CD319/CD138和CD38/CD138不同的设门策略对浆细胞比例定量的敏感性及相关性。对照组为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53例。结果:387例次MM患者中303例次可检测到单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α1-Ⅺ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1A1)突变对胃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中包含体细胞突变数据和随访信息(包括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生存结局)的408例胃癌样本进行COL11A1突变的单因素生存分析以及其与肿瘤突变负荷(TMB)相关性的Wilcoxon秩和检验。其中包含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特征的381例样本用于多因素Cox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CIBERSORT算法用于评估COL11A1突变型和野生型样本之间肿
目的:研究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治疗前血尿酸(sUA)水平在其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本中心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NDMM患者资料,将初始治疗采用以硼替佐米为基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围术期管理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循证组(n=40)和常规组(n=40),均行腹腔镜TEP治疗。常规组接受常规围术期管理,循证组接受基于循证证据的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围术期管理满意度,对比两组围术期管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l
目的:探讨维生素D3对肿瘤细胞培养液介导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BALB/c小鼠外周血血小板,采用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培养液培养血小板24 h进行活化。将血小板分为7组:对照组、活化组、1 nmol/L维生素D3组、10 nmol/L维生素D3组、50 nmol/L维生素D3组、100 nmol/L维生素D3组、阳性药物(0.1μmol/L依替巴肽)组。CCK-8法检测24、48、72 h血小板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24、48、72 h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1和CD62p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脏及脾血管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患者(门静脉高压组)及同期行脾切除的外伤脾破裂患者(对照组)手术切除的脾静脉及脾脏标本,比较免疫组化方法染色脾静脉及脾脏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门静脉高压组脾静脉壁VEGF染色更深,阳性细胞数更多,染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68±1.45 vs 1.56±0.73,P<0.01),门静脉高压组脾脏组织VEGF染色更深,阳性细胞
目的:对广西地区8例类孟买血型个体进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背景分析。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研究标本进行血型鉴定,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包括以PCR-SSP方法进行ABO基因分型和测序,对决定H抗原表达的FUT1基因进行分析。结果:8例类孟买血型中,4例为Bmh,4例为Amh。FUT1基因测序结果显示,6例为h3h3突变[c.658C>T(p.Arg220Cys)突变纯合子],1例为h832<
目的:通过对类同种自身抗体(简称类抗体)的产生原因、抗体特异性、输血策略和输注效果的分析及国内外抗体分布情况的文献回顾,全面了解类抗体患者的特性。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申请用血,经抗体鉴定或吸收放散实验确定为类抗体的患者23例,分析其类抗体的产生原因、抗体特异性、输血策略和输血效果。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类抗体相关文章归纳整理,分析其抗体分布情况。结果:23例类抗体患者均为Rh血型系统抗体,其中类Ce抗体最多见(34.8%),其次为类e抗体(26.1%)、类D抗体(21.7%)、类C抗体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浆sST2/Reg3α蛋白动态变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allo-HSCT的患儿29例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移植后14 d和28 d外周血标本,使用Luminex方法检测血浆sST2/Reg3α蛋白浓度。结果:29例患儿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53(29-117)个月。接受移植后0-I度aGVHD 18例,II-IV度aGVHD11例;皮肤aGVHD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突变合并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学表型之间的差异。方法:通过筛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α-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测结果,获取基因突变合并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并回顾性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液学表型之间的差异。结果:通过筛选24 054例α-地中海贫血检测的结果,共得基因突变合并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96例(发病率为0.42%),其中非缺失型Hb H病(αTα/--SEA)患者79例,轻型α—地中海贫血(α Tα/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小儿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情况,为本地区地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泉州地区疑似地贫患儿1 302例,采用跨越断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