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是历史课宝贵的资源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精神是涵括人的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精神,表现为人对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核心是进行人性教育,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概而言之既是涵养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社会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历史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科学时代人必备的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需要让学生在感悟中变得成熟、丰富、热情、善良、富有情感和人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的使命。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思指出:“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塑造一种文明、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合理构建人文性历史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一、将历史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
  历史知识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载体,它本身便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民族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孙中山临终不忘“同志们仍须努力”的嘱托;像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像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或是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或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是后人享用不尽的巨大精神财富。品味历史知识,让学生感受悲壮与崇高,体会自豪与自尊,屈辱与责任。历史教学就是要让人格教育、人文精神贯穿历史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过程始终,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让他们认同,最终内化为他们人格构成的有益成分。
  二、借情境体验并丰富情感
  历史原本是有生命的。我便用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生动典型的图片和资料,创设出有生命的历史情境,这种情境是丰富学生情感的好去处。“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也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历史给了我们宣泄情感、升华体验、深化认识的处所”。
  如教学《戊戌变法》一节,我播放相关片段: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法令,下令搜捕维新派,在黑云压顶之际,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梁出逃,谭嗣同也完全有条件出逃保命,而他却放弃了逃命的机会。在学生观赏影视后,我设置如下问题:就义前,他写下的悲壮话语应怎样理解?表现了什么精神?六君子为救国救民人头落地,而围观者却大多麻木不仁,说明了什么?戊戊变法的失败又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挽救民族的危亡?我通过对戊戌六君子的情感世界的展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一种心灵体验的过程,掌握爱憎分明、善恶有别的情感判断尺度,学会欣赏美、爱护美,懂得关心别人、关心社会。
  三、学会评价,培养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对历史情境进行分析和判断。教学《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节,学生对课本中的一些人物如曹操、诸葛亮、刘备等更熟悉,我让学生说出对这些人物的印象,学生都畅所欲言,但是他们所说的人物都是从电视剧或小说中看到的,都与历史有很大的背离之处。我让他们带着这些想法去阅读学习文本,并找出课文中所讲的与原来的印象的不同的内容,告诉学生这就是艺术作品和历史的区别。指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明确历史人物的社会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通过反复进行分析和判断,学生内心的感动与历史的血脉连接在一起,历史的人文精神便一丝丝地渗入到他们的血脉中,进而成为他们人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活动中培养情怀
  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从“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孙中山,从周恩来到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他们面对威胁毫不退缩,面对利诱毫不动心,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令每一个炎黄子孙自豪,值得每一位华夏儿女深深地爱。
  我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历史故事会、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观看历史影片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历史是一条河,从野蛮流向文明海洋的河,养育了人类,进化了人类,文明了人类;我们所教的应是“有思想”的历史、“有情感”的历史、“有生活”的历史。只有我们的课堂与思想、情感和生活相交汇与融合,学生才能通过我们的教学真切地体验和感悟历史,亲自参与、主动探究、思考回味,以张扬个性,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节,构筑富有个性的人格。
  (作者单位:广东南雄市水口中学)
  (责任编校:兰心)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去除污染物的效能和机理。实践证明该工艺在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污染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施工企业在当前这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发展起来,就必须特别注重自己的经营活动.从思
在重点区域对超前预报预知信号机械室内设备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出现信号设备温度异常时,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产生火灾时给信号微机监测维护系统及维护人员提供及时的预报
【本刊讯记者米海强报道】千人千梦,梦圆中国,让艺术温暖人心,《黄河之声》万里艺术行活动进行中。《黄河之声》实践艺术梦想,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具有鲜明的道德主义特征,这对现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生于1976年,莫斯科市。1991-1994年,莫斯科建筑艺术学院油画雕塑系;1995-1996年,俄罗斯贵族电影艺术学院;1997-2000年,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艺术绘画系;
期刊
法国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自1861年起,一年一度令所有书画家神往的大型画展,现今已吸收有中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参与,成为世界性的在展会。我国画坛泰斗徐悲鸿、张大干、吴
本文分析了国内装饰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装饰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措施,以促进装饰企业的加速发展.
本文针对目前水厂自控系统建设中存在的数据库设计问题,从数据库系统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社会主义的兴起是20世纪时代潮流的主流,邓小平理论应用时代潮流而生,比较系统地科学回答了时代向社会主义提出的一系列复杂课题。其产生和飞跃的每一步都与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