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对偶运用初探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lovey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中“单对”独当一面,说明对偶运用处于初始阶段,但已有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趋势。“正对”占半壁江山,“反对”也较多,说明对偶运用大多表示相近的语意,同时也倾向于从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揭示事理。从字数看,对偶以4字对为主。因为4字对简短有力,同时受到《诗经》的影响。对偶的运用达到了整齐匀称、音律、谐和对比鮮明的效果。《论语》中的对偶是“自然成对”。
  关键词:《论语》 对偶 类型 自然成对
  《论语》是儒家代表性的典籍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也是先秦汉语史时期代表性的语料之一[1]。孔子云“辞达而已矣”(《论语》15.41①),似乎孔子不重视语言的修辞润色,然而通过考察《论语》中的修辞格,我们发现修辞格的运用,书中几乎处处有之,尤其是运用对偶特别多。查阅文献,发现前人研究仅是罗列例句,仅有两人作数据统计②,但其统计均不够全面,也没有数据分析。故本文对《论语》中的对偶进行了彻底的统计和分析,愿有益于《论语》的语言风格分析和修辞格史的研究。
  一、对偶定义
  对偶的定义经历了一个由粗疏到严密的过程。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为学界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2]。书中把“对偶”列为“章句上的辞格”,认为“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成对排列成功的,都叫对偶修辞”[2](P162)。陈先生仅从字数、句法(即语法结构)等形式上给了定义,没有说明形成对偶的两句的语意关系,且将对偶的短语排除在外。王希杰先生把“对偶”归为“均衡”类的辞格,认为“对偶,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者近似、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衬的意思”[3](P252)。王先生也主要是从语法结构、音节数(即字数)等形式上下定义,但进一步在对偶句的语意关系上做了说明,可惜同样将对偶的短语排除在外。谭学纯、濮侃、沈孟璎主编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一书,对对偶所下的定义就相对严密了。书中将对偶定义为“使用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表达相关或相反语意的一种修辞方式”[4](P47)。既从形式上作了规定,又对语意作了说明,更将短语包括在内。一对句子可以构成对偶,一对短语如“察言而观色”(12.23)也可以构成对偶。
  此外,《论语》中引用的对偶,如引自《诗经》的“深则厉,浅则揭”(14.39),本文不予算作《论语》中的对偶。
  二、运用对偶类型
  根据上述定义和书中所举范例,本文逐词逐句分析,在《论语》全文中共找到168③处对偶。对偶有多种分类标准,包括格律严宽、上下句的语意关系和形式特征等④。《论语》中对偶句不存在格律,也就无法从格律严宽来分类。因此,根据对偶句的形式特征,将《论语》中对偶分为单对、偶对2种。根据上下句的语义关系,《论语》中对偶可以分为正对、反对、串对3种。下面就相应类型举例分析。
  (一)按形式分
  1.单对
  单对是“两个句子或短语组成一对一的对偶”[1](P49),为最常用的对偶的形式。《论语》中有159处,占绝对优势。如: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6)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1.14)
  (3)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4)
  2.偶对
  偶对也叫隔句对,“由四个句子或短语交错相对,即第一个对第三个,第二个对第四个句子相对”[1](P49)。《论语》中有9处。如:
  (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
  (5)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6.26)
  (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8.4)
  (二)按语义分
  1.正对
  正对是指“对偶的出句和对句表达相近的语义,两句相互补充,从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个事物、描述同一种景物。”[1](P48)《论语》中有98处,占大部分。如: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4)
  (8)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
  (9)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4.2)
  2.反对
  反对是指“对偶的出句和对句中使用语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或者两句从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来揭示事理。”[1](P49)《论语》中有54处。如: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4)
  (11)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3.17)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5.10)
  3.串对
  串对是指“上下句的语意具有承接、转折、递进、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又称流水对。”[1](P49)《论语》中有16处,较少。如: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11)(承接关系)
  (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8.14)(假设关系)
  (15)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13.3)(递进关系)
  (三)与其他修辞格的组合运用
  《论语》中有少量兼用其他修辞格的对偶句。两种辞格的组合运用,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语句的表达效果。
  1.与顶真兼用(2处)
  (16)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6.24)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6.20)
  2.与比喻兼用(5处)   (18)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9.22)(借喻)
  (19)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12.19)(暗喻)
  (20)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15.7)(明喻,主语省略)
  3.与回环兼用(3处)
  (21)文犹质也,质犹文也。(12.8)
  (22)父为子隐,子为父隐。(13.18)
  (2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19.13)
  三、运用对偶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受何凌风先生⑤启发,本文亦将相关数据作成表格,便于分析《论语》中的对偶现象(何先生在其文章中将《左传》与《尚书》等书比较。宥于学识水平,本文不作历时比较研究,只作《论语》一书的研究)。
  如表1所示,《论语》中的对偶,在形式特征方面,“单对”几乎独当一面。这说明《论语》中的对偶运用还处于初始阶段,没有复杂的当句对、互文对和假借对等,但偶对也有运用,说明已有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趋势。
  在上下句语意关系方面,“正对”占有半壁江山,“反对”也较多,“串对”略少。这说明《论语》中的对偶大多表达相近的语意,即从两个方面描述同一事物;同时也比较倾向于使用相反或相对的词语,从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揭示事理。这表明,至少在孔子的时代,人们已经具有辩证思维,已经能从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阐述事物。
  如表2所示,《论语》中的对偶集中在2字对和6字对之间,尤其以4字对为主。之所以以4字对为主,本文认为原因有二:一是4字对简短有力,说者易诵,听者易记易懂;二是受《诗经》的影响。《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诗经》,师生的对话中也多次引用《诗经》,这说明孔子及其弟子对《诗经》非常熟悉,而《诗经》中的诗句以四字句为主,因此无形之中,他们就受到了影响——运用对偶多用4字对。同时,这种对偶的运用处于自发状态,故比较自由而不严格,加之多用于口语,故会在4字对上下浮动,偶尔也出现长字对。
  四、运用对偶效果分析
  “对偶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匀称、音律和谐。”[1](P48)而“反对”的运用,更使表达凝练,对比鲜明,令人听后印象深刻。
  (一)整齐匀称,给人美感
  (2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4.2)
  (25)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9.22)
  (26)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14.36)
  这三个例句,字数上,或六字相对或八字相对;结构上,或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或动词谓语句对动词谓语句,或名词谓语句对名词谓语句⑥。形成对偶的短语或句子,无论字数还是结构,都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
  (二)音律和谐,易于诵读记忆
  (27)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
  (28)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
  (2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8.4)
  《论语》中的对偶运用尚处在初始阶段,没有后来诗歌那种严格的平仄相对。但对偶句中运用相同的结构,甚至运用相同字眼,也能起到一定的音律和谐的作用。这三个例句就是如此,它们读来琅琅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因此,这些句子当初能被记录下来,跟对偶的运用有一定的关系。
  (三)表达凝练,对比鲜明
  (3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4)
  (3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3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3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3.26)
  (34)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21)
  《论语》中常把君子和小人作对比,所选例句即是其中一部分。这些句子读来,立马就能感受到君子、小人截然不同的形象——君子崇尚道义、坚持己见、舒泰和气、严于律己,小人钻营私利、盲从附和、傲慢急躁、苛求别人。这是语意上的。在形式上,例(30)、(31)、(32)中,上下句用字和谓语结构(A而不B)一致,仅改换两个字的前后顺序,就达到了鲜明的对比效果,不可不谓凝练。对比如此鲜明,表达如此凝练,让人立刻就能记住这些语句,同时也起到很好的教化引导作用——让人向往高风亮节的君子,厌弃蝇营狗苟的小人。
  五、结语
  《论语》二十篇,平均每篇运用对偶8.4处,不可谓不多。《论语》中对偶几乎都是话语中的(157处,占93.45%),虽然话语是用文字记录的,但应该保留了一定的口语原貌。这说明在孔子时代,孔子及其弟子在口语中已经较多地运用对偶修辞。但其对偶句绝大多数都有重复字(152处,占90.48%),少有一字不重的(16处,仅占9.52%)。这一方面说明口语比较自由,另一方面也说明《论语》中的对偶运用是自发的、初始的,这也恰是其特点所在——不事雕琢而显得纯朴自然,亦即刘勰所说的“自然成对”“岂营丽辞,率然对尔”[5](P384)。相比于后来骈文、诗词为求华丽而刻意运用对偶,《论语》中的“自然成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注释:
  ①本文所举例句的篇章数和句读,俱依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第3版)。
  ②张志清.《论语》修辞格探析[D].开封: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丁桃源.《论语》修辞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③虽尽力搜罗,但难免有遗漏或跟大家理解不同的地方。
  ④详见《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48-55页。
  ⑤何凌风.《左传》对偶艺术之实证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4-37.
  ⑥术语皆取自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
  参考文献:
  [1]程湘清.汉语史断代专书研究方法论[J].汉字文化,1991,(2):34.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谭学纯,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5]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其他文献
家电下乡作为扩大内需的政策之一,从2007年12月在全国14个省(市)开始试点,并从2009年2月在全国推开。近一年来的实践表明,苏州的家电下乡工作做到了实施及时、宣传到位、服务周到
本文就大学章程中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高校党的领导、校党委领导职责、校长负责制、学术评议和决策、监督运行等方面,谈几点初步设想。党政分开,目的是通过党的建设加强党的
本文在电动力学的范围内,对该“毕奥-沙伐尔定律”成立的条件、与安培环路定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考虑位移电流后毕-沙定律的形式、实质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系统梳理文献构建中国学术职业资历惩罚(NRS)的基础假设,采用针对中国11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职业调查数据库,以教师流动特征作为NRS解释的关键变量,对流动次数、流动类型两类流
眼晶体剂量限值的降低,引起了人们对眼晶体剂量监测、评价和防护的关注。通过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工作,本文从蒙卡计算、基于人体模型或临床实践的实验测量深入调查了铅眼镜的防
2011年2月24~25日,江苏省农业生产资料推广应用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暨首届年会召开。省农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爱国名誉会长,省农委巡视员王明祥会长。张玉庆、李百炎常务副会
盐城市积极策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的思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致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着
近年来,启东把建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至2009年6月底,全市已建立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233家。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改变农业的生产格剧,促进了农业规模
对我国和美国核电厂流出物的监测和排放管理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我国在法规标准方面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之处,提出参考借鉴美国的经验对我国核电厂流出物监测和排放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的建议。
7月13—14日,农发行江苏省分行上半年二级分行行长汇报会在徐州召开。会议由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石晶莹(上图中)主持,省分行党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二级分行行长、省行各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