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破坏了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傳统的排水管网工程以不能满足城市快速排水的要求,导致城市内涝、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行业内开始探索多重效益的雨水处理与利用措施,以满足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的需求,特别是2014年10月住建部推出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带动了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城市开发建设中广泛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1、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1)海绵城市即防雨防洪又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海绵城市建设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利用其海绵效应有效的改善城市的排水。从而优化城市设施体系,解決居民因水带来的困扰。在保证防雨防洪的同时还可回收利用丰富的雨水资源,从给排水的角度来看,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从根本上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亦能够通过对雨水的回收。以上所述就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原因。
  (2)海绵城市建设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解决排水与交通的问题,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近些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城市建设的重点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介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对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我国也已出台许多关于改善环境的配套政策,在这其中就包含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对其的重视程度。
  2、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2.1城市道路建设总体规划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保护河流、绿化、树木等自然原生态环境。所以,在城市道路建设的前期阶段,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结合城市已有的地理环境,在尽量不破坏原有道路排水系统的基础上,绕过天然河流和湖泊规划道路的建设路线,合理规划道路建设的空间布局,通过道路建设天然绿化带、人行道等完成对雨水的滞留、渗透、净化,实现道路低影响的建设目标。
  2.2城市路面设计
  常规的城市道路排水建设是将车行道倾斜1.5%~2%,使雨水靠重力自由进入排水口,其绿化带的建造略高于车行道,促进路面积水的排放。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建设,利用建设路面的高低差异,使路面积水直接利用路面坡度进入低路面。在绿化带下方设置排水管,降雨时,雨水先满足对绿化带土壤的水源供给,当土壤湿度达到饱和后,剩余径流雨水通过排水管排放。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在排水管中安装渗透装置,雨水可以通过渗透装置进入地层深处,从而补充地下水。
  2.3城市道路结构层次设计
  根据最新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城市道路表面积水可通过3种形式排放:道路表面的路面积水借助路面间隙渗透排出;路面积水通过路面进入道路基质层,通过排水盲管将积水排出;路面积水直接进入道路基土层排放。前2种方式能明显降低道路表面径流系数,达到了排水标准,但未完成路面的渗透、滞留和蓄积净化的作用。“海绵城市”建设规范中明确要求道路基层土壤的渗透系数不得小于7×10-5cm/s,因此,对于车流量大、负载高的道路,无法完成积水渗透。常规的人行道路建设采用的道路建设材料是预制混凝土进而花岗石等,“海绵城市”道路建设利用新型透水材料铺装,以降低城市地表热量的散发,透水、透气性强,对于生态保护有明显的作用。该理念下,道路的渗水系数通常大于等于1.0×10-3mm/s,透水层与地下水表层的距离在1m以上。
  2.4道路与城市绿地衔接设计
  当城市道路周边有城市绿地时,可通过绿地的调节、渗透、净化和储存作用,来对城市道路径流进行分流。适用于绿地的LID源头渗透技术设施有生物滞留带、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适用于LID中途技术设施有渗渠、调节塘、植草沟等,LID末端存储技术设施有湿塘、雨水湿地。对于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城市道路与城市绿地设施衔接方式。
  (1)对于暴雨、洪涝多发地区,地面径流量超出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时,可优先考虑雨水储存和调节的技术。当雨水排入调节塘分流后,可削减峰值流量,并在其中进行沉淀、过滤,经初步处理后流入湿塘或雨水湿地中,经沉淀、过滤、净化后就地储存,如果其储存容量不够,则会排入下一个末端技术设施;(2)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地区,雨水排入城市绿地内时,可优先考虑对雨水进行储存和处理并利用,道路雨水经排水管进入雨水湿地或湿塘中,净化处理后储存起来,达到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目标;(3)对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考虑雨水截污净化、渗透等技术设施,排入城市绿地内,以达到削减径流洪峰和控制径流污染的目的。道路径流通过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截污净化雨水,或通过下沉式绿地、渗透塘下渗排水,以达到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的效果;(4)对于径流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可重点考虑控制径流污染这一处理效果,选用雨水花园、湿式植草沟和植被缓冲带等雨水截污净化设施后,排入城市绿地内,这些处理方法截污净化效果显著;(5)对于水生态敏感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为尽可能地减小场地开发对水文环境的破坏,可根据具体的汇水区块,选用相应的LID设施。
  2.5道路与城市水系衔接设计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最终会排入城市水系,城市水系在城市防洪防涝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道路与城市水系中的LID设施衔接时,雨水管网中的雨水经湿地和湿塘等的沉淀、过滤、净化后,最终排入城市水系,部分路面径流经植被缓冲带的下渗、净化后,流入城市水系。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加强对道路雨水径流的截留和利用,不仅能够缓解城市道路排水压力,降低城市内涝发生几率,还能够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结语:
  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建设,对我国未来城市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这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给排水与市政道路的问题。目前我国所现有的传统的基础设施,从以上两点上来说已经无法得到满足现有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海绵城市结合了当下的实际情况与先进的理念,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找到了出路。对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体等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完美的结合了各个方面及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基于城市的海绵城规划与战略也必将得到大力的发展。到时今天困扰城市居民的这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也将得到根治,城市的环境也会变得越发美好。
其他文献
碳纤维是纤维材料的一种,其化学成份中碳元素超过了90%,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得以商业化运用,开始逐渐应用于工业领域和航天领域,该材料强度较高,属于高模量,近年来,随着需求量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课在正式实施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即经历了两次课程名称的改变和四次教
期刊
【摘要】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往往造成逢雨必涝。在市政道路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保障路边排水性能的同时保障地下储水性能的稳定。既解决排水,又满足雨水储存。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海绵城市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施工质量控制  目前各城市建设部门,设计、施工单位在积极
20 0 4年日本经济持续回升。这一回升进程是多种积极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其中主要是消费需求开始恢复 ,设备投资显著扩大 ,出口贸易快速增长 ,金融运行渐趋稳定及通货紧缩有
伴随中国市场经济机制变革的持续加深,怎样系统化的分析公司管理者的激励形式,作出有效阐述,为当前我国迈入攻坚时期的重要任务.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江苏检验检疫局将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战略,实施质量共治共享工程,开展《内外贸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7)》,发挥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摘要】本文从现代教学方法的角度,论述了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现代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提出职业学校现代教学方法围绕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现代教学方法的时代性和职业性。  【关键词】职业学校现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86-02     教学方法是在教
统计了全球风电行业事故情况,从统计数据分析出风电行业常见的事故类型为:叶片损坏、火灾、结构损毁、环境破坏等,对从业人员和公众安全构成威胁.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处于快速发
病人只要吞下一颗“胶囊”,医生就可以通过这个“胶囊”把病人肚子里的情况探个明报,实际上,这个“胶囊”是个双面都放置了微型摄像头的内窥镜,在世博会的现场,这个“胶囊”
案例教学是部队院校近年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性、实践性和互动性较强,有助于加强教学的研究性,启发学员的参与意识,促进学员主体性的发挥.通过对案例情景中所包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