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报告)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199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6例患者,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行开放性手术输尿管复位14例,肾切除1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复位1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主要进行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提示输尿管位于正常位置.术后无漏尿和输尿管狭窄发生,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肾切除患者预后良好,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 对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特别是Ⅰ型,经复位后预后良好.与B超、IVU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比较,逆行造影CT或磁共振水成像(MRU)检查可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其手术方法 ,除传统开放手术外,有条件医院亦应考虑开展腹腔镜途径。

其他文献
1996年,平煤集团八矿的退伍军人石国营倡导成立了“助友协会”,会员除每年交纳会费外.还要资助一名贫困学生。
期刊
期刊
肥大细胞(MC)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中的关键细胞,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时,大量MC被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以及炎性介质,与SAP并发肠黏膜屏障功能
期刊
期刊
期刊
Rb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cyclin D刺激CDK4介导Rb的磷酸化作用而导致细胞转化.维甲酸类化疗药物作为分化诱导剂可诱导调控细胞凋亡,而9-顺维甲酸(9-cis RA)的生物学活性强于其
位于彬县县城以东37公里的龙高镇,曾是经济发展较滞后的农业镇。近几年来,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该镇前镇长、现任镇党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