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思考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传统高职教育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病理学以结构、功能及常见疾病病理变化的模式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更加适合专业的岗位需求,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专业布局,深化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基础医学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7(c)-0238-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办学思想日益明确,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主流。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1  目前高职教育的一般特点
  高职教育各专业均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对学生应掌握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围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则坚持以“够用”、“必需”为原则,构建了“强能力”、“重应用”的课程体系。
  以“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价体系为标准。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社会认可度高,说明毕业生所具有的岗位技能、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
  2  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二学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需的人文与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训,为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应用能力打基础。
  第三、四学期,进行专业领域学习,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循岗导教”的原则,以完成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校内实训室,完成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重点职业技术的核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六学期,通过毕业顶岗实习,着重强化训练学生岗位职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
  3  检验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医学课程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病理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体解剖学主要介绍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关系等;组织胚胎学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组织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展及发育机理;生理学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病理学是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几个医学科目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为医学基础课程,而病理学则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4  传统的教学讲授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仍沿用传统模式,理论教学内容多,缺乏针对性、应用性,专业基础课验证性实验多[1]。在以往授课安排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要学习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学习完正常机体的结构及功能后,在此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病理学,其弊端是过于强调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
  这几门课程都交错有相似的内容,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组织学要学习血液的组成、血浆、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及血细胞的发生,在生理学的血液这一节,也要学习这些相同的内容,这无疑是重叠、繁冗的,同时,生理学血液中还要学习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而这些内容恰好与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的血栓形成有着前后的对应关系,所以,如果能把这些课程中有关联的内容有机的整合到一起,在同一科目中,设置血液这一独立的章节,先学习血液的组成、形态及功能,再学习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血量、血型和输血,后面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在此基础上学习血栓形成,既保证了内容的连贯性,又避免整体学时的浪费。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的是正常机体的结构及功能,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在第二学期讲授病理学时,往往有这样的困惑,无论是病理学总论还是各论,都首先要复习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的人体正常结构,然后再给学生介绍病理改变,但往往学生对上一学期学过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已感到模糊,所以要利用课堂上相当一部分时间再去复习以往学过的内容,否则学生对各种常见病理变化基本无法理解,甚至有时需要用20~30min的时间去复习旧知识。例如,学习病理学的肺炎,要先复习肺的微细结构;学习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要先复习肝小叶的结构;学习肾小球肾炎要先复习肾的剖面结构及微细结构......。如果能把这些内容整合到一起,既能促进学生理解,又能节省时间。例如,消化系统先介绍其构成,然后是各主要器官的结构及功能,包括,胃壁的结构、肝小叶的结构、肝门静脉系统及肝的血液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接着学习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心血管系统内容的安排上,在解剖学的心脏形态结构的学习后面接续生理学的心脏生理内容,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心肌的生理特性;在解剖学的动脉和静脉的学习后面接续生理学的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器官循环,在此基础上,学习病理学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授课效果势必会大大增强,也会节省相应的重复学习时间。因此,在课程整合上,内容的安排尤为重要。
  在课堂的授课方式上,要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查找资料,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去总结、答疑、扩展,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把重要的知识更好的掌握。并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对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及时淘汰陈旧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充分体现实验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
  5  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搭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要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为高职学生构建一个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均衡发展的平台[3]。我院将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与改革,而目前,在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中,绝大多数都是延续传统的课程安排及授课模式,也没有这样的综合性教材,因此,这种改革,既是创新,也是一种探索,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丰富和完善,使其更适合新时期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总体规划,为培养出更加合格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陆曙梅,代林远.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7):12-13.
  [2] 刘成玉,管洪在.医学检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1):27-29.
  [3] 何立,馬怀安.高职高专医学检验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5):130-131.
其他文献
林业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你们好!在硕果挂满枝头的金秋,我们迎来了第21个教师节。值此之际,我谨代表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向在林业百花园里辛勤耕耘的广大教
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内容,是制度创新的标志,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同时此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隐性债务问题、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对学校的改革发展有重要影响。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明确目标,严格要求,全方位加强;强化措施,加强监督
战略指导方针是: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林业发展要按照“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严格保
本文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各运动项群产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度,是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有
从记忆历史、快乐学习到掌握规律、增进能力再到全面发展、服务现实。“参与式”体育史教材应恰当运用话剧艺术,合理规划表现形式;紧密结合时代热点,始终贯穿学术研究;立纲补
这款45度的订书机(45°AngleStaple)的头部不再是直的,而是45度向上。在使用时,因为它相当于是侧着在装订,所以即便是中缝或是书脊,也可以轻松对付。而且它还是2015年红点设计
近年来,由于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出现了大量的桑园丢荒、桑树被挖,养蚕户减少。最后坚持下来的很多养蚕户就逐渐形成为养蚕大户。有些蚕农通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闻名的学校品牌、高水准的毕业生技艺水平,而这些都和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不同于一般端坐在课堂上的教学形态,体育教学还需兼顾活动课
2018年7月7日至8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中国农技协)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科协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