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良知学说新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集中体现了王阳明良知学说,主要包括:良知的基本内涵——良知是心之本体;良知具有即体即用、整体性、知善知恶三个特点;恢复良知本体要依靠“此心存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的作圣之功;心之本体——良知本身不动,但心落实到现实中的“照心”和“妄心”则有动静之分——“照心非动,妄心动也”。
  关键词: 《答陆原静书》 良知 作圣之功 动静
  
  《答陆原静书》是《传习录·中卷》之中的一篇重要文章,这篇文章作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当时王阳明五十三岁①。王阳明晚年已正式提出“良知”学说,并以此作为其整个学说的“正眼法藏”(即核心思想)②,《答陆原静书》作于王阳明晚年,集中体现了其良知学说。
  一、良知的内涵及其特性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即人心的本来面目;而人心的本来面目即性善,即未发之中,即廓然大公,并且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是人人都具有,并时时刻刻存在于人心之中的。依良知而行,便可成为圣贤,常人为物欲所蔽,不能循得良知,故不能成圣贤。这样良知便具有道德法则的意味。关于良知的这层含义,王阳明在《答陆原静书》中有很多论述:“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这说的便是良知是“心之本体”,并时时刻刻存在于人心之中。“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答陆原静书》)即说良知是人人所具有的。更进一步,王阳明将“良知”提升到“道”的层面上,认为:“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答陆原静书》)这样良知便具有客观普遍性,也才能成为道德法则。
  由良知的基本内涵出发,王阳明又论述了良知的特性。归纳起来,良知的特性除了上述的客观普遍性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良知即体即用。《答陆原静书》载:“来书云:‘夫子昨以良知为照心。窃谓:良知,心之本体也;照心,人所用功,乃戒慎恐惧之心也,犹思也。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何欤?’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陆氏认为:“戒慎恐惧为良知。”而王阳明则认为:“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对此,日本学者佐藤斋一认为:“加一‘能’字,便觉本体工夫合一。”③但衡今则云:“‘能’是见道语。”④即说“戒慎恐惧”是工夫,而作为“能戒慎恐惧”的良知便将本体工夫合一了。所以说良知即体即用。
  第二,良知是一个整体,不可分而析之。关于这一点,王阳明说:“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答陆原静书》)并且良知是最高本体,其他概念(如精、气、神等)均为良知的发明。王阳明说:“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答陆原静书》)
  第三,良知是知善知恶的。关于这一点,王阳明论述道:“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辩,更有何善何恶可思?”(《答陆原静书》)这样良知便成为一个“是非之心”。
  二、作圣之功
  如前所述,良知为心之本体,人人本有良知,但常人蔽于物欲,从而使良知昏蔽不明。要恢复良知本体,则需要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即所谓的“作圣之功”。
  王阳明认为,作圣之功首先要求“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即要求在私欲未萌动之前就防止私欲的产生,而在私欲产生之后则须省察克治以去除私欲。他进一步认为:“防于未萌之先”相当于《中庸》中的“戒慎恐惧”的工夫,而“克于方萌之际”则为《大学》之中的“致知格物”的工夫。(参见《答陆原静书》)在《答陆原静》的另一处,王阳明又将作圣工夫表述为“存”、“察”、“学”等工夫,他说:“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答陆原静书》)又说:“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答陆原静书》)
  王阳明还认为作圣之功是自然而然的,“无将迎意必之心”,不能夹杂一点私利之心;如果作圣工夫有“将迎意必之心”,夹杂一点私利之心,便不能恢复良知本体了。这内在蕴含一种“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的意味。在《答陆原静书》中,陆氏认为:“养身以清心寡欲为要”,并且认为“清心寡欲”就要使“此心存乎天理,而无一毫人与之私”。陆氏接着又认为要克治私欲,要么在人欲产生后去克治,要么在人欲未萌时去克治。在人欲在产生后去克治,那么人的私欲是无穷的,可能会“灭于东而生于西”,有顾此失彼之感;而在人欲未萌时去克治人欲,则有“引犬上之堂而逐之”之嫌。这便产生了两难。王阳明对此论述道:“夫谓‘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者,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累,而非克治洗荡之为患也。今曰‘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只养生二字,便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根。有此病根潜伏于中,宜其有‘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之患也。”(《答陆原静书》)关于这一点,王阳明在《答陆原静书》另一处有着更清楚明白的说明。陆氏把佛教的“不思善不思恶”看作无思无虑的功夫,认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而现在陆氏“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他就如何达到内心的宁静求教于王阳明先生。对此王阳明回答道:“‘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答陆元静书》)王阳明认为佛教“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只是将其当做“认本来面目”而设的方便法门,儒家也只是将“无思无虑”作为体认良知的入门方法。对于已体认到良知的人来说,应注意存养良知,“随物而格”;王阳明则认为,佛教的“常惺惺”与之相似,只不过佛教的修养功夫只注重追求个人心灵的舒适,是自私自利,带有“将迎意必之心”,即有执著之心,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的结果是杂念不但不能消灭,反而使内心更不平静。所以王阳明主张:“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杂念,达到内心的平静,恢复良知本体。
  三、良知的动静问题
  作为修养功夫的“动”、“静”是宋明新儒学非常重视的一对范畴。周敦颐提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和“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大程提出“动亦定,静亦定”。大程教人静坐,小程见人静坐则叹其学,至于道南一派至于李侗也强调静坐观未发气象,而朱子也赞成由静坐安神以穷理。
  王阳明对动静问题也作出了充分的讨论。他认为良知本体是超越动静的,或说是恒动恒静的,用他的话来说即“理无动”和“恒照则恒动恒静”,此处“理”即“恒照”,即“良知”。心之本体为良知,而一旦落实到现实中,心便有所谓的“循理”与“从欲”之分,循理之心即“照心”,从欲之心则为“妄心”。依良知而行(循理),则虽面对万千事物,而心未尝不动也,即“照心非动”;不依良知而行(从欲),则心中虽有一念头,而心未尝静也,即“妄心动也”。在《答陆原静书》中,陆氏认为:“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王阳明认为:“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答陆原静书》)关于“照心非动”的原因,王阳明说:“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答陆原静书》)在另一处王阳明说得更加明白:“照心非动者,以其发于本体明觉之自然,而未尝有所动也。有所动即妄矣。”(《答陆原静书》)即说,“照心非动”的原因是“照心”,是从良知本体发用而来,所以不动,动即妄心。
  在此,王阳明用“循理”和“从欲”来说明动静问题。只要所思所行一循于理,心境便会达到平和,因为即使“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而如果所思所行只是屈从自己的私欲,即使“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因此,凡事循理,则“动亦定,静亦定”;凡事从欲,“动亦动,静亦动”。这就摆脱了单纯以有无实践活动来区分动、静的做法,从而使动静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在《答陆原静书》中王阳明有更为详细的阐述:“‘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何疑乎?有事而感通,固可以言动,然而寂然者未尝有增也。无事而寂然,固可以言静,然而感通者未尝有减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何疑乎?”
  四、结语
  《答陆原静书》一文主要论述了良知的内涵及特性,作圣之功,以及照心妄心论,这些学说都可以说是王阳明良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集中体现了王阳明良知学说。所以《答陆原静书》中载:“师曰:‘原静所问,只是知解上转,不得已与之逐节分疏。若信得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工,虽千经万典,无不吻合,异端曲学,一勘尽破矣。何必如此节节分解!佛家有扑人逐块之喻,见块扑人,则得人矣,见块逐块,于块奚得哉?’”此处的“师”即王阳明,也就说《答陆原静书》所讲的问题都是围绕着其良知学说来讲的。
  
  注释:
  ①参见: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214.
  ②王阳明.与薛尚谦:癸未[M].王阳明全集(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
  ③④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224.
  
  参考文献: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以一次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调查问卷为依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归纳与分析,了解学生对于现代汉语课程的真实学习心态,指出当前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实用性人才需求的全新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教学 调研 思考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古代汉语、
期刊
摘 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是当前国际社会所追求的先进教育观念。尽管如此,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以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中,还未真正转换为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而要实现这个转换,除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外,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一种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素质拓展训练是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一种途径,是未来高校心理健康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设计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选用五个教学训练题目将设计美学的一些原理、法则和设计风格等知识融会其中,形成“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面、深刻感受设计美学丰富的内涵和运用于设计实践的重要性,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关键词: 《设计美学》 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一、前言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三种能力:非凡的自学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抉择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职高专作为我国大学教育的主体,担任着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重要任务,既要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文章从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出发,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从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作用角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教学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
期刊
摘 要: 对杭州市农民工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表明,由于社会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城市农民工大多实现了语言转型,由单语人或潜在的双语人转变为现实的双语者,部分甚至是多语者,表现出高度一致的语言行为变化和主流化的语言认同态度,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语言接触与语言认同有四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民工 语言接触 语言行为 语言认同    一、前言  农民工是伴随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数量庞大、不
期刊
摘 要: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状况,所以,中职学校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语文实践能力 兴趣 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虽说语文教学教无定法,但也要讲法,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目标。对于中职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系统与模糊语言学的理论为依据,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Big myths about Copyright”一文。同时,对其情态的模糊性作了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 情态 模糊性 情态动词 “Big Myths about Copyright”    1.引言  情态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说话人对一个状态的认知上、情感上和意愿上的态度。情态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范
期刊
摘 要: 作者首先就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与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引用自己在教学中遇到过的众多个案详细地介绍和论证了“运用‘评改’策略,优化作文教学”的实施步骤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评分”策略 具体运用 反思    作文是一种集生活阅历、品德修养、认识能力、创造才华、语言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形式。因此作文教学既是整
期刊
摘 要: 世界图景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一个世界观的基础。语言是世界图景主要的表达手段,语言世界图景是指该语言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了解Иван隐含的语言世界图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熟悉俄罗斯语言和文化。  关键词: 世界图景 语言世界图景 Иван    一、世界图景    世界图景(картина мира)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研究领域,德国
期刊
摘 要: 研究诗词要从景观意象入手,意象作为诗词意境的构成单位,在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表现在内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意,反映在外则为具体的客观物象。本文试图从景观意象的几种代表性建构类型上加以探讨,并对其深层意义进行概要分析,揭示其所反映的人生意蕴和内涵。  关键词: 唐宋诗词 景观意象 人生意蕴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唐宋两朝在中国诗词的历史上拥有无可比拟的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