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ai19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配对比较希氏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起搏参数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评估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希氏束起搏患者(29例)及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感染、电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QRS波宽度改变等指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1±1.4)年,希氏束起搏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平均提高(1.5±0.7)%,而间隔部起搏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减低(3.2±2.1)%。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均没有明显变化。末次随访希氏束起搏组患者QRS波宽度[(116±24)ms]窄于间隔部起搏组[(141±20)ms](P<0.05),但希氏束起搏组患者起搏阈值[(1.8±0.5)mv/0.4ms]高于间隔部起搏组[(0.9±0.4)mv/0.4ms](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植入器械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相比,希氏束起搏同样安全而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老年人群高血糖及血糖波动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正常糖耐量(NGT)组、糖耐量异常(IGR)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各30例老年男性患者,采集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BG)、HbA1c、血脂、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并通过
期刊
@@
目的:调查评价某院万古霉素临床使用情况,为促进万古霉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某院2015年9月~2016年2月使用万古霉素的100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
目的以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评估12导动态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入院1周内分别做冠状动脉造影(CAG)和12导动态心电图(DCG)检查。通过CAG和DCG结果对比,评价12导DCG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下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心肌缺血程度的关系。结果与CAG比较,12导DCG诊断UAP ST段下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