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构思。所谓构思,是指做好审题、立意和结构安排工作。学生作文缺乏构思易致文章平庸甚至离题,从而使作文失分严重。文章从审题、立意、用材、行文提纲等四方面阐述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考作文;构思训练;审题;立意;用材;行文提纲
作为一线教师,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一拿到作文题就匆匆起笔,结果往往是写完后连自己都不愿重看自己的文章,或者是写到一半就感觉离题万里,无法再往下写。又或者是自己的文章老是三类文,无法再往上冲。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设了作文前的构思训练课。
写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构思。何谓“构思”?构思指的是让学生参与一些特定的活动,帮助他们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收集新的材料,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头脑风暴、词语发散、直观结构图、思维导图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搜集和组织关于作文的信息、想法和材料。写作文前的“构思”即做好审题、立意和结构安排工作。审准题意,立意要准确、深刻、独到,用什么材料去体现中心,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先后与详略,材料之间怎样衔接与过渡等,这些都是正式写作前要做的构思工作。一般来说,作文构思工作包含以下四步:
一、审准题意,奠定作文保稳冲高之基
如作文《有那么一次》,审题就要注意关键词“一”,文中只能写一次经历,写多次经历就属于审题错误。
又如:
生活看似天天相似,其实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一句话,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一堂课,可能更新我们的思维方式;一个意外,可能改写我们的人生轨迹……请以“ 刷新了我的生活”写一篇记叙文。
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刷新”和“了”。“刷新”的意思是改变,前后有所变化。“了”要写出活动前后的对比,要着重突出活动后人物的变化。在审题时如果没注意这些就没做到准确审题。
二、立意三阶——准确、深刻、独到
在作文《有那么一次》中,一位学生用了这么一则材料:一次雨后的体育训练,她发现学校操场的跑道边,甚至跑道中央都有蚯蚓,这些蚯蚓被跑步经过的学生踩死了不少。她在第一次作文时定的中心是要珍惜生命。
经重新构思,作文升格后的中心:跑道上的蚯蚓虽被踩死,但它和它的兄弟姐妹相比,它看到了更多不同的美丽风景,我要赞扬它远足的勇气。万事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结局呢?万一尝试一下梦想就实现了呢?这点对初三的我们更为关键。这个中心就比第一次作文的中心更深刻和独到,也更具正能量了。这次作文无疑得分更高。
有学生写《难忘那棕香》,写在乡下的奶奶每次在她期末考试前都愛给她包她爱吃的粽子来帮她祈福。后来奶奶生重病想看看孙女,孙女却以快考试了,要复习没时间为借口拒绝回乡下探望奶奶,直至奶奶去世也没能见上孙女。该学生最初立下的中心是“难忘奶奶”,班上学生依据“以要复习考试为借口拒回乡见奶奶”讨论出“珍惜亲情,比为理想而拼搏更可贵”的主旨,这样安排,文章的立意就更深刻了。
三、用独家素材,“一招鲜,吃遍天”
独特的素材总会让阅卷者眼前一亮,可使阅卷者对学生的作文“一见钟情”。
如有学生写《我的魅力老师》,他用了这么一个素材:预备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上课,面对乱糟糟的教室,老师没有生气,而是将“上课”口令改为“升堂”,同学们也会意地回复“威武”。这个独特的上课问好方式不仅让乱哄哄的课堂安静下来,而且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去,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智慧和魅力。
有学生在写自己的数学老师的文章——《董哥真是个“奇迹”》中这样写道:
某天,董哥一脸坏笑地走进教室,笑得我冷汗涔涔。“你们哥真是个奇迹!”董哥看着一脸茫然的我们,笑得更放肆了,“我刚买了一个剪发器,想试用下,你们谁想试试?”“不想!”全班异口同声地说道。“你看,你们头发这么长,我帮你们剪剪,还是免费的,多好。”董哥露出那“人畜无害”的笑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我们,就像在看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小灰灰,剪一个呗?”“不,不用了。”小灰灰慌忙地摇摇头说。“没事,我手艺挺好的。”“不用,真的不用了……”小灰灰一阵推辞才得以逃脱魔爪,大伙儿都人心惶惶,提心吊胆的,生怕下一个就轮到了自己。“熊大,熊二……”董哥的声音再度响起,幽幽地在教室里回荡……
下午,全体男生大变身归来——个个顶着半寸黑头。董哥见了,非常满意地点点头,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自己嘀咕着:“我真是个奇迹。”
不知何时,董哥宛如一尊弥勒佛,满脸笑意,站立在门口,尊口轻启,一句“普度众生”:“谁最后,免费理发。”全场猛地寂然,似乎连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下一瞬间,就热闹非凡,收拾书包声、拉链声、桌椅碰撞声,一时齐发。“咻,咻”大伙儿像离弦的箭,转眼间,教室里空无一人,只有“哗哗,哗哗”的风扇声,外面的队伍已经整整齐齐地排好……
数学老师董哥变身超级理发师,将调皮的学生治得服服帖帖的,以此来论证中心:董老师是个“奇迹”。
四、行文切口要小巧且行文前要写好提纲
我国有种工艺叫“微雕”,微雕匠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甚至小小的头发上进行雕刻。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借助微雕艺术,从小处着眼,使主题集中鲜明。反之,笼统的、大的、缺乏具体内容的,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好像有学生以
“ 刷新了我的生活”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写《科技刷新了我的生活》,他选的“科技”这一角度太大了,涉及的面广,难以把控,容易泛泛而谈,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补作的《微信刷新了我的生活》,描写的事物不仅具体而且范围也较小,易展开来写。有学生在《我尝到了最香的菜》中写道:“自己参与种的菜,虽然卖相没法和超市的比,个头也似乎营养不良,但却是我吃到的最香的菜。菜香蕴含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不经过自己的辛苦努力,不经过自己的亲身尝试,面对成果也感受不到其中的幸福与快乐。”以小见大,用生活中的小事物阐明人生大道理。
构思的集中体现是写作提纲,在正式写作之前花3~5分钟写作文提纲是十分必要的。
如作文《有那么一次》的写作提纲:
中心:通过写我班上语文课“别具风格”的师生上课问好一事,写出我班语文老师独特的教学智慧,体现她的教学魅力。
结构安排:
一、开头入题:那次上课问好,我更欣赏语文老师的教学智慧了。
二、写我欣赏语文老师的教学智慧的事——师生问好。
语文课上课前独特的师生问好(“上课”号令变“升堂”,“老师好”变“威武”)。
起因:同学分神(略写)。
经过:“升堂”“威武”之事,其中插入详细的个人刻画(详写)。
结果:这节课同学们上得很开心和专心。(略写)
三、结尾点题:我爱“别具风格”的师生上课问好方式,我赞扬老师独特的教学智慧。
作文提纲定下了中心和各大部分的内容,写作时根据提纲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就不用担心离题了。
多届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考前多做作文构思训练,平日精心酿造,他日必定决胜考场。
参考文献:
[1]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策略[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
[2]徐飞.从此爱上写作:高中作文三十讲[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关键词:中考作文;构思训练;审题;立意;用材;行文提纲
作为一线教师,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一拿到作文题就匆匆起笔,结果往往是写完后连自己都不愿重看自己的文章,或者是写到一半就感觉离题万里,无法再往下写。又或者是自己的文章老是三类文,无法再往上冲。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设了作文前的构思训练课。
写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构思。何谓“构思”?构思指的是让学生参与一些特定的活动,帮助他们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收集新的材料,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头脑风暴、词语发散、直观结构图、思维导图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搜集和组织关于作文的信息、想法和材料。写作文前的“构思”即做好审题、立意和结构安排工作。审准题意,立意要准确、深刻、独到,用什么材料去体现中心,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先后与详略,材料之间怎样衔接与过渡等,这些都是正式写作前要做的构思工作。一般来说,作文构思工作包含以下四步:
一、审准题意,奠定作文保稳冲高之基
如作文《有那么一次》,审题就要注意关键词“一”,文中只能写一次经历,写多次经历就属于审题错误。
又如:
生活看似天天相似,其实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一句话,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一堂课,可能更新我们的思维方式;一个意外,可能改写我们的人生轨迹……请以“ 刷新了我的生活”写一篇记叙文。
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刷新”和“了”。“刷新”的意思是改变,前后有所变化。“了”要写出活动前后的对比,要着重突出活动后人物的变化。在审题时如果没注意这些就没做到准确审题。
二、立意三阶——准确、深刻、独到
在作文《有那么一次》中,一位学生用了这么一则材料:一次雨后的体育训练,她发现学校操场的跑道边,甚至跑道中央都有蚯蚓,这些蚯蚓被跑步经过的学生踩死了不少。她在第一次作文时定的中心是要珍惜生命。
经重新构思,作文升格后的中心:跑道上的蚯蚓虽被踩死,但它和它的兄弟姐妹相比,它看到了更多不同的美丽风景,我要赞扬它远足的勇气。万事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结局呢?万一尝试一下梦想就实现了呢?这点对初三的我们更为关键。这个中心就比第一次作文的中心更深刻和独到,也更具正能量了。这次作文无疑得分更高。
有学生写《难忘那棕香》,写在乡下的奶奶每次在她期末考试前都愛给她包她爱吃的粽子来帮她祈福。后来奶奶生重病想看看孙女,孙女却以快考试了,要复习没时间为借口拒绝回乡下探望奶奶,直至奶奶去世也没能见上孙女。该学生最初立下的中心是“难忘奶奶”,班上学生依据“以要复习考试为借口拒回乡见奶奶”讨论出“珍惜亲情,比为理想而拼搏更可贵”的主旨,这样安排,文章的立意就更深刻了。
三、用独家素材,“一招鲜,吃遍天”
独特的素材总会让阅卷者眼前一亮,可使阅卷者对学生的作文“一见钟情”。
如有学生写《我的魅力老师》,他用了这么一个素材:预备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上课,面对乱糟糟的教室,老师没有生气,而是将“上课”口令改为“升堂”,同学们也会意地回复“威武”。这个独特的上课问好方式不仅让乱哄哄的课堂安静下来,而且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去,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智慧和魅力。
有学生在写自己的数学老师的文章——《董哥真是个“奇迹”》中这样写道:
某天,董哥一脸坏笑地走进教室,笑得我冷汗涔涔。“你们哥真是个奇迹!”董哥看着一脸茫然的我们,笑得更放肆了,“我刚买了一个剪发器,想试用下,你们谁想试试?”“不想!”全班异口同声地说道。“你看,你们头发这么长,我帮你们剪剪,还是免费的,多好。”董哥露出那“人畜无害”的笑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我们,就像在看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小灰灰,剪一个呗?”“不,不用了。”小灰灰慌忙地摇摇头说。“没事,我手艺挺好的。”“不用,真的不用了……”小灰灰一阵推辞才得以逃脱魔爪,大伙儿都人心惶惶,提心吊胆的,生怕下一个就轮到了自己。“熊大,熊二……”董哥的声音再度响起,幽幽地在教室里回荡……
下午,全体男生大变身归来——个个顶着半寸黑头。董哥见了,非常满意地点点头,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自己嘀咕着:“我真是个奇迹。”
不知何时,董哥宛如一尊弥勒佛,满脸笑意,站立在门口,尊口轻启,一句“普度众生”:“谁最后,免费理发。”全场猛地寂然,似乎连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下一瞬间,就热闹非凡,收拾书包声、拉链声、桌椅碰撞声,一时齐发。“咻,咻”大伙儿像离弦的箭,转眼间,教室里空无一人,只有“哗哗,哗哗”的风扇声,外面的队伍已经整整齐齐地排好……
数学老师董哥变身超级理发师,将调皮的学生治得服服帖帖的,以此来论证中心:董老师是个“奇迹”。
四、行文切口要小巧且行文前要写好提纲
我国有种工艺叫“微雕”,微雕匠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甚至小小的头发上进行雕刻。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借助微雕艺术,从小处着眼,使主题集中鲜明。反之,笼统的、大的、缺乏具体内容的,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好像有学生以
“ 刷新了我的生活”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写《科技刷新了我的生活》,他选的“科技”这一角度太大了,涉及的面广,难以把控,容易泛泛而谈,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补作的《微信刷新了我的生活》,描写的事物不仅具体而且范围也较小,易展开来写。有学生在《我尝到了最香的菜》中写道:“自己参与种的菜,虽然卖相没法和超市的比,个头也似乎营养不良,但却是我吃到的最香的菜。菜香蕴含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不经过自己的辛苦努力,不经过自己的亲身尝试,面对成果也感受不到其中的幸福与快乐。”以小见大,用生活中的小事物阐明人生大道理。
构思的集中体现是写作提纲,在正式写作之前花3~5分钟写作文提纲是十分必要的。
如作文《有那么一次》的写作提纲:
中心:通过写我班上语文课“别具风格”的师生上课问好一事,写出我班语文老师独特的教学智慧,体现她的教学魅力。
结构安排:
一、开头入题:那次上课问好,我更欣赏语文老师的教学智慧了。
二、写我欣赏语文老师的教学智慧的事——师生问好。
语文课上课前独特的师生问好(“上课”号令变“升堂”,“老师好”变“威武”)。
起因:同学分神(略写)。
经过:“升堂”“威武”之事,其中插入详细的个人刻画(详写)。
结果:这节课同学们上得很开心和专心。(略写)
三、结尾点题:我爱“别具风格”的师生上课问好方式,我赞扬老师独特的教学智慧。
作文提纲定下了中心和各大部分的内容,写作时根据提纲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就不用担心离题了。
多届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考前多做作文构思训练,平日精心酿造,他日必定决胜考场。
参考文献:
[1]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策略[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
[2]徐飞.从此爱上写作:高中作文三十讲[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