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棚草莓大果产量及品质的技术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大棚草莓大果产量,从品种、密度和疏花蕾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丰香、女峰、明宝三个品种≥10G果产量都超过50%,其中≥15G果产量占30%~35%,丰香大果产量最高,明宝次之,女峰稍低;(2)不同育苗方式的定植密度以营养钵壮苗6000株/亩,露地壮苗8000株/亩,亩产量、大果产量最高,品质也好;(3)每花序留8~10个果,大果产量高,品质也好.
其他文献
江苏省小麦全蚀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1~28℃,最适PH值为5.5~8.5,属中温偏碱生长型.菌的生长,以在含有机氮的培养基上为好.(NH4)2SO4对菌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GS培养基可用于
以四川黄柏的叶片、叶柄、茎段、芽等外植体为实验材料,研究川黄柏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实验结果表明,MS+2,4-D1mg/L+6-BA2mg/L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MS+6-BA2.0mg/L+NAA1.0mg/L
单二是利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而成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肥抗倒、抗病抗寒、品质较优等特点,一般亩产350~400KG,产量潜力450KG/亩以上.高产栽培应在适期早播、
研究了pH值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发生、生理生化指标及活性氧代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越低,试管苗玻璃化越严重。当pH6.2时,玻璃化率最高,为88.29%。为pH7.5时,玻璃化率降
1980年10月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曹天钦应瑞典皇家工程学院、英国皇家学会、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访问了上述三地区。参观
以大蒜根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6-BA、生长素、NAA对根尖培养的作用。结果表明,6-BA的浓度为10μmol/L,NAA的浓度为4μmol/L时试管苗诱导率最高,一条根尖可以得到2.7
建立了甘蓝花粉原生质体游离及纯化技术。利用甘蓝花粉原生质体以及白菜单倍体植株的叶肉原生质体,成功实现了单倍性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培养。在40%PEG4000处理条件下,可以获得
会议
通过1995~1997年对秦油2号高产群体质量及调控技术的研究,明确其适宜密度为7000株/亩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为550角左右,每亩总有效角果量范围为320~400万.在适宜总有效角果量
早些年,我对栽培仙人掌类植物比较感兴趣,嫁接过一些仙人指、彩球(绯牡丹、黄菠萝等)。遇到嫁接失败,我就把嫁接部位切开,仔细观察分析,并且和嫁接成活的植株比较,找出失败
以茄子二倍体栽培种720,722,726小孢子愈伤组织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愈伤组织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培养基为MS+6-BA2mg/L+蔗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