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化通讯》到《生命的化学》的点滴回忆

来源 :生命的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jia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5月,中国生物化学会成立并组建新一届理事会后,急需一种联络学会会员以及促进会员之间互相交流的工具.杂志是当时最好的媒体.rn我参加了中国生物化学会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在此后负责学会办公室的具体事务.那时,中国生物化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下称生化所),学会办公室设在生化所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下称《学报》)编辑部.我也是《学报》编辑.《学报》常务副主编沈昭文教授(大家尊称他沈老),几乎每天都会到《学报》编辑部转转看看,及时指导和解决我们编辑中遇到的问题.沈老是中国生物化学会的常务理事和编辑委员会成员,也是上海市生化学会的秘书长.有一天,在《学报》编辑部议论学会会员之间如何加强联系时,沈老提出新办一本会员通讯小册子的想法.
其他文献
《生命的化学》创刊于1980年,原刊名为《生化通讯》.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生命的化学》现在已成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优秀刊物.四十年来,《生命的化学》见证了我国生
期刊
胞吞胞吐参与了血小板相关物质的摄取、分泌,在血小板止血、血栓形成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囊泡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家族(vesicle-
心肌细胞凋亡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变化,是心衰从代偿走向失代偿的转折点.中药在调控心衰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中药主要通过调控相关凋亡因
课程思政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有助于探究高校专业课程中育人功能的发挥.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对高校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建设优势,本文从实验教学重在实践、理论教学融入人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开展了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科研导师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的“工匠精神”,并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科
子宫内膜癌(uterine corpus endometrial carcinoma,UCEC)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癌症之一,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基因的异常表达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效果主要依赖于手术切除程度及术后化疗效果.由于颅内血脑屏
生物化学是很多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代谢途径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难度很大,容易产生畏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1979年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在杭州召开成立大会,次年,与上海市生化学会共同创办《生化通讯》.前9期为内部发行,1981年公开出版时改名为《生命的化学——生物化学通讯》,后来又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