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善于用激情点燃激情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教师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对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实现情感教育目标与认知教育目标的统一,极为必要。为此,本文从导语设计、范读引领和师生互动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情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不管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如何百花齐放,让教学充满激情是其共同的因素之一,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热情。也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听课热情,才能使学生喜欢语文课、喜欢学语文、建立终身语文意识,这是因为“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和思维”(列宁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那么,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以自己的真情厚意来感染学生并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情呢?
  一、让深情的导语引领学生走进深情的课堂
  课堂始于导语,良好的导语“像磁铁”“是思想的电光火石”(魏书生语),会“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语),“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魏书生语)。无疑,导语是初启的大幕,很快就会让学生看到精美的演出;又如剧集之序曲,接下来就会是跌宕起伏的剧情。同样,这导语也一定是充满激情的,教师的款款演绎与借助电教媒介提供的优美音乐、唯美画面等的良好结合,也一定会散发出诱人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安定情绪,引发兴趣,唤醒求知欲,从而渐入学习之佳境。
  如在学习《雨巷》时,考虑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性格气质以及学生预习等因素,则以多媒体为媒介,以其诗作《白蝴蝶》为背景设计了如下导语:“这首诗叫做《白蝴蝶》,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坛上一位著名的诗人戴望舒。在这首诗中,他寂寞地逃向白蝴蝶般的书中,又在书内书外摸索到更为茫然无际涯的寂寞。其实他就是一只白蝴蝶,在精神深处形单影只的白蝴蝶,永远伫留在感伤的定点,翅膀张翕结合,却不能旋舞翩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另一首,被叶圣陶先生称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的诗作——《雨巷》,感受这位‘雨巷诗人’的寂寞,也感受他的哀伤。”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时,以男性雌性的声音在柔缓的背景音乐中朗诵出这一大段深情的导语后,教室内一片寂静,极大地唤醒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为后面的诗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让绘声绘色的范读引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特征是读,读是读者与文本间的碰撞、发现和融合的必要过程。对于“读”之重要性,从古人把上学称作“读书”一事,即可见古人之认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古语,亦可视作古人对“读”之重要作用的经典概括。个中原因在古人那里也有明确的论述,如韩愈在《柳州罗池庙碑》文中即言,“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己,渐渐可入佳境”。因此,引领学生对诵读的兴趣、认识和持久坚持,尤为重要。
  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范读很重要。任何学习都从模仿开始,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与诵读也是以教师的范读为榜样而模仿开始的,进而产生诵读的兴趣,稳步提升其层次,从“知之者”出发向“好之者”努力,最终达至“乐之者”的境界。这里,好的范读是有标准的。语言学家徐世荣说,好的范读是两个合拢,除却说的语言和写的语言的合拢外,另一个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朗读者思想感情的合拢,用果戈理的话说就是“像样的朗读一篇抒情作品……需要同诗人分享那充满他心灵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这时在朗读者的声音里听得出一种真实的内心激动”。这种来自于“整个心灵感受”的“真实的内心激动”,对于提升学生对诵读的兴趣极为重要,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文章情境,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例如,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语文课就特别注意范读。有时候,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他认为,只有在读中,才能帮助学生学习文字、积累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也只有在读中,才能提高语言文字使用的纯熟度,很好地理解、意会与感受文章的意蕴和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明白什么叫“言已尽而意无穷”。叶圣陶讲,“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读书,让学生‘潜心会本文’”,这种引导,首先就是教师的范读。
  三、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力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即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因而,教学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等是必须的,并在这一过程中分享彼此间的思考、经验、知识、情感、体验、观念等,以达成丰富教学内容、求取新知、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目的。表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这种互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并形成文本解读的“共同体”对文本展开高度关切和深度探讨;同时,师生共同作为文本解读的参与者,一起感悟文本,浸润心智,陶冶心灵。显然,这里教师的双重身份会要求教师以活泼的教学手段、得体的感情呈现、丰富的肢体语言等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情感,并合理控制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发掘其埋藏在心底的学习潜力。
  总之,以教师的教学激情影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实现师生间教学情感的有效沟通和共鸣,对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发掘其学习潜力是极为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达成情感教育目标与认知教育目标的统一,实现语文教学的和谐生成。
  参考文献
  [1] 孟凡香.语文课堂,让真情绽放 [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3(7).
  [2] 陈美琼.如何在课堂中开展教与学的互动 [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
  [3] 张昆阳.对高中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再认识 [J].语文天地,2012(15).
  (编辑:董 娇)
其他文献
乡镇农技推广队伍是在农村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最直接的推广、服务组织。近年来,鹤城镇农技站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省农业推广基金会的项目支持下,全体
【摘要】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接受美学理论,探究二位作家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个人化与民族化的特征以及深蕴其中的文化背景差异。  【关键词】诗骚传统;抒情性插笔;行走文学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识码】A  艾芜的《南行记》成为现代边地文学的代表作品,他本人也被誉为行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 作家在对外来文学样式的借鉴之上,又对传统中国小说的叙事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使该文本形式极大地
书法教育是一种文字艺术的熏陶,也是美育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心理和文化内涵。普及书法教育并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造就书写规范化的有用人才,这是我们加强职高生
【摘 要】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部分,在小学语文中如何从审美角度出发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优化,从小学古诗的韵律美、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这几个方向展开,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小学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也是学生吸取古典文化、获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2006年12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12例患者术前均经CT或/和MRI及鼻
初中语文课本插图,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有助于语文老师的教学,还有利于加深初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目的观察食管引流型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在乳腺癌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食管引流型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40例。麻醉诱导静脉用丙泊酚1.5~2
人格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来看,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缺失比较严重。本文基于此,从交往
【摘要】语文教育是一门饱含丰富情感内涵的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些都需要教师认真挖掘之后,以情感渗透的方式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可以说移情教学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本文初步探讨了移情教学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应用。  【关键词】移情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重要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移情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因特网逐渐普及,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教育界。网络技术日臻成熟,网络资源十分丰富,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本文分析了语文学科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网络资源;语文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网络资源广泛而丰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对于语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