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和传统小说观念一直处在发展变动之中,二者存在密切联系.《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对小说的定义,代表着汉唐以来以四部之学为知识结构、以宗经征圣为主导思想的士人小说观念;这一小说观念因士人对正统文化的垄断和对道统的竭力维护,表现得最为稳定,且一直占据学术思想的主流地位.以"说话"为基础而形成的通俗小说定义,与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独立后的文化消费相关联,反映着市民的小说观念;在这种小说观念指导下创作的小说,往往"资于通俗,谐于里耳",采用日常白话来表达,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故长期被视为"闲书",不入四部之列.20世纪兴起的"新小说",是近代社会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在受西方文化影响后,对传统小说采取的"革命",具有批判和启蒙的双重意味;其小说观念代表着传统士人和市民在向现代国家公民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也可以说是成长中的公民的小说观念;它以"新民""写实""白话""情感""形象""审美"为基本内涵,以关注社会底层、建设"民众文学"为价值追求,不仅贯穿着整个近、现代,而且指向当下.
其他文献
40年前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开启了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第一场生育革命.这场生育革命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还形成了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文化.而生育两个孩子,将成为中国社会又一场生育革命的目标和标志.新的社会历史环境、新的生育承担者,给这场新的生育革命带来了不同的特征和困难.当生育政策不再是限制人们生育子女的桎梏时,生育文化的潜在影响力就开始显现出它的巨大威力.尽管生育政策一步步放开,但经由第一场生育革命所形成的"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社会生育文化,却不会很容易、更不会很快地随着生育政策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