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新课标第三部分第五项明确规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
  一、通过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
  在进行英语教学,尤其是语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与跨文化相关的知识,使学生从中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为接下来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中的Reading部分是关于罗马古城庞贝和中国楼兰古国这两个“失落的文明”的介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搜集与中国楼兰古国和罗马庞贝古城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课堂上相互讨论彼此所搜集到的资料,从中比较中西方这两处消失的文明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如有的学生说:“Both Pompeii in Rome and Loulan in China are lost civilizations. Because both of them had a glorious history, but now they have disappeared. ”这里学生提到了中西方两处失落的文明的相同点。也有学生说:“Pompeii, located in Western Italy, has been rated as one of the world's top ten ancient tombs and rare treasures. It was once a very prosperous city, but it was accidentally destroyed due to volcanic eruption. Loulan is a relic of the ancient city of the western regions. It was once the only place to pass along the silk road.The cause of disappearance is unknown.”這里学生提出了两者的不同点。所以通过搜集资料和课堂讨论,无形当中就帮助学生了解了中西方文化。
  二、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跨文化情境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方式之一,也同样是跨文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课前可以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搜集与文化相关的图片、电影、音频等,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这些直观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贴近语言真实交际的情境下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应用能力。
  一般来说,观看英文电影可以很好的带学生进入到跨文化学习的情境中,以模块一Unit 2 Growing pains 中的Reading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播放《小鬼当家》,教材里节选的内容就源自这部影视作品的其中一部。讲的是爸爸妈妈出差后留兄弟俩独自在家,结果没想到遇到小狗生病,家里被弄得一团糟,父母回来后看到此场景不禁向兄弟俩发火的故事。大屏幕上为学生呈现的内容更加幽默风趣,相对于枯燥的书面文字来说更加引人入胜,而且又是英语原声,学生可以边看边听,猜测到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再为学生播放中国的家庭喜剧《家有儿女》,同样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故事。观看完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parents and Chinese parents in treating conflicts with their children?”让学生思考中西方父母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处理方式有何异同。
  三、组织课外活动,多方面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举办一些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观影活动、英语歌曲比赛、英文小品、英语演讲活动以及美剧表演活动等等。这些与英美文化息息相关的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跨文化领域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这些渠道使学生深化对国外的风土人情等的了解。这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增强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比如教学完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单元所学内容写一篇以“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ays of losing weight”为主题的演讲稿,从中西方人追求瘦身方式的异同关系的角度出发,谈一谈自己对该话题的见解。学生在课下反复练习,积极参与课外演讲活动。与课内演讲不同的是,课外演讲颇为自由,评委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充当观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最后,教师再组织同伴互评,并对其给予一定的反馈和总结。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使学生学习到越来越多的文化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是各类试题中的常见问题,常与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等知识相结合,主要考查同学们对问题的转化和分析能力.本文主要谈一谈求函数零点个数的三种方法:定义法、图象法和运用零点存在性定理.  一、定义法  所谓定义法,指是根据函数零点的定义解答问题的方法.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作函数y=f(x)的零点.在利用定义法解题时,我们可以直接令函数f(x)=0,通过解方程来求出x的值,这样
期刊
高中阶段的大部分數学知识,如向量、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统计、概率等都与图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和讲解,引导学生灵活地进行“数”与“形”的转化,从几何和代数两个不同的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辅助解题,帮助学生提升解题的效率.  一、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代数问题  很多代数问题采用常规的代数方法求解较为复杂、繁琐.很多学生常常因为计算量太
期刊
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由于圆锥曲线既具有方程的形式,也有对应的图形,所以在解答圆锥曲线问题时,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案,既可以从方程、向量等代数角度,还可以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几何角度去思考解题的方案.开展一题多解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一类题型的通性通法,还能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题:已知椭圆E经过点 ,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 在 轴上,
期刊
“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准角度,准确立意,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第一阶段: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先让学生阅读优秀范文,自己总结出常用的立意方法,并与其他学生交流,让他们对“如何立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  (一)引导学生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作文题往往会给考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从
期刊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常用于解答一些结论不唯一的问题.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需要分多种情况进行讨论,教师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对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并逐类求解. 首先,要向学生说明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基本步骤:  1. 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体范围;  2. 确定分类标准,合理分类;  3. 对所分类别逐步进行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  4. 综合得出结论.
期刊
排列组合问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同学在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审题不清、分不清到底是排列还是组合问题的情况.笔者对这类题型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以下几种常规的解题方法.  一、特殊元素/位置法  有些问题中的元素/位置有特殊要求,这时我们不妨运用特殊元素/位置法来解题,首先考虑有特殊要求的元素/位置,将它们先排列;再处理其他没有要求的元素/位置.如果同时出
期刊
圆锥曲线定点问题常涉及直线、圆锥曲线、动点、动直线等,题型多变,运算量大.此类型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將以2020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20题为例,探讨一下解答圆锥曲线定点问题的两个技巧.  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方程以及定点问题.我们首先要根据题意绘制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然后结合图形来分析问题.第一个问题较为简单,同学们根据题意,设出G点的坐标,由 =8即可求出a的值,进而得出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我发现高中生常常出现“阅读浅层化、快餐化”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记知识”走向“找知识”,从“一望而知”变为“再望生疑”,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求真知。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有关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波澜微起  2018年,新課程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堂堂“新课改展示课”引发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思考。“学习任务群”“项目化学
期刊
高三总复习阶段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三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学生需要在短短的时间内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优化复习的方案,提升复习的效率.  一、 制定复习计划  高三总复习一般被划分为三轮.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为主,二轮复习以专题训练为主,三轮复习以查缺补漏,进行强化训练为主.首先教师要
期刊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英语词汇教学工作将更加注重于词汇在语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对于语篇来说,词汇也是构成其主体的重要元素,所以,词汇和语篇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语篇,以语篇为载体,以此全面提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历从三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基于语篇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一、融入语境,理解意义  在利用语篇进行词汇教学时,最常见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