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神兼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心理辅导活动课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学校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中。本文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存在的误区和心理辅导活动的“形神兼备”三个方面来对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神兼备”进行阐述。
  【关键词】心理辅导 活动课 形神兼备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56-02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放松心情的学习课堂环境。然而,在当下很多传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活动中,却常常会发现一些只有华丽外表,注重心理活动课的形式,但是却没有将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最基本的理念体现出来,无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有效提升。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展需要团队合作,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相互帮助等方法来促成全体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以此来达到心理辅导活动的目标。心理辅导活动课程需要学生能够通过自省的方式来获取到相应的感受,在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线,让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上达成自我成长。
  二、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存在误区
  首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心理辅导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表现为大多数的心理辅导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好,但是却无法给学生带来明确的心理辅导效果。其次,有一些教师把心理辅导活动课与品德课程相混淆。认为心理辅导活动课与品德课教学的最终是让学生健康成长并具备有良好的素质,他们把心理辅导活动课看作是品德课的延伸。导致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生的思想行为要符合规范,教师很少以沟通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而是以教育者的身份把整堂课变成说教,从而导致学生心理紧张,使心理辅导活动款染上了浓浓的德育课的色彩。最后,目前大多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流程为:暖身活动,导入,活动分享,经验整合。课堂模式基本固定,而且小学、初中、高中都基本上沿用这套课堂模式,缺乏应有的变通和创新。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神兼备”
  1.形神兼备——心理辅导活动课堂模式的创新
  以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实践中也显露出了自身不少的局限性。要在40分钟以内完成四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不能使学生去深入体验与分享,使心理辅导的活动过于零碎、片段化,一个又一个的活动缺乏联系,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够深入,导致心理辅导活动的效果只停留在浅显的表层体验上。崔昌淑指出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不同角度和侧重点,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某个问题,但往往忽略了另一些问题。“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是其在实践和研究四阶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第一个阶段,主要解决学生对主题的初步体验,使学生对即将开展的活动有一个表层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视频、故事、简单的活动来展开。第二个阶段,对主题的第二次体验,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基本层面的认识。在教学中,把第一个阶段的活动进一步推进和分解,或把活动提高难度和复杂化,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基本问题,在情感上有所体悟。第三个阶段,在前一阶段积累的情感和认知的基础上,把活动中的认识和体会与自己的心理体验结合起来,走入自己的内心,而面对个体发展难题。
  2.形神兼备——三阶段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
  三阶段把学生的体验放在首位,通过层层递进的设计使学生有较为深入的体验,三阶段教学模式中一个主题活动贯穿始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分享与交流感受。三阶段提倡动静结合,在看视频、听故事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游戏、心理剧、心声传递个别咨询等动态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动静结合将对来说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以动态活动来带动学生体验,从而达到心理辅导的目的。心理辅导活动应设计简单、易操作才会有更多的教师愿意去实践并保持长期发展的动力与信心,使心理辅导活动课能够有较为长远的发展前景。
  3.形神兼备——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動是的三阶段教学模式的实质
  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堂上要建议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要树立起有原则价值中立、无条件积极接纳、非指导性教学三种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朋友、引导者、催化剂三种角色,以此来加速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原则价值中立是指要以教育为目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较明显的价值偏差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利用团队合作,同学合作,学生自我帮助等方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既达成了心理辅导的目的,同时又保护了学生自尊心不受伤害。无条件积极接纳是指教师要在学生对心理辅导课堂上的想法时要把握好朋友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无条件的接纳学生的想法,加速学生内心世界向教师敞开。非指导性教学是指教师要把握好催化剂这一角色,以情感为基础来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升华。
  心理辅导活动课时是当前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方式,只有让心理辅导活动不光有华丽光鲜的外表,同时还要有内涵,只用做到有心理辅导活动课做到形神兼备,才能在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帮助学生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惠娟,周杨经.对心理辅导活动课专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06):15-17.
  [2]崔昌淑.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与专业突破[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9):10-11.
  [3]钟志农.是心理课,还是思品课?或是……——谈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个区别”[J].思想理论教育,2007,(18):80-83.
  [4]朱久良.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几点认识[J].校园心理,2009,(06):415-417.
  [5]尹晓军,徐儿.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性质、活动基点与教学成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9):4-6.
其他文献
一般情况下,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获得股利要缴纳股利税,而获得资本利得不需要纳税,这样,相对于资本利得,获得股利收入的时候就受到了一个“惩罚”。那么这个“惩罚”是否反应
学位
【摘要】教研活动是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性、反思性的研究活动。本文就中学数学的教研内容做了详细的分类和阐述,以期改进和优化教师教研水平。  【关键词】教研 数学课堂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48-01  有的教师说:人未老,心己衰,面对教育,满目哀,你是否也有同感呢?当你面对着反复提倡的“高效课堂”、“兴
本文首先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对人力资本产权的忽视,在此基础上,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的劳动者持有人力资本股的长期激励机制,以区别于实践中的员工持股制度。这一机制从根本上重视人力资本产权,赋予企业中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达到激励的长期性和员工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在上海和温州部分地区已积极的尝试劳动者以自己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入股,并起到了相当的激励作用。从两权分离的悖论展开讨论,基于马克思的劳
随着经济与科学的迅猛发展,不难发现,经济优势取决于科技优势,科技优势又源于人才优势,人力资源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大资源。人力资源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显出来,它作为
【摘要】隨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概念逐渐形成。而在当前的科研管理领域,海量的数据样本已经成为了重要资源,并为管理与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探讨大数据对科研管理与决策的影响,提升数据的有效利用率,所以从政策研究角度,分析了大数据对现代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在科研管理与决策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政策研究视角 大数据 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摘要】安全是高校建设、教育和管理活动的前提。大学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给大学城安全工作增加了难度。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为更好的实现大学城自身更好更快发展,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城建设 安全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5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高绩效工作系统(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HPWS)是一系列旨在提升员工技能、承诺和生产率,进而帮助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组合,是战略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