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教学中的自我意识培养属于更好搞好学科教学内容的范畴。本文是在专家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探讨自我意识培养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学科学习 障碍意识 培养成才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1 生物学学习中的心理现象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对生物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经常用“我不适合学生物学”、“我怎么背生物都记不住”、“我初中就没学过生物,跟不上听不懂”等原因来作为解释。我们的学生多数初中没开过生物课,没做过生物实验,由于受学校师资力量的影响,高二年级才开始开生物,用一年多的时间来学习基础知识,用8个月的时间提高综合能力去冲刺高考。那么生物学学习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帮助呢?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由于近代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发展,高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很杂,特别是选学教程的内容较难理解,高考考查的题目不多,但综合性很强,其原因不外乎上面所举的理由。如果能让学生不再惧怕学习生物学,能从生物学学习中提高自身克服困难、自身素质,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那就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阶段,并且已经有了9年多的的学习经历,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很多方面和环节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在我和所教的学生交流中,学生把学不好生物学的原因归结为从小就学习不好、没学过、没兴趣等等。这样的理由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失败型个性”。已故的普莱斯科特??雷奇是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对这个问题做过最早和最有说服力的实验。雷奇认为:个性是“一套思想体系”,思想与思想之间需要一致,同这个体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不能引导人的行为;与这个体系一致的思想则被采纳,引导人的行为。雷奇是通过对他的几千名学生的学习行的总结后得出了这一理论。
2 自我意识在生物学学习中的影响
可能是因为从学生的眼光看,他不适合于学习这门学科。然而雷奇相信,学生的自我思想如果能够改变,那他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态度也能适当改变。这个理论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灵感。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从而产生我们教师意想不到的变化。这种理论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事中能得到验证,例如: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高考只考取一个普通的三本,而大学毕业后却考取了硕士,读完了博士;有的学生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很差,被老师认定为缺乏语言天分的学生,但后来经过努力却成为作家。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段时间里学习的不理想,不代表他以后学不好,可能是他们的一段时间里自我想象不恰当,并非他们头脑基本能力不够。这和我现在面临的学生是那么的相似。通过这些理论,我明白了我的学生也是有这样的失败情节,他们觉得没有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自己就是学不好,自己就是失败者!这或许是比学习不好更为严重的问题,学生全面的否定自己将会对他们的就业和生活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也许现在我能和他们讲上面阐述的道理,但是具体怎么帮他们解决根深蒂固在心里的问题呢,我思考良久!在很多科目中,生物学是知识广博比较有趣学科。如果能让学生从心里上不怕学生物,认识到这个学科的特点是研究生命、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体会生命的意义和学习生物学的乐趣。这门学科与语文、地理、化学、物理、数学都有联系,要让学生在应用其它学科学习生物学时找到成就感,那么学生不管学习什么学科都将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我觉得我们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很好的专业素质,也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带动学生在整体学科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最重要标志是心理健康,而人格的心理学实质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作为一个自我认识、评价、协调和调控的系统存在,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极为重要。一个人总是用自我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自我观念保持一致。所以一名对学习充满兴趣的学生,会努力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的一致,能表现出在学习生活中,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对自己学的文化知识具有信心,敢于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这就是一个良性的自我意识体现。而我们发现的更多的是学生处在一种恶性循环里,学不好就没了兴趣,没了兴趣就更学不好。这正是我写这文章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从而变成勤奋自信的优秀学生呢?
3 怎样让学生具有良好自我意识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从小学到初中、再到我们的高中,学生学习的心态几经变化。我们也许很难在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对生物学科的认识,但是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找到成就感。面对将要走向高考的高中生,不管是从学业上考虑,还是为他们今后的选择专业考虑,我们都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指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能为了督促学生,无意中一直强调学生的不足,然而为了学生自我意识健康高效的形成,我们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正确、全面、鼓励、激励性评价要比否定、指责性评价更能有效的改变人们的行为,更有利形成良好的自我意思。新课标对学生评价,强调学生为发展为中心,必须考虑学生(下转第243页)(上接第223页)个体的差异。所以新课标对学生评价要求教师屏弃过去以学生成绩是主要衡量学生好坏的观念,要在实际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如:在教学中多用,“你学习生物学很有天分” “你是位很勤奋的好学生”“你这个问题讲的很好” “这种方法很好”“你一定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等语言,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会在培养学生自我意思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使学生学习上有暂时的退步或行为上有错误的地方,教师也应在批评他之后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其看到以后有进步的希望。顺便提两点:(1)作为一名教师平时利用肯定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看似很容易做到,但却是经常被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略的,就是有的教师会用上一些,也是偶尔的,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经常运用。(2)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处于叛逆期,也许他在我们学科的学习潜力还不如在别的学科上好,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对待,加以指导和帮助。当一名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在出现自己的行为与常规行为存在偏差时,就会有一种内疚感,他会尽快动员自己的思想,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纠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思想保持一致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办法,维持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就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理想效果。总之,肯定评价是一种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方法,更是一种对学生主体人格尊重的理念。只有当教师把对学生的肯定评价看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时,学生的自我意识才能得到积极的发展,才能为自己的学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津.超越自我.海潮出版社,2001.
[2]符国云,张淑玲,王艳玲,王颖.教育基础理论.学苑出版社,1997.
[3]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4]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2005.1.
关键词学科学习 障碍意识 培养成才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1 生物学学习中的心理现象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对生物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经常用“我不适合学生物学”、“我怎么背生物都记不住”、“我初中就没学过生物,跟不上听不懂”等原因来作为解释。我们的学生多数初中没开过生物课,没做过生物实验,由于受学校师资力量的影响,高二年级才开始开生物,用一年多的时间来学习基础知识,用8个月的时间提高综合能力去冲刺高考。那么生物学学习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帮助呢?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由于近代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发展,高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很杂,特别是选学教程的内容较难理解,高考考查的题目不多,但综合性很强,其原因不外乎上面所举的理由。如果能让学生不再惧怕学习生物学,能从生物学学习中提高自身克服困难、自身素质,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那就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阶段,并且已经有了9年多的的学习经历,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很多方面和环节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在我和所教的学生交流中,学生把学不好生物学的原因归结为从小就学习不好、没学过、没兴趣等等。这样的理由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失败型个性”。已故的普莱斯科特??雷奇是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对这个问题做过最早和最有说服力的实验。雷奇认为:个性是“一套思想体系”,思想与思想之间需要一致,同这个体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不能引导人的行为;与这个体系一致的思想则被采纳,引导人的行为。雷奇是通过对他的几千名学生的学习行的总结后得出了这一理论。
2 自我意识在生物学学习中的影响
可能是因为从学生的眼光看,他不适合于学习这门学科。然而雷奇相信,学生的自我思想如果能够改变,那他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态度也能适当改变。这个理论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灵感。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从而产生我们教师意想不到的变化。这种理论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事中能得到验证,例如: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高考只考取一个普通的三本,而大学毕业后却考取了硕士,读完了博士;有的学生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很差,被老师认定为缺乏语言天分的学生,但后来经过努力却成为作家。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段时间里学习的不理想,不代表他以后学不好,可能是他们的一段时间里自我想象不恰当,并非他们头脑基本能力不够。这和我现在面临的学生是那么的相似。通过这些理论,我明白了我的学生也是有这样的失败情节,他们觉得没有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自己就是学不好,自己就是失败者!这或许是比学习不好更为严重的问题,学生全面的否定自己将会对他们的就业和生活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也许现在我能和他们讲上面阐述的道理,但是具体怎么帮他们解决根深蒂固在心里的问题呢,我思考良久!在很多科目中,生物学是知识广博比较有趣学科。如果能让学生从心里上不怕学生物,认识到这个学科的特点是研究生命、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体会生命的意义和学习生物学的乐趣。这门学科与语文、地理、化学、物理、数学都有联系,要让学生在应用其它学科学习生物学时找到成就感,那么学生不管学习什么学科都将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我觉得我们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很好的专业素质,也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带动学生在整体学科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最重要标志是心理健康,而人格的心理学实质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作为一个自我认识、评价、协调和调控的系统存在,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极为重要。一个人总是用自我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自我观念保持一致。所以一名对学习充满兴趣的学生,会努力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的一致,能表现出在学习生活中,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对自己学的文化知识具有信心,敢于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这就是一个良性的自我意识体现。而我们发现的更多的是学生处在一种恶性循环里,学不好就没了兴趣,没了兴趣就更学不好。这正是我写这文章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从而变成勤奋自信的优秀学生呢?
3 怎样让学生具有良好自我意识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从小学到初中、再到我们的高中,学生学习的心态几经变化。我们也许很难在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对生物学科的认识,但是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找到成就感。面对将要走向高考的高中生,不管是从学业上考虑,还是为他们今后的选择专业考虑,我们都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指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能为了督促学生,无意中一直强调学生的不足,然而为了学生自我意识健康高效的形成,我们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正确、全面、鼓励、激励性评价要比否定、指责性评价更能有效的改变人们的行为,更有利形成良好的自我意思。新课标对学生评价,强调学生为发展为中心,必须考虑学生(下转第243页)(上接第223页)个体的差异。所以新课标对学生评价要求教师屏弃过去以学生成绩是主要衡量学生好坏的观念,要在实际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如:在教学中多用,“你学习生物学很有天分” “你是位很勤奋的好学生”“你这个问题讲的很好” “这种方法很好”“你一定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等语言,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会在培养学生自我意思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使学生学习上有暂时的退步或行为上有错误的地方,教师也应在批评他之后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其看到以后有进步的希望。顺便提两点:(1)作为一名教师平时利用肯定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看似很容易做到,但却是经常被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略的,就是有的教师会用上一些,也是偶尔的,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经常运用。(2)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处于叛逆期,也许他在我们学科的学习潜力还不如在别的学科上好,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对待,加以指导和帮助。当一名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在出现自己的行为与常规行为存在偏差时,就会有一种内疚感,他会尽快动员自己的思想,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纠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思想保持一致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办法,维持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就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理想效果。总之,肯定评价是一种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方法,更是一种对学生主体人格尊重的理念。只有当教师把对学生的肯定评价看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时,学生的自我意识才能得到积极的发展,才能为自己的学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津.超越自我.海潮出版社,2001.
[2]符国云,张淑玲,王艳玲,王颖.教育基础理论.学苑出版社,1997.
[3]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4]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2005.1.